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08,(4)
编辑同志:在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继将每月11日定为"排队推动日"之后,又将每月22日设为"让座日",在公交车上让座的乘客,将获得"爱心卡"。为什么要设立"让座日"?原因很简单,一是公交是城市文明的窗口,而让座又是公交文  相似文献   

2.
正王俊说:"我这一辈子不想其他的,只干一件事,就是为老服务,让更多老人感受到吾家乐宝带给他们的幸福新生活,一个带着希望,带着梦想温馨又从容的夕阳生活。"在往返于为老服务的道路上,她乐此不疲,在她的带领下,新疆汇丰城投集团吾家乐宝养老总院在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荣获"师市为老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师市"工人先锋号"、她本人也获得"准  相似文献   

3.
林琳 《党建文汇》2013,(12):27-27
近日,上海市一化孕妇公布了怀孕8个月时一个月坐地铁被让座的记录,引发热议。记者找到了这位待产“大肚皮”张丽荣。她说,其实自她怀孕以来,不断有人给她让座。对于这些好心的人们,她充满了感激。  相似文献   

4.
雍和 《党课》2014,(10):79-80
由于孕妇的特殊身份,我每次出门,总是能得到陌生人的让座等帮助。 有一天,我进了地铁车厢,扶着门口的立柱站着。在门口第一个位置坐着一个高大的年轻男人,也许人人都觉得他那个座位应该是我的,但他似乎并没有看见我。他旁边的一位女士眼看车到站,可能担心上下车的人挤了我,就站起来让我坐了她的位置。不巧的是,站台上又进来一个背着孩子的妈妈,站在我开始站的那个位置。  相似文献   

5.
帕克斯是美国的一个黑人女裁缝,1955年12月1日,在蒙哥马利市,42岁的她在一辆公共汽车上就座。按照当时的惯例,美国南部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座位分为前后两部分,白人坐前排,黑人坐后排。那天晚上人很挤,白人座位已占满,有白人男子要求坐在黑人部分最前排的她让座,遭到了拒绝。当司机  相似文献   

6.
由于孕妇的特殊身份,我每次出门,总是得到陌生人的让座和帮助。有一天我进了地铁车厢,扶着门口的立柱站着。在门口第一个位置坐着的是一个高大的年轻男人,也许人人都觉得他那个座位应该是我的,但他似乎没有看见我。他旁边的一位女士眼看车到站,可能担心上下车的人挤了我,就站起来让我坐了她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老闲当老贤     
<正>退休后,我送自己一个雅号"老闲":老是年龄,告老还家;闲是生活状态,"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虽没"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却也闲人,闲居。"老闲",名副其实也。老闲生活的最大变化,一个字:让!本人自以为是个又慢又急的人,办事爱拖拉,可一旦做起来,又比较急。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得拿到手,一会儿也不愿耽搁。开车也很少让,爱开快车。妻子责我:"一坐驾驶座上,就跟打了吗啡似的!"退休后,我有意识地收敛急脾气。  相似文献   

8.
拍案惊奇     
舒炜 《廉政瞭望》2013,(4):40-41
●另类让座日前,在郑州,公交车上一女孩没让座,遭一名老人揪头发殴打。此后,另一群老人则举牌号召为年轻人让座。一名老人让座给一名年轻女子:"姑娘,你坐吧!"女子有些不知所措,连忙推辞。两人谦让一阵后,女子坚持不坐,老人也站在座位旁,此时车厢内站着约20名乘客,无一人敢坐下。◎夏末点评:老人不是为了羞辱年轻人吧!  相似文献   

9.
1999年,党员和村民选我为白龙村党支部书记,有人很不理解:"老曹,你老伴是教师,两个儿子都是吃财政饭的,你在家享清福不是更好么?都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好,何必瞎折腾."可我有自己的想法:既然乡亲们投了我一票,说明大伙信得过我,需要我带领他们脱贫致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没有任何推卸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母亲在,是子女的幸福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语速很慢,含混不清,仿佛远隔着万水千山。我的话,她似乎听不见,最近经常是这样。母亲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老了,耳朵有点聋了。"我为此焦灼不安,在网上搜索助听器,挑选了一款最好的。我想让母亲尽快用上助听器,希望她能恢复听力。母亲今年98岁,我每天晚上和她通电话,20多年没有中断过。不管我走到哪里,哪怕到地球的另一边,也要算准时差,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半给母亲打电话。  相似文献   

11.
窗外     
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不经意地看向窗外,旁边是一家不算小的超市,超市门口很人性化地放着一张长条凳,有人走累了就坐下来歇歇,歇一会儿再走。我注意到有一位老太太一直坐着,身边的人来了又走,而她却安详地一直坐着。过了一会儿,超市里出来了位老先生,手里提着一袋饼干,是雪饼一类包  相似文献   

