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2,(1):25-25
2011年12月12日~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历年来召开得最晚的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主要方向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和"惠民生"。总体调子为"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  相似文献   

2.
邢少文 《南风窗》2012,(26):66-68
从保持快速增长,到稳增长,到持续健康发展,一个时代转折的身影已经呈现——那个低成本高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硬着陆?软着陆?宽松?适度宽松?2012年的中国经济,充满着各种猜测和争议。这一年,刚刚卸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林毅夫抛出"中国经济有潜力继续高速增长20年"的观点,立即招来一阵抨击。7.5%的增长目标,已是过去8年中最低值,经济下滑无需赘言。只是,这  相似文献   

3.
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表现不佳,与此同时,主要经济体就业市场稳中向好、物价水平总体稳中有降,国际货币体系日益多元。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达经济体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减弱,全球总需求不足,发达经济体陷入持续低迷等因素制约全球经济增长。展望未来,负利率的出现与扩散、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与投资信心缺失、部分国家深陷社会动荡等因素将对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中继续扮演主引擎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姚轩鸽 《南风窗》2012,(26):69-70
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下滑,"过头税"重现,2012年中国财税体制出现的"误差"绝非偶然。减税应重在减轻纳税人的"间接税"税负,而不是直接税税负。2012年,就政府的财运而言,官员们并没有心想事成,已经持续了近20年的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趋势,从第一季度开始了下滑,从1~11月的全国财政收入数据来看,与2011年同期相比,总  相似文献   

5.
减税的逻辑     
赵义 《南风窗》2013,(18):32-33
减税,是因为经济形势不好。经济形势不好,同时发生的就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也下降了。那么,政府就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花钱了,开支要压缩下来。减税的逻辑再进一步,就是"开源"。减税,是时候了。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履新以来,稳增长的压力空前。稳增长,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稳定。政府的减税步伐明显加快: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预计一两年内完成全部转型,减税9000亿左右;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减税,是因为经济形势不好。经济  相似文献   

6.
财政补贴:兴奋剂,还是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4):65-67
财政刺激政策虽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需,但药效也随着政策的退出而快速消失。在经济下滑的形势中,中国政府重推新一轮刺激政策以求"稳增长"。除了重启基础设施投资之外,刺激消费是另一个重点举措。几百亿元的财政补贴投向了各个产业,以"节能环保"和"惠民"的名义,而获益的产业界又将迎来一阵狂欢。这样的刺激政策屡屡被使用,但其对真实消费的拉动,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政府部门却从不做具体评估,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监督也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陈和午 《南风窗》2014,(7):37-37
<正>2014年中国经济7.5%左右的增长从数字上是完全可能保住的,但更多的需要考虑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数字背后的东西。中国政府确定了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目前国内外对中国经济下行的看法居多,但中国政府依然给外界释放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信号。7.5%左右的增长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会否"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从目前的情  相似文献   

8.
杨军 《南风窗》2010,(1):34-36
中国已经走过了数量扩张的阶段。新的30年增长必需实现动力转化。2009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确定,宏观经济政策从"保增长"转为"调结构",这是正确的决策,但如果依然要同时保经济的高速增长,那调结构将是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天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尽管温州人出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策略,不断强调当前的危机如何比2008年严重,但不管从这场危机的经济背景——货币超发、经济高增长和底层工资快速上涨之后越来越严重的通胀,还是危机的表现形式——政府为治理通胀紧缩信贷导致非正规金融膨胀、失控并最终崩溃而言,这场危机与2008年的危机没有多少不同。唯一不同的是,2008年温州危机深化的过程,被相  相似文献   

10.
杨雪冬 《南风窗》2011,(23):8-8
天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尽管温州人出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策略,不断强调当前的危机如何比2008年严重,但不管从这场危机的经济背景——货币超发、经济高增长和底层工资快速上涨之后越来越严重的通胀,还是危机的表现形式——政府为治理通胀紧缩信贷导致非正规金融膨胀、失控并最终崩溃而言,这场危机与2008年的危机没有多少不同。唯一不同的是,2008年温州危机深化的过程,被相  相似文献   

11.
覃爱玲 《南风窗》2013,(17):47+50-51
只有促改革才能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提供根本性动力。不能为稳增长而忽视了调结构和促改革。过度的稳增长会减轻调结构的压力,延缓改革的时机。李佐军如今已不愿多谈两年前那次内部报告中提及的经济危机预测。在那个内部报告中,他预测,根据政府所采取应对措施的不同,危机或在2013年7、8月份出现,或将在2015、2016年爆发。今年6月,这一内部报告被业内人  相似文献   

12.
赵灵敏 《南风窗》2008,(14):34-37
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颠覆制度经济学的结论,而中国经济要在未来保持增长,则应该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去做。  相似文献   

13.
赵庆明 《南风窗》2013,(1):24-25
从中共十八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年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目标转变为"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去快速"的提法折射的是中国经济这些年中怎样的发展转型?改革又需从哪些角度进行突破?2012年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2013年的经济发展,会议提出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这一提法实际延续了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调。而在十八大报告中,还第一次提出了将实现城乡人均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的目标,并首次省略了"快速增长"的提法。  相似文献   

14.
过去10年来,世贸组织在被称为多哈发展日程的多边谈判中苦苦挣扎,而全球经济动态让"发展中"这一概念的易变性更加凸现。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只有不到一半由"发展中国家"贡献,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国家。如今,发展中国家贡献了全球增长的80%。世贸组织和全球气候变化谈判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两者都需要协调不同水平的发展程度,将它们与适当的义务相匹配。它们甚至连口号都差  相似文献   

15.
袁剑 《南风窗》2008,(14):46-49
经济增长作为一种民间与官方共享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暗含了这样一种协定,那就是:增长必定可以带来普遍而且相对平均的福利改进。在1990年中期之后的经济增长中,中国并没有在新的基础上重建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团结。  相似文献   

16.
陈和午 《南风窗》2012,(9):32-34
中国经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一个是地方融资平台,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而这两个领域基本上又都捆绑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上,这意味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将深度博弈。稳增长无虞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在艰难中缓慢回升,各主要经济体增速呈多速增长的分化格局。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并具可持续性,日本经济"跳跃式"增长但颇具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持续萎缩且有再次探底的可能性。美日欧推进FTA战略步伐加快,引领和改造国际贸易格局的用心凸现。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挑战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陈和午 《南风窗》2012,(3):66-68
内忧外患之下,2012年中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但换挡减速的中国经济,忧虑的不是增长数量而是质量,这需要产业升级和创新的突破,更需要体制改革的二次突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经济遭遇内优外患,在外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和内部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中,中国经济增长换挡减速,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尽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并未出现高台跳水一幕,总体来看依然是领跑全球。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美国经济数据的公布已近收尾。2015年的美国经济走势正逐步展开。从已有的数据与状况判断,在2014年基础上呈现总体增长,局部波动,对主要经济体的关系在矛盾与摩擦中取得进展,应是2015年美国经济的主旋律。"突破年"打下良好基础2014年被称为美国经济的"突破年"。良好的经济表现也为2015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打下良好基础。2014年美国经济开局先抑后扬,第一季  相似文献   

20.
媒体     
《南风窗》2014,(13):14-14
<正>01中国经济再出发英《经济学人》6月7日被2009年国有银行的大额放贷所慑,中国官员们都觉得中国既不需要也不想要再一次的经济刺激,在谈"刺激"色变的当下,官方认为应该将改革重点放在使经济缓中稳进。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