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我国现阶段民主党派的性质关于对我国现阶段民主党派的性质,理论界有多种看法; 有的认为,我国现阶段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从总体上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此,民主党派应该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政党”或“一部分工人阶级的政党”。 有的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统一战线就其实质来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党派是统一战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而它应该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政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政治派别、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与世界上的各类政党相比,中国民主党派的政党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社会基础上,民主党派的阶级性不明显,而具有鲜明的政治联盟特点;在党际关系上,民主党派不与中共竞争政权,而是接受中共领导、同中共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在党与政权的关系上,民主党派既不是执政党,也不是在野党或反对党,而是参政党。  相似文献   

3.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政党监督,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从性质上分析,民主监督是一种法定权利,这种监督权利不是各个民主党派成员以个体身份的监督,而是以参政党名义行使的监督。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必将影响到民主党派监督机制生成模式。为了实现社会生态变迁中政党监督功能的适应性调整,党际之间的尊重与信任是适应社会生态变迁中政党监督的前提,民主党派的利益整合能力是社会生态变迁中政党监督功能实施的关键,监督机制的完善是社会生态变迁中政党监督功能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思想建设是一个政党自身建设之基础,民主党派在过渡时期加强了自身思想建设,积极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为顺利完成自身由新民主主义性质政党向社会主义性质政党的转变准备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在共有八个民主党派,每个党派的章程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各民主党派的章程反映了民主党派发展的历史。党章是一个政党性质的反映,从民主党派早期章程来看,民主党派并不具备现代意义政党的属性。因此,民主党派成立早期,中共便将一些进步的党派称为"爱国党派",1947年以后称为"民主党派"。此后,一些党派也在一些重要的文件中自称"民主党派"。民主党派章程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如今,八个民主党派都制定了较完备的章程。我国的民主党派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政党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政治语境中,民主党派的职能是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而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却是一个陌生而充满歧义的概念。这固然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开不够充分有关,也与学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关注政党的阶级属性有关。民主党派政党功能研究的缺位。直接影响到其职能的立体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多党舍作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本文在民主党派职能与功能两大概念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民主党派的职能与功能是一个有联系更有区别的概念。民主党派的职能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这是社会主义政党的本质规定.是中国参政党应当具有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的体现。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应当是利益表达和综合功能、协调稳定功能、政治推荐功能、政治社会化功能.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体现的是政党的一般属性,这四大功能发挥程度是衡量民主党派职能运转状态健康与否的标尺。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民主党派性质的表述。2005年(5)号文件对民主党派性质的完整表述,使我们对民主党派性质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创新,是对长期与共产党合作的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地位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构成当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发挥主导作用,民主党派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主党派性质演进的视角,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探讨政党制度的发展形态、发展规律及其对明晰民主党派性质定位的重要启示,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着丰富统战工作实践的新中国第一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同志对民主党派的性质进行了创造性的科学阐述,他指出,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蕴含深刻的时代烙印,由民主革命时期带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到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性质政党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政治力量。正确界定民主党派的性质,有利于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推动革命、改革、建设各项事业进步。  相似文献   

10.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到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团体”,然而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彻底转变八大对民主党派性质的认识,民主党派的性质由“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团体”变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共对民主党派性质认识的转变有其复杂的原因,主要是中共对国际形势的观察和认识,中共对国内形势的严重估计,以及各民主党派对自身认识的不足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李庆刚 《理论前沿》2009,(21):19-22
60年来,中国共声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获得了重大发展.主要体现为: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由“八字方针”发展专“十六字方针”: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和作用作了新概括:提出“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参政党”等新概念,提出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新论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高度重视多专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出了衡量中国政党制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参政党意识的历史自觉与价值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政党意识的自觉基于民主党派所处历史方位的演化。特殊时期的“听、跟、走”反映了民主党派在中国社会大变革中找准了前进的方向,体现了民主党派进步性的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依附性的政党意识。在执政党指导思想发生偏差的情况下,这种依附性的政党意识使民主党派失去了政治生活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政党功能发生了畸变。“参政党”地位的确立,使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重塑了自己的角色,参政党意识经过40年的风雨历程而实现了理性的自觉。政党意识的核心是政党对民主观念和民主形式的理解与追求。我国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的价值偏好、参政党的性质和定位,决定了协商民主应臧为参政党意识的核心理念。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应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实钱中,树立协商民主的参政理念,为参政党意识的提升提供应有的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13.
"民主党派"称谓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运动,具有"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追求民主政治"的特定内涵;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民主党派以《共同纲领》为合作基础,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国初期进行党派调整留下"八个民主党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阶级基础和政党性质根本改变,对继续沿用"民主党派"称谓有学者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4.
民主党派是政党,不是学术团体,党派成员一定要有政党意识。一个政党的政党意识就是该政党的群体共同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政党代表民众与民众拥护政党的互动中,政党充当了民众的代言人和领路人,民众形成了政党的社会基础和力量源泉。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构成了民主党派社会基础演变的基本依据和主要线索。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适应中国社会的变动主要经历了“革命时期的阶级联盟”、“改造时期的特殊群体”和“改革时期的政治联盟”三个历史阶段。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还有少数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伴随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从“阶级联盟”逐步演变成“政治联盟”,民主党派所联系和代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也发生了质的嬗变。  相似文献   

16.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只有在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协商中才能突显其协商主体地位。探讨参政党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政党协商为研究视角较为适宜。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党协商发端于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始,就其形态和性质而言,已从革命时期在野党派之间的协商,发展成为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政党协商。政党协商的性质及特点根植于不同政党之间关系的历史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政党关系的制度安排。总结执政党与参政党协商的建制特征及其实践经验,对于深化政党协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能始终长久坚持,新型的政党关系能够长期和谐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向民主党派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新的实践课题。当前,民主党派深入开展的政治交接活动正是努力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所采取的战略措施。要实现政党关系长期和谐发展,必须通过民主党派的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基层成员三个层面来实施。可以说,政治交接中民主党派这三个层面的建设是实现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政党的定义与政党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就前者而言,下定义时一般大都墨守成规而不愿逾越.但是,我们在论述、宣传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时,如仍然沿用书本上的政党定义,则很难与当代政党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甚至可能导致认识上的困惑、误解.因此,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当代政党概念作出科学的定义,对当代各种不同政党的性质作出科学的判断,尤其要与时俱进地认识我国民主党派这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这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增强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对于民主党派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对于宣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党特色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立足之基和前提,决定着一个政党的生命力。我国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历史和实践历程中,形成并发展了自身的特色,主要有性质特色、政治特色、组织特色、价值取向特色、功能特色等。  相似文献   

20.
民主党派指导思想,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灵魂,是规范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在新世纪新阶段确立民主党派指导思想、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基于增强政党理念的新需要、形势变化的新挑战、自身建设的新要求等,因而显得十分重要、必要和紧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上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表现和指导思想。民主党派作为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宜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