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非传统安全视野下中国与东盟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与东盟各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近年来,中国积极与东盟各国加强对外合作关系建设。通过“10+1”与“10+3”会议机制以及东盟地区论坛等形式,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发展。但是,中国与东盟同样也共同面临着非传统安全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南亚语言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由于地缘关系,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15年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和合作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合作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增进政治互信,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是中国与东盟互利友好关系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雷王君 《和平与发展》2015,(3):40-49,111,112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司法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发展以冷战结束为起点,从无到有,从疏到密,从单一到多面,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提升期等阶段。但无论是双方司法合作的开始、停滞,还是合作层次的不断提升,都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政治关系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国际关系结构变化的大背景、政治关系的亲疏、经济依赖度、法律体系的差异、政治体制的不同,也是影响中国与东盟司法合作进程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仍是中国与东盟政治层面的互信程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安全合作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起步,目前已经形成多层级的安全合作机制,安全合作涵盖多个领域,但这并不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已经臻于完善。实际上,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存在着安全合作实践性欠缺、双方安全合作预防能力不足、当前安全合作缺乏核心机制、双方的互信也有待加强等问题。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安全合作在未来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中国与东盟要重点加强互信建设;建立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的核心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携手维护南海安全;促进中国与东盟共同维护海上通道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着重论述了中国与东盟加强民间交流对促进中国与东盟政治互信的作用。认为只要东盟非政府组织、学术界、智库网络与中国方面的平行和互补作用得到加强,官民之间以及民间在文化、历史、政治和安全、经济等关键领域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国与东盟的民间外交轨道将朝着纵深延伸。  相似文献   

7.
衡量现代外交双边关系是否可靠的根本依据还是要看双方的合作基础是否紧密、是否坚实,而这些基础包括经济、政治、安全、军事等方面,其中经济基础为第一位。如果双方交往的经济基础牢固而密切,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不可分割局面,那么双方的政治、安全、军事、外交等关系将在此经济基础上趋于成熟与完善。这也正是冷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外交与合作的着眼点之一。比较东盟与中国之间,东盟与西方(尤其是美日两国)之间交往的经济基础可以看出,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将明显地相对薄弱,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影…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开展的刑事司法合作是双边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双边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各国需要在现有刑事司法协助和引渡条约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吸收新型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3年的东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南亚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增长、世界形势多变的情况下 ,东盟在2003年比较活跃 ,成为亚洲舞台上的一个热点 ,不仅促进了东盟内部在政治、经济、地区安全、社会的一体化进程 ,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国家的合作 ,加强了与美国、欧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 ,它的启动积极地推动了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一、东盟 :扩大合作 ,促进一体化2003年的世界并不宁静 ,美英联军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SARS”上半年肆虐东北亚和东南亚 ,在这种多变的形势下 ,东盟在各方面加强了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评价过去10年东盟和中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旅游、文化以及民间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已经受到国际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东盟是中国最主要的周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重要的经贸伙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双边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关系日显突出。因此,对东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世界金融体系、区域金融布局、本国经济金融发展和政治影响力等方面的考虑,中俄两国相继提出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对两国经济、金融、政策、基础设施和人才等多方面的现状比较可以发现,上海相对于莫斯科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但作为战略目标相近、地理位置相邻的两个大国,在未来两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对于战略空间、金融资源、金融创新和货币领域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因此,建议在竞争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资本市场、货币领域的合作,力争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图们江地缘经济区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济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 ,是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在地域上的表现形式。图们江地缘经济区有许多具体的发展特征 ,其运行规则与一国之内的各种类型的经济区有很大不同 ,但也必须遵守地缘经济区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 ,求得共同发展的共同原则。我国图们江地区开发事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很大成绩 ,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 ,应依据地缘经济的运行规则加以改进 ,并面对我国入世和俄罗斯即将入世作好多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principal challenges facing individual stat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the threat of ungovernability, of the declining ability of governments to govern. This comes in two forms, the rise of a range of internal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beyond the ability of governments to cope with; and actions of governments that increasingly alienate their citizens. Ethnic,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upheavals that leave millions dead or homeless and requir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intervention to deal with have become featur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landscape. Among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s to the stability of governments and to the possibility of sustainable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is the rise of various international criminal organizations able to defy local governments and to operate with great freedom acros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does not respond. There must be an effort to strengthen institutions and capabilities to deal with the growing problem of organized crime and ungovernability.  相似文献   

15.
朝鲜经济发展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朝鲜正在将政策重心从核武安全问题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对外经贸合作上。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表明,朝鲜正在探索"朝鲜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不触及朝鲜现有体制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改善产业结构,扩大对外经济合作,通过体制外改革,建立新的经济发展体系,探索实现"强盛大国"战略目标的路径和方式。其中,对外经济合作对朝鲜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朝鲜还需要国内外各种条件和措施的配合,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6.
钱文荣 《和平与发展》2010,(5):1-5,73-76
金融危机不仅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而且对国际格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已经并将继续造成长期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际力量对比及大国之间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推动了国际秩序、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的改革;促进了国际体系内部结构的变化。但是,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未发生改变:G20已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讨论应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主要平台,而G7和“金砖四国”将分别成为两大力量在这个平台中协调立场的核心:欧洲将是多极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将长期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国际体系的变革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将始终充满着激烈的斗争和较量。  相似文献   

17.
苏东剧变结束了二战以来的雅尔塔体制,也结束了冷战秩序。震荡之后,世界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动之下,开启了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大门,不再有两个阵营之间的固定壁垒,取而代之的是世界上的任何国际行为主体间都有了交流与合作的自由。国际社会体系的这种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种力量重新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探索自身发挥影响所能达到的限度,寄希望于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占据有利地位。正是在这样一个格局转变的时刻,国家对于利益的追求方式也在做出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的竞争、经济利益的互补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是形成中、俄、日三国关系框架的综合因素 ;而中、俄、日经贸合作与政治协作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又为三国构建利益关系框架的进程带来了现实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中、俄、日必须克服“冷战”思维 ,注意解决热点问题 ,在实现市场对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做出共同的务实性努力 ,才能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同时 ,强化亚太经济圈的主体部位与核心作用 ,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格局的危险图谋 ,为国际政治与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永蓬 《亚非纵横》2012,(4):20-27,59,61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经济学的国际援助理论呈现双向推动的趋势:即在重视民生的同时,强调关注受援国的经济发展。非洲国家的现实表明,国际对非援助应体现这种变化趋势。国际援非的现实挑战是资金投入不足、效果不明显,难以同时兼顾民生和发展两个方面。未来国际援非应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需要在领域选择、资金投入和方式上做出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20.
国际格局演变必然对国际行为主体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从而对该国的国际经济竞争能力产生影响。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美苏争霸和东西方冷战的两极格局,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而日本利用这一发展机遇,不断增强经济竞争力,在日美经济竞争中呈现出"日攻美守"态势。冷战后国际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日本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日益严峻,日美经济竞争态势逆转,呈现"美攻日守"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