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同为侵略国、战败国,但战后两国在对待侵略战争罪责问题上的态度却有天壤之别,形成了鲜明对照。一、战胜的同盟国对德日的占领方式不同决定了对两国法西斯清算的彻底性不同在德国,二战后初期是由苏美法英四国分区占领的。由于战后初期四国充分合作,对德国法西斯的惩处是比较彻底的。首先,对德国战犯的审判是彻底的。在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中,尽管美英对德国有一定的袒护,但在苏联的坚决要求下,终于使德国的战犯都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其次是战争赔款问题。50年代初德国就开始实施战争赔偿。前西德在1953年…  相似文献   

2.
从1939年9月二战爆发,到1940年4月德军侵入北欧,是二战史上有名的“假战争”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在东线,波兰军民虽经浴血奋战但仍未能扭转国破家亡的命运;在西线,英法军队则坐视波兰的灭亡而见死不救,面对凶恶的纳粹德国,英法军队竟然偃旗息鼓、一派平和,战场显得出奇的平静。而平静的背后是,在秘密战线上,英德双方却进行着异常激烈的“真战争”。  相似文献   

3.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其中内因是第一性的,起根本决定作用,外因是第二性的,影响着事物的发展。探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问题、法西斯的兴起,其原因也是十分复杂的。德国自身的社会历史条件,前资本主义因素,非理性主义等起根本决定作用,但它的外部刺激因素之一“绥靖政策”也是不容小觑的。由于英法对这一政策的大力推行,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兴起和政权的巩固,促使法西斯侵略野心的膨胀,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张伯伦的亲信威尔逊与德国代办科尔特的谈话,对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动机有了最好的解释:英国与德国事实上…  相似文献   

4.
吴振  孔杰 《传承》2008,(2):98-99
霍普金斯是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高级顾问,他以"总统特使"的身份访问苏联的举动被认为是二战中美、英同苏联关系的转折点,同时也被视为美苏合作的催化剂。不仅如此,在物资调配方面,霍普金斯同样对苏联作了很大贡献。他作为军火分配部的负责人,力保对苏援助不失。霍普金斯还在有关盟国开辟第二战场方面维护着美苏合作的正常运行,他曾通过协商的手段调解盟国各方,从政治和军事上给苏军减压。  相似文献   

5.
霍普金斯是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高级顾问,他以"总统特使"的身份访问苏联的举动被认为是二战中美、英同苏联关系的转折点,同时也被视为美苏合作的催化剂.不仅如此,在物资调配方面,霍普金斯同样对苏联作了很大贡献.他作为军火分配部的负责人,力保对苏援助不失.霍普金斯还在有关盟国开辟第二战场方面维护着美苏合作的正常运行,他曾通过协商的手段调解盟国各方,从政治和军事上给苏军减压.  相似文献   

6.
二战初期,英国张伯伦政府的对苏政策,一方面深受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英国又不得不直面二战之初的国内外情势。因此,当苏联在波兰、芬兰等地趁火打劫、肆意扩张时,尽管英国政府对苏联充满了猜疑与厌恶,但出于与苏联缓和之战略需要,英国对苏联的行为又表现得异常克制与谨慎,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改善英苏关系。英国的政策为日后英苏同盟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4,(12):36-36
<正>国家公祭日是一国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设立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波兰、德国:将1月27日设为公祭日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放了最大的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二战期间,在这里有110万人遭纳粹屠杀。波兰每年1月27日会举行活动纪  相似文献   

8.
抗战爆发后,德国一直在中日之间进行调停。德国之所以积极调停中日冲突,是基于自己的战略考虑。因为德国希望日本北向进攻苏联,使苏联面临日德东西夹击的不利境地。如果日本将主要兵力投入中国战场,使中日战争长期化,会削弱日本对苏联的威胁,日本作为盟国的战略价值将大大降低。日本为了争取国际舆论,把战争责任推向中国,切断德国对华援助,希望德国调停中日冲突,因为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出面调停对日本有利。  相似文献   

9.
二战结束前后,苏联通过《雅尔塔协定》及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有关协定(以下简称中苏旧约)获取了在东北的特权。其中的旅大问题,由于苏联的军事存在,是关系国家主权最为敏感的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在外交上与斯大林就中苏条约问题数次交锋,迫使斯大林做出让步,坚决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及至赫鲁晓夫主动归还旅顺海军基地,苏军撤出旅大,从此结束了外国军队驻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二战初期的苏德关系错综复杂,对二战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1940年11月莫洛托夫访问柏林,与纳粹领导人就双方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谈判.会谈充满了欺骗与斗争,没能达成任何协议.苏联在这场政治博弈中以失败告终,并为此在以后的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