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从合同的法律风险因素表现形式着手,分析合同管理常见法律风险因素主要包含: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签订前缺乏必要的资信调查、合同条款不准确、缺失对合同的动态管理、内部监督措施不到位,进而提出从以下方面来加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加强合同制度建设、建立合同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建立合同的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沈兆忠 《法制与社会》2011,(10):190-191
本文通过论证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简要分析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人员、组织机构、具体制度和监督检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合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坤荣 《法制与经济》2010,(11):80-80,83
文章从合同的法律风险因素表现形式着手,分析合同管理常见法律风险因素主要包含: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签订前缺乏必要的资信调查、合同条款不准确、缺失对合同的动态管理、内部监督措施不到位,进而提出从以下方面来加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加强合同制度建设、建立合同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建立合同的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任何企业从事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合同的约束和保障.合同既是企业获得效益的法律纽带,又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法律桥梁.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合同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但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电力合同还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鉴于此,追根溯源,充分认识和掌握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围绕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管理、机制建设和人员培训等加强合同风险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在抵押贷款中,往往是借贷双方分别签订借款合同和由贷款双方或由借方(抵押权人)与第三人(抵押人)签订抵押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借款合同是主合同,体现着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抵押合同是从合同,体现着保证主合同履行的担保方式。抵押贷款公证是证明借贷双方对借贷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因此,公证部门要对签订合同的行为进行全面的审查,包括审查各方行为主体的资格;审查各方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审查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定;审查各方的印鉴、印章、签字是否属实;审查有关材料、证据等是否…  相似文献   

6.
合同是当事人设立、变更以及终止民事关系所签订的协议。在企业管理中,合同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开展好的话可以避免很多的法律风险。在合同管理中如果没能控制并防范好法律风险,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对企业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本文主要通过电力企业合同的管理,论述电力企业管理中法律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企业,公司在其日常经济交往中,合同是必不可少的法律手段,合同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公司能否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是现代公司经营管理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合同的管理和签订对于公司正常经济往来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拟就公司中合同的签订、管理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所以,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实施有效管理把好合同关,是现化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搞好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基本的要求。文章从分析目前企业合同管理的机构和模式入手,提出完善和创新企业合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贸易合作的重要方式,合同的正确适用既有助于促进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交流、合作与发展,也有助于企业在出现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合同审查与风险防范是任何公司运行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签订合同之前加强对合同细节的审查,才能在日后的贸易合作中"防患于未然,消患于无形"。企业法务部门通过对签订的合同加强审查,对于防止企业可能遭受的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企业如何做好合同审查工作为主线展开论述,以期为企业的合同审查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忠 《中国律师》2005,(10):81-83
原告:丁资产管理公司被告:丙公司案情简介2000年9月,丁资产管理公司诉丙公司担保合同纠纷案,原告丁公司诉称:1996年12月,甲银行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外汇资金借款合同,约定由甲银行向乙公司发放贷款180万美元,利率为年息6.8125%;期限11个月,即自1996年12月起至1997年11月止。1996年12月18日,丙公司与甲银行、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编号为(96)华阳保字第2号的保证合同,保证对乙公司向甲银行总行的该笔借款承担连带责任,保证范围为借款本金、利息及费用,同时约定该保证合同由三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代表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自主合同生效之日起生…  相似文献   

11.
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约定以一方当事人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作为合同生效条件的,该方当事人即负有及时报请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促使合同生效的义务。如果该方当事人怠于履行上述约定义务,在合同业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成立.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损害他人利益且已部分履行的情况下.应当认定合同已经生效。  相似文献   

12.
黎迪斯 《法制与社会》2012,(13):192-193
合同就是保证施工方与建设方共有利益的相关书面证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大力发展,高校的基建工作也在大幅度的增加,高校的资金压力也就随之增加。同时在管理上,基建合同存在很多问题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就新形式下高校基建工作的各类特点及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并结合案例对高校基建合同管理加以说明,同时还系统阐述高校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视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合同的签订、审查。  相似文献   

13.
案情概述A、B、C三家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电视剧。电视剧拍摄完毕后,C公司未经A、B公司同意,也没有与A、B公司协商,就与D公司签订合同,把该电视剧的“播映权”授权给了D公司,对价为C公司欠D,公司的900多万元的债务。之后,D公司与某电视台签订协议,该电视剧在某电视台播出,D公司因此获益几千万元。A、B公司将C公司和D公司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C公司与D公司签订的授权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探讨当前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施工管理中应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政府监管,健全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等措施,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中的合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九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已由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因此,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经济往来中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是现化企业经营管理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芊 《法制与社会》2012,(24):191-192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建筑企业利润水平低下,而建筑企业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或者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极有可能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亏损.建筑企业为进一步降低法律风险,应建立健全建筑企业法务部门、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增强履约意识、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工期、质量及签证管理,慎重订立补充协议或会议纪要,并及时行使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通过采取各种手段防范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法律实务工作中,从法律方面对企业合同进行把关是企业签订合同前的必经程序,企业应加大对合同法律审查工作的管理力度和重视程度,配置得力的专业人员,认真把好合同法律审查关。本文从合法性审查、真实性审查、可行性和周密性审查四个方面提出了审查要求,从而有限防范合同的法律风险,减少或避免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和争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1月16日,原告北京某商贸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司)与第三人东营某商贸公司(以下简称东营公司)签订合同一份,约定由东营公司向北京公司购买钻杆管体200吨,每吨单价19000元,总价3800000元;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在东营交货,货到验收合格后7目内一次性付款。该合同还对技术标准、技术要求、验收方式、索赔条款等均作了约定。该合同签订后,  相似文献   

19.
刘爱和  周蕾 《法人》2015,(4):58-60
在整个合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每个过程究竟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才能将合同的风险降到最低,很多企业其实都没有清晰的思路合同是企业通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合同管理的水平决定企业自身在交易过程中是否安全,所以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无须赘言。然而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无处不伴随着风险。如何防范法律风险,保护自身的利益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大家能想到的防范措施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完善制度流程,提升合同管理体  相似文献   

20.
与职工签订竞业限制合同是企业保护其商业秘密常采用的手段.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竞业限制合同的效力认识不一致,对于哪些因素能影响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这导致裁判标准的不统一,使企业在与职工签订竞业限制合同时倍感困惑,无法在签订合同时就清楚其合同效力以及合同能否受到法律的保护.以法经济学为视角,衡量合同各方的经济利益,并确定判断合同效力应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