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在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一直起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西方文化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能够促进日本近代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与日本传统异质的西方文化,会与日本文化发生冲突,这种情况形成了日本近代文化的双重结构特征,从横向看,许多文化形态中却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从纵向来看,那些较高层次的各种文化形态领域中,较多地接受了西方文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秘密在于人。任何一种关于人的思考的哲学 ,也都必然蕴涵着对人的死亡的思考。西方死亡思想的历史演变 ,就是众多思想家对死亡思考的结果。西方死亡观的历史演变 ,经历了一个从个体性到普遍性 ,再到个体性 ,最后达到二者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文化的人正逐渐增多。不但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还应当把家庭文化也提上我们的研究议程。 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氛围,一种气氛,一种社会环境。 我们到日本访问,在每一个火车站台上都可以看到若干小商亭,每一间都有一至两位中年妇女经营。她  相似文献   

4.
打自19世纪40年代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用洋枪洋炮率先把中国人打败后,紧接着西方侵略者按理而来。法国人、美国人、俄国人_德国人、意大利人、奥地利人,甚至连并不是西方人的日本人,也挤进了西方人的行列,积极发动或参与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人在这些战争中屡战屡败...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看日本,确实有几个毛病。其一是先天的:一说日本就扯到中国,好像除了漫画,满日本看见的到处是中国文化。中国人在日本很快就学会弯腰撅腚,而西方人不会,日本人学他们握手,这正是中日文化同根的现象。但过淮为枳,何况过了海。"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不能用中国人的眼光和心思一厢情愿地诠释日本。例如有文章介绍皇太子的女儿上学也得跟普通人家一样带饭盒,写这么一  相似文献   

6.
创立于中国、成长在日本的禅宗,对于日本人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禅不等于禅宗,禅也不等于禅意。……从禅到禅宗,再到禅意,可以说是一种发展、一种文化态势和延伸。”[1]日本或许是世界上拥有庭园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有从1300年前到今天的各式各样的庭园。以日本的特色庭园为切入点,结合禅宗在日本的传播路径,探讨禅意识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把握日本民族的部分特性,并加深对日本民族今昔行为模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自本世纪60年代日本创造出经济腾飞的奇迹以来,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由此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与西方经营管理方法固然不同的日本式经营方式,特别是日本企业中非同寻常的和谐力、集团主义以及长久不衰的内部活力,80年以来成为对西方学者和企业界极具诱惑力的研究焦点。“日本式经营”作为一种东方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人所确认,并对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企业制度──西方企业制度介绍之三文/朴实日本的企业制度,可以概括为经营者主导、劳贸一体化经营的体制。日本企业制度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营者主导型企业制度从日本企业制度中的权力结构来看,与西方相比,日本的经营者对企业有强大的支配权...  相似文献   

9.
杨铮铮 《求索》2008,(2):98-99
价值观念的构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方面,以“小我”为目的,可以构建一种价值判断系统,得出的是西方传统的、建立在主客二分基本哲学立场之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以“大我”为目的,也可以构建一种价值判断系统。从这一视角出发建立的价值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即“大我”,是一个具有自我目的性的价值“主体”,人和环境都因为是“大我”的一部份而具有同样的内在价值。这种“大我”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具有西方传统价值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上关于全球问题的各种讨论中 ,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种偏向 ,这就是将全球问题的出现主要归结为认识上的失误 ,或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 ,而对全球问题所包含的权利结构、社会制度因素很少涉及。在西方学者那里 ,制度问题是被极力回避的。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往往是学着西方人的口气 ,只满足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批判。再加上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由发达的西方国家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并且在一般民众中也得到较好的普及 ,因此 ,也给人一种错觉 ,似乎消费主义在西方已经绝迹 ,目前影响全球问题解决的主要障碍在发展中国家。这样一来 ,西方发达国家倒…  相似文献   

