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路,科学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对现代化进行了全局性的战略谋划,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为中国式现代化赋形,在此过程中不但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而且有中国特色,走上了一条不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实现了对传统现代化道路的成功超越。我们党为中国式现代化领航,使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党的现代化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社会现代化要求执政党走向现代化,而只有执政党的现代化才能全面推进社会的现代化。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呈现新的局面,对党的现代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们党推进以执政能力为重点的先进性建设,应当把自身现代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在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上有许多重大突破。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阐述。一、走全面新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长期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专家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的全部,把“工业化”和“现代化”两个概念通而用之。事实上,工业化只是现代化的许多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忽视现代化的其它方面,会导致现代化的畸形发展,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在中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中,都会找到佐证。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不是片面的工业化,更不是西方化,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面新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提高人的素质。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二者互为因果,是一个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任剑涛 《探索》2023,(5):1-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是在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的交互角度中获得定位的。从中国之为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是现代化的独异性在中国场域中的反映。从现代化历程来看,无论是先发现代化国家还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的初期阶段都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或共性,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因素的突显与导引越发呈现各自的独异性特征。独异性不同于特殊性,更强调现代化的独有特质,成为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归纳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和一个本质要求,共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但这五个方面性的特征和一个集中化的论断(本质要求),也不是在同一程度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背后的独异性特点。相对而言,最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尤其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与中国国情的独异性相联系的。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具有独异性特点的现代化,需要在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中对之进行准确理解,以便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独一无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又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即中国式现代化的二重性。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二重性,不仅有助于科学总结中国自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还可以更好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实践求索基本经验的规范表达,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人权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政治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地域范围、实现难度巨大复杂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以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富足,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天人和谐的现代化,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文明的力量和文明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的基础保障是充足的动力和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的实践,但更是面向未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宋宝英 《世纪桥》2009,(3):155-156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档案管理现代化包括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档案管理装备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在本质上表现为对社会的顺应。我国当前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为此,要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加强档案人才培养,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戈文慧  苏杰 《世纪桥》2013,(1):100-101
中国社会正全力向着现代化的目标挺进。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现代化的内涵不仅指物的方面,更应包括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完成的,而人的现代化又是这一历史过程中最根本的前提,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人。而在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主要是实现我国国民素质的现代化。加强人的现代化研究对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历史探索过程中呈现的客观逻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如何对待资本是现代化建设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辩证扬弃资本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基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历史定向。中国共产党以资本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文明可以为我所用、社会主义能驾驭资本全面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擢升,科学回答了东方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创造性提炼了超越资本轴心的新文明形态,深度拓展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现代化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在理论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资本批判逻辑为理论基石,以西方理性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发展为理论镜鉴,以现代化反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演绎为理论升华;在历史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在中国的伟大飞跃;在实践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渐进式展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主体框架”的实践演进,特写式映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运行模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新局面的巨大勇气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构想和方针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被国际舆论誉为“中国现代化之父”。本文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化背景下,探讨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邓小平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整体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现代化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瑰宝。大胆超越狭隘的现代化理论,揭示中国现代化大厦不可缺少的两大支撑系统,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邓小平整体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的整体现代化思想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4.
柴尚金 《前线》2023,(10):1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互相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凸显人类文明形态新特质。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多样性特征和一般规律,创新了全球现代化理论,蕴含着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价值,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文明成就深刻改写世界现代化历史,谱写人类文明形态发展新篇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菁怡 《兵团党校学报》2013,(5):78-80,F0003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在社会领域的特定表现。就宏观层面而言,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来源,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分别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动力、中坚动力和关键动力;就徽观层面而言,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因而,人的素质、人才问题是社会现代化的主导因素和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对以资本为逻辑中心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作了全面辩证的批判,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马克思现代化理论,拓展了现代化道路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方向,开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价值逻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结合具体国情和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从发展结构、精神底蕴、实践向度等多维层次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进行传承与创新,使马克思现代化理论在21世纪更具鲜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叶剑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之一,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经济现代化的深刻见解,并用实际行动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尽心尽力。研究叶剑英关于经济现代化的思想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意蕴。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根本价值;科学发展观追求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新探索;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侯强 《探索》2002,1(5):139-141
法制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国内学术界关于法制现代化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界说。现实的理性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法制现代化的不同层面来进一步把握和体认法制现代化概念内涵的。法制现代化的标准问题引起了众多国外学者参与此事,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既要考虑到与整个世界法制现代化评价标准相接轨,又要立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和要求。法制现代化存在着发展的多样性模式,研究法制现代化模式的标准和角度应具有兼容性,要抓住法制现代化发展过程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