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隐 《党政论坛》2009,(16):59-59
郑必坚:“和平崛起”理论的首创者 郑必坚在多个场合为“和平崛起”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佐证,赢得了中外政治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全球合作实现共同繁荣链条的重要一环,而在“崛起”前面加上“和平”两字,这种新思维在理论上是对现实主义的一大挑战,体现了中国政治和对外政策的新触角,极具谋略。  相似文献   

2.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出发,提出了和平发展的道路,确立了21世纪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方针。和平发展道路是以往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是对世界历史上大国武力崛起旧道路的扬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现中国自身发展,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是在考察近代世界新兴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必然得出的结论。中国的崛起背景也要求中国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条道路将对世界的和平、合作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国家的复兴,一方面要吸收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战略条件。雄厚的物质基础、不竭的创新精神、先进的思想文化、稳定的国际环境、强大的军事实力等是实现当代中国崛起的战略条件。  相似文献   

5.
“和平崛起”纲举目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正在欧洲和非洲访问的胡锦涛与前期出访美国等地的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都阐述过这一庄重承诺。“和平崛起”新论一出,国际评论纷呈,赞誉者众,非议者寡。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公认。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一些角落几度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就是成功地开创出一条在改革开放中,实质上也就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有意义的莫过于重温邓小平在设计这条道路时的战略思考,从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开创和形成“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中国崛起之后的国际战略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慧明 《理论导刊》2007,27(2):41-43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崛起之后存有诸多疑虑和猜测,认为中国崛起之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国必须提出一个“崛起之后”的国际大战略。构建“和谐世界”就是一个关于中国崛起之后的国际战略理念和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个大理念的提出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原则,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说明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树立积极的、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之初,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伟大战略目标。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以及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特点、当代国际体系的特征、中关关系的特性等角度分析,中国和平崛起是--r~g的。中国和平崛起,是对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的一种权力制衡。应对各种国际危机,需要中国力量发挥现实性作用。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标志,而提升软实力就是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基于这一点,中国应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责任论”:挑战还是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中国的国际责任应当从这个角色定位出发来认定在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用“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来定位中美关系后,“中国责任论”在国际舞台上悄然兴起,并逐渐取代“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成为国际社会针对中国的主流话语。此后在多种国际场合,要求中国承担“责任”的声音频繁响起。“责任论”对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是挑战还  相似文献   

10.
安秀伟 《学理论》2010,(15):1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利于中国实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和崛起不可能、也不允许走侵略、扩张的道路,只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大国崛起是综合国力的崛起,软实力和硬实力同等重要。文化、发展模式和外交政策是当前中国软实力的三个重要来源。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显著地改善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威望。中国和平发展需要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与世界相处     
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及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发展将对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公共产品”?随之而来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国必须回答,方能增信释疑,为我们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意涵和价值追求,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相比较,彰显独具特色的现代性魅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践行公平正义价值,努力破解"公平与效率悖论",书写公平与效率的合题;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文明资本的融合创新奠定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靠制度力量塑造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大国崛起经验,铺就大国和平崛起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准确把握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战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局面。邓小平的和平发展道路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理论来源,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道路的重要理论支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崛起,几乎成了当前国际媒体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中国在崛起,已经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然而,中国崛起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出发,认为中国崛起必定伴随着对外扩张,必定要同现存的世界大国发生冲突,因此必定要破坏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人认为,当今世界已经不同于过去,对外扩张、大国冲突,既不符合世界的利益,也不符合当事国本国的利益;中国已经明示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国崛起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就世界各国的反应来看,多数国家都把中国崛起看成是一个机遇,它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借助中国崛起的东风来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让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中国道路开拓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了一种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新发展模式。和平发展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特征,发展是目的和追求,和平是实现路径和有效保证,其对内表现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发展,对外表现为既为本国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外部保障,又以自身的发展成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道路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模式,巩固了社会主义力量,提升了社会主义形象,展现出社会主义道路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中国道路跨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传统分野,创造了全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处理模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文明多样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让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中国道路开拓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了一种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新发展模式。和平发展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特征,发展是目的和追求,和平是实现路径和有效保证,其对内表现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发展,对外表现为既为本国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外部保障,又以自身的发展成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道路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模式,巩固了社会主义力量,提升了社会主义形象,展现出社会主义道路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中国道路跨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传统分野,创造了全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处理模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文明多样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和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内在特质,是中国履行崛起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和平属性及对外战略的选择,从而决定中国对外政策的性质及走向。国际社会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的历史转折时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是国家制定对外关系的重要考量与基本依据。中国正处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崛起大国从未遇到的复杂国际局面,为此中国经济上的优势如何转化为战略和政治上的优势,怎样有效地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海洋权益,如何保持与外部世界总体积极和谐的关系,思考未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就成为一种基本逻辑与理论期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以宏阔的世界眼光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道义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深沉的历史基因、深厚的理论根基以及深切的实践指向。从历史维度看,崇尚和平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因;从理论维度看,“和合”理念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源泉;从实践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20.
一、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道路的新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把阐明和平发展道路看成向国内外展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路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28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聚焦于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主题开展集体学习。爿近平就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如何实现和平发展、怎样坚持和平发展等问题进行专门的阐述,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怎样坚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