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主观因素有族裔传统政治文化、现状满足感、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感和对参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等。通过具体分析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美国华人政治参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他们对自身在美国的生活现状较为满意;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他们的政治效能感在逐渐增强,但他们对美国政府的政治信任感还不够;如果考虑到政治参与的成本大于参与取得的收益,很多美国华人对参与政治不热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华人在竞选和投票等政治参与中取得显著进展,但因歧视和偏见遭受的不公仍普遍存在,为此明确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和寻求提升政治参与成效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在2013年底全美华人强烈抗议美国广播公司(ABC)辱华言论的行动中体现出美国华人在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成效上的变化,也反映出影响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综合因素中,如宏观的客观环境和制度条件、中观的社会环境与组织条件以及微观的个人态度与考量,有有利与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华人参与公职竞选的人数逐年增加,成功率亦有提升,特别是在联邦、州和基层各公职待选职位多的中期选举中,华人旧辈和新秀都展现进取姿态。华人竞选是政治参与的常态方式和研究华人政治参与的重要向度。美国华人在郡市、州和联邦三个层面都有参与议员、市长、主审计长等公职的竞选,但华人在未来的竞选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这需要华人克服社会政治环境不利的因素,在竞选主张上紧扣选民投票意愿与政治立场,以及努力提升华人政治素养和才能,组建人才储备库,以此维持华人竞选良好发展态势,进而有益于提升华人社会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薛松 《公安研究》2011,(4):20-22,51
政治参与是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合法主张行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是信息社会中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制度外主张行为.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规模以及对抗程度都在逐年上升,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政治参与制度的相对缺失必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防范和处置,要拓展公众政治参与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健全...  相似文献   

5.
每10年一次的选区重划是美国各州议会根据人口变化对选区进行重新调整的正常过程,但同时也是增强某一政党或某一族裔政治力量的大好机会。近年来。美国华人逐步认识到选区重划对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他们开始积极参与选区重划过程,争取在华人占多数的选区选出本族裔的政治代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美国华社规模的扩大和华人素质及其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华人参与美国政治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华人在当地政治选举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参政成果日益丰硕。越来越多的华人意识到,参政是表达华社声音、反对不公正待遇、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荚同主流政客认识到,华人是其政治生涯中一股不可多得的宝贵力量。本文拟从参加选举登记与投票、竞选议员和政府公职、争取政治委任、政治捐款四个方向,探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华人参政历程及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华人的政治参与程度越来越高,而华人参与其中的重要的“游戏规则”——美国政治制度——宪政制度、选举制度、政党政治体制,以及选举过程中和非选举政治过程中的惯例都为华人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参与行为:如选民投票、竞选、助选等选举参与和个人或团体接触和游说、游行示威、抗议等非选举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与发挥的平台,但另一方面,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以及华人政治参与经验的缺乏,也带来不少障碍。如果华人能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这个“游戏规则”,相信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华人增长了15倍多,从战前1940年的10.6万人(包括在夏威夷的)增至20世纪90年代的170万人。华人群体的成员也有所变化,由原来以广东人为主的群体变成为中国和世界不同地区方言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华人区主要集中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其次在芝加哥、波士顿、费拉盛尔菲亚、首都华威顿。奥克兰和西雅图的华人区曾一度有所衰退,现在又变成热闹而拥挤的地方。还有一些新的华人区也在以下市区形成,例如,蒙特利公园、弗拉盛、威斯敏斯特、长滩、休斯敦和圣地亚哥。 这期间美国华人侨团的变化反映了美国华人社会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黄宝玲 《前沿》2010,(9):12-16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以偶然事件为冲突起因,以与事件无关的弱势群体为冲突主体,以政府权力部门为冲突焦点,以借机发泄为冲突心理,以狂热与反常规为进程特点的群体泄愤事件。其最大危险是动摇政府执政的合法性,降低政府的执政能力,加剧了有序政治参与政治体制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极大削弱了政治认同感这一维护政治稳定最有利的力量。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必须通过推进科学发展、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社会价值认同感培养和切实加快民生建设步伐,以消除政治不稳定经济根源、政治根源、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文热”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华文教育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给美国华人社会及主流社会带来的影响,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人的杂货业、餐馆业与制衣业一起并称为美国传统侨社的三大支柱产业。本文在简要回顾美国华人杂货业发展历史的同时,重点论述在当代美国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下,特别是美国华人社会内部剧烈变化、华人经济不断壮大背景下美国华人杂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杂货业向跳蚤市场、超级市场、批发业发展等趋势。分析美国华人杂货业发展所存在的如何融入美国主流经济、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指出美国华人杂货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马来西亚,华人人口逐渐增加,社会经济地位日渐提升,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下,其政治心理和政治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些主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华人的政治参与。虽然马来西亚华人已形成了多样性、多层化的政治参与方式,但其政治参与仍面临着制度性障碍和意识形态限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网络时代的兴起,不仅改变着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政治生活方式。上海"钓鱼事件"、湖北"邓玉娇事件"等等,一系列的社会事件都是人们以互联网作为政治参与的平台,通过网络获取社会信息,又通过网络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褒贬评议,并发表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人"百人会"1990年5月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和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美籍华人在纽约发起成立,是独立、无党派、非盈利的会员制组织,目前有140多名会员,包括李昌钰、何大一、陈冲等各领域的华裔精英,宗旨是促进中美两国间的建设性交往和鼓励在美华人融入美国社会。受访者安平(美国华人"百人会"公关总监)卢咏(美国华人"百人会"研究主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杭州事件”的组织性分析,认为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如网民通过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更加理性,凸显爱国热情;组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场景;政治参与的区域特色增强,形成一些特定的参与群体等。组织化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与“快闪”行动有类似之处,都隐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基于网络监测的社会预警机制,在保护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政治参与行为的合法化和理性化。  相似文献   

16.
吴婷 《八桂侨刊》2012,(1):48-53
1990年代以后,加拿大华人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华人人口剧增、社会经济地位大幅提升,这些变化对华人政治参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011年,加拿大举行了第41届联邦大选,在此次大选中,华人参政积极,政治表现突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在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街头政治运动中,青年人是参与其中的主要力量。社会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学机制,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青年人群体之所以成为这些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主力,与当前时代发展背景和青年人群体本身的一些心理特质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王诺 《传承》2010,(3):142-143
群体性事件频发凸显了新时期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培育公民合理合法参政的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完善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等将成为构建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无直接利益冲突"对政治稳定的挑战及应对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以偶然事件为冲突起因,以与事件无关的弱势群体为冲突主体,以政府权力部门为冲突焦点,以借机发泄为冲突心理,以狂热与反常规为进程特点的群体事件.其最大危险是动摇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直接降低政府的执政能力,加剧有序政治参与和政治体制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极大削弱了政治认同感这一维护政治稳定最有力的因素.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需要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消除政治不稳定的经济根源;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消除政治不稳定的政治根源;强化社会价值认同感的培养,消除政治不稳定的文化根源;切实加快民生政府建设步伐,消除政治不稳定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频发凸显了新时期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培育公民合理合法参政的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完善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等将成为构建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