12.
今年早立秋,才八月,就有凉意渐生,如一缕袖底烟。我坐大姐的车,一路聊天,说到中年人的困境:"不开空调热,开了关节又隐隐作痛。"大姐抱怨:"我现在穿羽绒护膝在空调房。"不免怀怀旧:那些全城40度的日子,都是干捱过去的,有个吊扇都念阿弥陀佛,还老停电。后来终于装上空调,心情跟龙须沟人民得解放似的。就一间房有空调,全家人都聚在里面,每晚关门关窗,冷空气清得似有禅意;我们三姐妹,吵吵闹闹,像挤在一个窝里的小鼹鼠,又热闹得像卡通片……  相似文献   

13.
"我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旁边几个假装若无其事的贼,就等抓他们现行。当其中一个贼的手往下一沉,我知道他们得手了。说时迟那时快,我大喊一声‘我是警察’,瞧准那个1.8米高的贼,蹿上去,一锁脖,拿胯一顶就把他摁在了车厢地板上。我从警15年,其中8年是专门在公交车上打击偷窃。至今,已累计抓获扒手超过800个……"讲述这段精彩"打扒"故事的女警察,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反扒大队探长、市巾帼十杰、优秀党员于晓明。一个失窃农民的哭诉让她选择了"打扒"1990年,在警校学习的于晓明被分到当时的北京公交分局刑警一队实习,这是一支专门在公交车上打击扒手的队伍。这活儿对初穿警服的于晓明来说是件既刺激又有趣的事情,然而师傅给她讲的一件事,像一幅  相似文献   

14.
刚过世的叶利钦在执政时,有人问克里姆林宫内一位清洁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她的回答是:"我的工作和叶利钦的工作其实差不多,他是在打理俄罗斯,我是在打理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是在自己分内做好自己的事。"她说得轻描淡写,又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15.
那天,是在《聂荣臻传》出版座谈会上,我见到了军事科学院战史部部长贺捷生。因为以前曾在电话里谈过,所以这次我就直截了当,说有人约我写一篇关于她的传记,已经拖了好长时间了。 这是她已经答应的事情。 我说我老找不到你。 她说会找到的。递给我一张她的名片,还专门写上了她家的电话。 在准备采访她之前,我读了一些有关她的材料。 1992年7月20日,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批准贺捷生晋升为少将军衔。 贺捷生,在女将军中也是很有传奇的一位。她的奇不是奇在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贺龙的大女儿,而  相似文献   

16.
丹心映晚晴     
正春节前的一天下午,刮着四五级的大风。家住海淀区魏公村80多岁的张宝贵老人,不时向窗外张望着。一个劲儿地自语道:"把小张冻着,咱可不落忍。"让老人惦记的小张,就是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北京海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老干部服务中心副经理张志刚。这时,有人在轻轻敲门。准是小张来了,老人赶紧去开门。"这大风天,我说不麻烦你过来了,你还非要跑一趟。""大伯,听说您腿犯毛病了,我给您带来了轮椅。有了它,遛弯时累了就能坐上边歇会儿。"今年53岁的张志刚,从事老干  相似文献   

17.
“学问”     
甲每回坐车,你怎么一上车就抢中间这个座位? 乙嘿,这你就不懂了,这是我新研究出来的学问:坐这儿安全、保险。甲怎么说? 乙这儿离车门远。老头儿、老太太和抱小孩的上车,车上人少时,坐门边的就给让座了,人多时,他们也挤不过来。这不就安全、保险了?  相似文献   

18.
正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她曾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曾开设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规格还高的中关村大讲坛。没人能数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学家有多少是她的学生。在钱学森的追悼会上,有一条专门铺设的院士通道,她被"理所当然""舍我其谁"地请在这条道上,有人评价这个只有几十斤重的瘦小老太太"比院士还院士"。她就是李佩,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向我诉失恋,我第一反应竟然是错愕:啊,你爱过?当真?他的恋爱史,在熟人间被当笑话传。他人不坏,却有不自觉的刻薄。朋友圈里有个爱好琴棋书画的胖女孩,到他嘴里就是:傻大姐颜,林黛玉心。自觉是隽语,当人家面反反复复说过好几次。一次他去开会,散场时天降大雨,同行者中有急着要回家喂奶的新妈妈,不得已开口请他捎一程,他一口回绝,轻轻拍一下副驾驶座位:"这个位置,我只留给‘她’。"大有一言千钧之势。后座还有三个位置呢。新妈妈想反驳又脸皮薄,眼泪都快打转了。  相似文献   

20.
老谭其人     
谭祖芬是农九师一六三团七连一位老职工,兵团级劳动模范。老谭今年58岁,精神饱满,待人和善,从不以劳模自居。在连队职工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有人告诉我,老谭实际年龄已60岁了。"为什么不退休?"我很感惊讶。后在一次偶尔的闲谈中,我向老谭询问此事的真伪,老谭笑着说:"来疆时想报名参加工作,可年龄又超了两岁,因此按招工界限报了年龄。"我说:"像你这样的劳动模范,到上面讲明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