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世界此起彼落的食安风暴让人省思,每天吃进肚里的食物应该越单纯越好。也让"阿鹏师老面包子馒头专卖店"负责人吴传鹏看见了创业机会。他改良儿时在家乡吃的传统老面馒头,自行研究结合了东方酒曲菌种与西式水果菌种,综合培养出天然好菌种让面团发酵,创新多元口味与Q弹口感,散发独特面香,掳获台湾消费者的胃,也站稳自己第一次创业的脚步。来自湖北武汉的吴传鹏,念的是  相似文献   

2.
黄叶斌 《中国减灾》2012,(8X):14-15
<正>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2011年以来,民众最关注、最揪心、最忧虑、最切身的事情,大概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了。不久前,我每天还购买几个玉米馒头,现在店主不做了,原来那是色素添加剂所制;以前,我家使用的食油是转基因大豆所产,现在再也不敢买了;以前我很爱吃的油炸食品,现在也是很少买了,因为那是使用多次的食油或地沟油所产;原来几乎每天要吃的豆制品,现在也是改为一周买一次,据说小作坊的原料都是霉变大  相似文献   

3.
<正>"给馒头定形"的国标经相关部门澄清后自然会被人们一笑而之,但是,这里面长存的生长"酵母",却实在让我们笑不出来。1月4日,闹得沸沸扬扬的馒头风波又有新进展。17时20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其网站公布推荐性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的全文以正视听,记者仔细阅读标准全文,发现标准的确没有对小麦粉馒头的形状作任何具体规定,"国标"给馒头"定形"纯属讹传。(1月5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7,(11)
正有一些人把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咎于"人口太多",所以,就有人口少能致富的论调。比如有人说,中国现在人口数量要是六七亿的话,生活就会富裕起来。有的观点认为,人口越少,就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人说,要是中国现在只有几千万人,仅仅依靠卖石油等资源,就能致富。有人举例:"只有一个馒头,一个人吃,可以吃整份,两个人吃,就只能吃半份,当然是人越多越穷啦。"如果馒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话,当然,人越少越好。事实上,馒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人生产的。有人接着问,假如1个人能生产  相似文献   

5.
绝地起飞     
方川 《公民导刊》2010,(2):49-49
我是山东人,生活在南方,我喜欢吃馒头,一天三顿饭离不开馒头。南方人用南方的小麦做出的馒头怎么也赶不上家乡的馒头好吃。但上天特别关照我,就在我住的楼下街边有一家专卖北方馒头的小吃摊。于是,我每隔一两天就到这家小吃摊买馒头,卖馒头的是位中年妇女。当时,我在镇政府是分管城管工作的副镇长。  相似文献   

6.
孙陈建 《江苏政协》2011,(10):56-57
<正>近年来,国内不断涌现一批与食品有关的"事件",诸如"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让人们谈吃茫然。为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站在执政为民、富民强国的高度,坚决打好食品安全保卫战。战略选择:重典重拳攻心为上食品生产是个良心活。无论现代化的流水线,还是传统的小作坊,生产过程都可谓"天知地知  相似文献   

7.
宇文正 《台声》2014,(12):57-58
<正>红烧家家有本烧肉经,不会做红烧肉,几乎不能说是会做菜,即便吃素,也得会一道红烧豆腐。便当里的荤菜排行榜,第一名当属红烧菜系,红烧肉、红烧鱼、红烧狮子头……放在便当里最是下饭。我的红烧肉做得还算像模像样,小孩最欣赏,红烧肉便当照一放上脸书,便有作家来回应:"正港手路菜!"我想,在处理肉食上,"红烧"可能是中式菜肴与西式料理的一大分野,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     
正农民户口含金量升值才刚刚开始。——7月21日,《人民日报》发文称,不仅农民不愿放弃农村户口,一些城市人也想到农村去。血脉、乡土文化与社会关系的价值是农村户口含金量的一部分,不能以为只要给农民足够的物质与货币,就会让农民放弃农村户口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言耸听。——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药材家种存在农药化肥多等问题,后果是药效降低,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即便是国医大师,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不行,吃了没效果,那也会毁掉中医  相似文献   

9.
“感情投人去采访,泪水写出好文章”是我多年采写新闻的座右铭。我一直以为,如果不投入感情,即便有再好的新闻线索,即便再辛苦地“爬格子”,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味如嚼蜡。  相似文献   

10.
本刊综述 《创造》2014,(8):82-82
正吃水果现在已成为了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但吃得多不如吃得巧,吃水果也得按时间来。水果是女性养生的必备品,不仅补充身体多种元素,而且能美容养颜。但是、你知道水果也要挑时间吃吗?根据不同的功效在适合的时间吃,会让营养加倍。下面是一天中吃水果的时间选择和一些水果的药理作用。早上最宜:苹果、梨、葡萄早上吃水果,可帮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让人一天都感觉神清气爽。人的胃肠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功能尚在激活中,消化功能不强。因此酸性不太强、涩味不太浓的水果,比如苹果、梨、葡萄等就非常适合。  相似文献   

