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坚持正确的用人观,选好人、用好人,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坚持正确用人观,才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同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我们党解放思想、产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理论升华,是党指导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3.
王锡亭 《奋斗》2004,(10):50-5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是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  相似文献   

4.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张旭 《世纪桥》2004,(1):30-31
党和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他将历史的重任和时代发展的机遇又一次赋予了东北地区。对东北地区来讲,是一次时不我待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乘势而上,东北的工业就可以振兴,经济就能够快速腾飞,城市地位也会大幅度提升。而贻误战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既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根本任务的高度概括。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决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而是有其更加广泛的理论内涵。第一,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思维,一谈发展就自然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发展,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一个社会由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组成,本质意义上的发展应当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龚培兴  刘雪明 《求实》2004,2(1):30-33
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 ,也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实践问题。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明  傅利民 《党史纵横》2004,(11):40-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指导原则.科学的发展观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保证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发展观 ,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新时期 ,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必须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毕春群 《学习月刊》2009,(22):53-54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切从区情出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重点突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加快东宝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全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解读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李劲夫 《新湘评论》2004,(11):25-25
一、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中心城区.抓城市工作的力度大一些,让其变化快于农村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以我们岳阳市岳阳楼区为例,去年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八已达到8910元,增长7%,在奎省名列前茅..相比之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只有4360元.增长54%。因此.我们既要继续坚持打“城市牌”,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管好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人为中心,突出了对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全面进步的追求,体现了"自然—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它使科学社会主义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进一步"回到马克思",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不仅认识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廓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首次鲜明提出“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最终奠定了这部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改革观的党的文献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7.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本刊组织此次专家学者笔谈,旨在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有效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张晓忠 《思考与运用》2007,(10):58-58,57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五个统筹,核心是解决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如果重庆能够解决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就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经验。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市比较发达,农村比较落后。全市3100万人口,三分之二在农村。这种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缩影。再加上大库区,又处内陆腹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在重庆特别具有代表性,在重庆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将具有示范效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做到城市和乡村、市民和农民的真正平等,是中国当前正在破解的一个大课题。作者就中央确定重庆成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了专题采访。在2007年4月26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央同意重庆设城乡统筹试验区》文章。该篇文章被东南亚多家媒体转载。现将文章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思想。它是指:从长远目标看,就是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秩序,解决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进步,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意义(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和区域开发重要依托的城市往往倍受瞩目,而其周围的广大农村则在“城市偏好”的影响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尤其是农村资金和劳动力大量进城,农村土地过快非农化,产生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发展观念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主义发展观,再到发展伦理学的发展观三个阶段的发展.发展伦理学的发展观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对人的片面理解,又避免了生态伦理主义发展观对人的"非人"理解,是真正属于人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