11.
阿伊努人(アイヌ)是日本诸岛最古老的原住民,也是日本唯一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日本的北海道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本文通过对阿伊努民族的语言文化研究,了解阿伊努人的历史发展,认识阿伊努人的世界观。研究阿伊努人的民族语言文化,对于我们了解现代日本社会的多元化文化构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4月1日,愚人节。当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在中国变得越来越寻常时,人们整人花招也一年比一年古怪。在费尽心思耍花招的同时,不妨听听宁波外事学校的学生和西方人眼中的愚人节各是啥模样……,来感受一下中西方对愚人节的理解差异。  相似文献   

13.
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者竹内启曾在 80年代发表的《日本的现代化是否完成》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现代化观念 ,即现代化问题实际上就是“合理化”。其内涵可表述为以特定国家和民族为主体的合目的性、以特定国情和民族文化为依托的合规律性。以这一观念审视东西方现代化 ,应有不同的合理性界定。(一 )世界历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原本是从西方开始的。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 ,并非西方现代化简单的重现 ,而是具有东方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例如 ,德国在英法之后走入现代化时 ,“现代化”的诸种内涵和规定性对它们就并非是异质和外在的东西 ,现代化在这样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科学精神,首先必须对科学有一个清楚认识。一般理解的科学是指近代科学,从拉丁文到英文science,为什么从日文翻译再传到中国,就成了"科学"两个字?这是因为当时西方近代科学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数理化、天地生等已经分科,日本人接受西方科学的时候,给它取名为"分科的学问"——科学,后来中国把它直接拿了过来。所以我们今天讲的"科学",自然就是指近代科学。简单讲,近代科学是在西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犹如一个人,当他在青年时期,他有大量的消费需求,当他进入老年时,其需要也就减少了。日本现在就处在这么一种状况。 ●有需求才会有发展,日本将如何走出经济不景气的低谷期呢?请看——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琳琼 《求索》2012,(3):59-61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体现了一种整体性思维。从这一思维方式出发,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人的现代性视为人的全面整体的发展,表现为人对自然取之有度;人对社会的奉献付出;人与他人的协调统一;人自身的克己自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始终从文化层面观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作为现代进程的一个重要结果即人的现代性;反之,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单纯模仿西方模式,必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来思考人的现代性问题,审视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得失,进而确立自己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信阳地委统战干部义务劳动受欢迎为响应上级号召,去拉底信阳地委统战部长郭尚彬带领地区侨联、台办和机关于部职工23人驱车东进,前往息县参加今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郭部长一行到了息县八里岔乡叶店工地。没有寒喧,没有演讲,没有仪式,郭部长他们下车径直走进了正在...  相似文献   

18.
1945车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当局接收了所有日本殖民统治者的建筑。这些公务人员白天在日本人盖的建筑中办公,夜晚回家住的也是日本式的宅子。许多人对于抗战胜利后的境况,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嘲讽。因此,台湾光复后的台北建筑师们肩负重任,一方面他们必须帮助这座城市从战争中重新苏醒繁盛起来,另一方面他们心中也承受着一种难以抹灭的文化使命,就是如何把台北重建成为一座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柳岳武 《求索》2008,(7):204-208
在诸因素的影响下,清朝司法的域外形象先后经历着赞扬,褒贬不一,批判,至丑化四个历史演变过程。该过程一方面固然体现出近世西方时人对清朝司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法律文本解读到实际考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时,该过程也暗含着“大清王朝”从“天朝上国”走向没落这一历史演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更体现出西方势力对中国殖民扩张增强的趋势。因为近世西人眼中清朝司法形象从初期的赞赏有加至最终的丑化,其间确实包含着西方殖民势力为在中国攫取治外法权而进行的舆论喧嚣。  相似文献   

20.
读书     
《蛤蟆的油:世界著名导演黑泽明自传》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时,是富士山、艺伎和樱花;他之后,西方世界想到日本时,是索尼、本田和黑泽明。本书为黑泽明晚年,回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从孩提时代一个孱弱的“夜哭郎”,如何痴迷于绘画和电影,如何幸得启蒙而踏入电影界,最后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