11.
孙宇 《两岸关系》2003,(4):66-68
“是什么时候开始迷上食物的?正确的时间已不可考,大约是在自己以为人生经历了些沧桑之后吧!在品尝爱情的反复无常时,突然发现其实有最简单、最直接讨好自己的方式——犹豫的时候,喝一碗泰式酸辣汤;失恋的时候,狠狠吃一块鹅肝腓力;朋友相聚,可以分享烤鸭卷饼,一边聊天,一边在薄饼上涂抹甜面酱;寒流来袭,铜锅酸菜白肉是最温暖的选择……好的食物,不但可以抚慰坏心情,还可以让快乐更圆满。“吃”,不但是有很多学问的,还有许多故事,包含着心情转折,蕴藏着人生起伏。以前以为苏东坡仕途不顺,只好饮酒作诗尝美食,现在想想,谁又知道不是他尝出了人生真滋味,富贵功名不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郑州市县两级“馒头办”之间为争权夺利而爆发的“馒头大战”成为媒体连续报道的焦点事件。郑州“馒头风波”的来龙去脉大致如下:1998年郑州市为规范馒头市场管理,让市民吃上放心馒头,专门成立了“馒头销售管理办公室”(简称“馒头办”),受部门利益驱动,市“馒头办”从各区“馒头办”收回了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权力。区“馒头办”因不满自身权限被消减而处罚在市“馒头办”办证的企业,而不少被市“馒头办”认定为非法的馒头厂点又都是在区“馒头办”挂了号的。馒头加工企业与“馒头办”的执法矛盾逐步转变为市区两级“馒头办”之间的赤裸裸的利益纷争,3月底市区两级“馒头办”纷纷通过媒体互相指责和互相攻击。在媒体曝光的舆论压力下,郑州市商贸委责令市“馒头办”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区商贸局也对本区“馒头办”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市区两级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两级“馒头办”及其执法队伍进行整顿;决定由市商贸委主管副主任和区商贸局主管副局长分别兼任市区“馒头办”主任。据报  相似文献   

13.
<正>胃最怕四类东西最怕冷和烫。过冷或过烫的食物会让胃产生应激反应,让原本可以很温和进行的消化活动变得异常亢奋。胃是喜温的,因此食物温度尽量保持在37℃左右。"冷"还包括食物的属性,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寒凉性质的食物。怕腌莱。我国北方居民胃癌得病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05,(10):51-52
夜里能否睡得好,晚上吃了什么非常重要。《黄帝内经》里曾有"胃不合则卧不安"的说法;临床营养学家也指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究竟晚上吃什么有利于睡眠,而哪些食物会让你夜不能寐呢?  相似文献   

15.
正又到年关,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能否在节假日这样的关键节点把住"廉洁关"、绷紧"廉洁弦",风清气正过节,是对党员干部最直接最现实的考验。对党员干部而言,在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要能抵挡住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就必须过好"三关"。一要过"烟酒关"。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喜欢抽好烟喝好酒,便会有人乘虚而入,以各种名义送烟送酒,以达到日后满足自己私欲的目的。小处不可随便。若以为烟酒属小礼不当一回事欣然受之,当送礼的人有违规违纪之事相求,便容易"吃人嘴软、  相似文献   

16.
健康     
少吃甜食少长皱纹"长期吃甜食将使皮肤黯淡无光,皱纹变多。"这是近日《英国皮肤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结果表明,这是因为吃甜食后会在人体产生糖化,它们会随血液流动,伺机寻找并粘住某种蛋白,最容易受到攻击的蛋白就是胶原和保持弹性的蛋白,最后形成一种新的被糖化分子"蛋白质高度糖化终产物"。吃的糖越多,那么产生的蛋白质高度糖化终产物就越多,从而攻击越来越多的蛋白。最终结果就是让我们皮肤松垂,皱纹变多。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吃水果的时间,流传着许多传说:饭前吃水果会伤胃;饭后也不能吃水果,水果会在胃里发酵;有些水果空腹坚决不能吃;有些水果特别适合饭后吃,因为里面的"酵素"会帮助消化;晚上吃水果伤身体,早上是金水果,晚上是烂水果,水果必须饭后两小时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先说第一个问题。水果中的有机酸、单宁、草酸和蛋白酶,是"饭前不能吃水果"的主要理论依据。水果的酸味来自有机酸,  相似文献   

18.
又是一个"六·一",似乎每年这时我们都会想起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影视剧中、曾经陪伴自己一起成长的小主人公。他们是我们年少时最生动的记忆,所以我们即便是自己早已长大成人,也仍愿他们不会就此老去。然而,岁月划过,昔日的小童星终究也会经历成长与蜕变,他们此后的人生也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不能让馒头已经到老百姓嘴边了,却还要再加一道税。"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民天面粉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潘耀民如是说。由他提出的关于降低"馒头税"的提案,在网上引起围观。而这,已经是潘耀民连续第三年提交类似提案了。(2月21日《济南时报》)潘委员挖下一个陷阱,幸好还有明白的记者和网友,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馒头税,而只是卖馒头应缴的增值税。倘若卖馒头  相似文献   

20.
伊文 《中国减灾》2011,(5X):45-45
<正>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染色馒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