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报纸认为中印崛起改变亚洲秩序,国际政治的重心正在从欧洲转向亚洲,这促使美国调整外交,构筑新的亚洲战略。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以来,美国战略重心加速东移。但是,此战略重心,非彼战略重心。与20年前美国战略重心在欧洲、美苏冷战之时的情况相比,如今亚洲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同为美国战略重心,两者所处的大环境、构成成分以及对手之间的关系等,都有着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出于美国实力相对衰落、新兴大国崛起及亚太地区地缘环境变化等现实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所推行的是一些现实主义学派学者力推的“离岸制衡”战略。离岸制衡战略具有理论假定、政策内涵、战略优势和操作方式等丰富的理论涵义。在离岸制衡战略指导下,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采用联盟政策。美日同盟作为美国亚太联盟的核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伊拉克战争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美国面临世界领导力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强劲崛起,带动亚洲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的地区,美国的地区战略体系面临被冲破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傅菊辉 《学习月刊》2012,(21):24-2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在2010年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也一再重申和平崛起的发展方针。然而.资源的缺乏、尤其是开发国际政治资源的不足.已严重影响到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此.中国应采取推进国际化资源战略、积极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开发软实力资源等多方对策.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以保障和平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9):23-23
世界历史上成功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的典型之一是美国,相反,丧失“战略机遇期”的典型之一就是与美国同一时期崛起的德国。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很多,如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与强邻日本的紧张关系、时刻可能爆炸的朝核问题、西方国家的民主人权外交,以及和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等等。归结起来,其中的多数问题其实都与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不信任。美国不信任中国,所以要在亚太进行战略部署。一些周边国家不信任中国,所以对中国的崛起惴惴不安。反过来,中国政府也一直  相似文献   

8.
郑永年 《学习月刊》2014,(15):41-42
一、重返亚洲 美国宣布“重返亚洲”,意在避免亚洲落人中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意图。实现这一战略的方法和策略很重要。如果方法和策略失误,就会走向反面。在国际关系上,美国是地道的现实主义者,但在这背后是浓厚的道德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9.
阳小华  王军 《学习月刊》2011,(20):136-138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各省抢抓机遇,比学赶超,相继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湖北要实现“十二五”经济跨越发展.力争和保持在中部地区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就需要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客观地比较我省与中部兄弟省发展的现状、条件和优劣势.找准湖北下一步加快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苏北 《党建文汇》2002,(14):14-15
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美国未来的主要“战略对手”。随着美国地缘战略棋子的移动,更广泛的调兵谴将在亚洲这张硕大无比的棋盘上进行,日本、印度同时也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1.
苏江丽 《探索》2012,(2):80-86
近五年来,兰德公司从"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应对"、"中国崛起新形势下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中国与印度"等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应对策略,对美国亚太转向战略的形成发挥了很大作用。借鉴兰德公司的经验,可以对我国思想库建设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前线》1998,(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稳定币值《世界经济大视野》(1996年出版)由日本经济新闻社八位资深评论员通过对全球经济大分工、美国经济复苏、欧盟合并、亚洲崛起等一系列问题的剖析,展示了冷战后世界经济新面貌,就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前景问题,发表了意见和看法。作者指出,...  相似文献   

13.
回顾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的外交调整,正如希拉里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中宣称的那样.“奥巴马总统已经领导了一次全方位的、持久的努力.囊括整个政府.以全面发挥我们在亚太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努力通常是静悄悄地。”仅仅3年时间.当美国围绕着亚太地区打出了一连串紧凑的“组合拳”之后.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已不再是美国领导人挂在嘴上的漂亮说辞.而是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金灿荣  戴维来 《党建》2012,(6):60-63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也是对中国影响最直接的政策。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战略重心的调整,强调要“将我们在亚太区的存在和使命列为重中之重。”美国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目的就是要全面恢复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发挥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作用,保持在这一地区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做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两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6.
布什总统上台后,多次强调,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以及布热津斯基,都认为中国既非美国正式盟友,亦非公开敌人,而是一个“战略竞争者”,目前是美国“潜在的地区对手”,2015年前后则是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美国甚至有人把现在的中国喻为19世纪末的德国,认为类似于德国在19世纪末的强大一样,中国的崛起将对美国构成威胁,并打破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格局。美国对中国实力发展的战略判断,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实力发展对美国的影响,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7.
出口导向──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成功的“诀窍”美国学者帕克·卫柳在1994年第5卷第2期《亚洲经济学杂志》上就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成功的“决窍”及其意义发表如下看法: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迅速崛起,是战后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国家和...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日益明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加紧重返亚洲的行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压力。这种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与20世纪50-70年代面临的美国压力非常类似。而面对美国挑战形成的国家安全压力,毛泽东提出并实践了许多观念,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国家安全观。这对我们今天应对美国"重返亚洲"形成的国家安全挑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卫东 《唯实》2015,(5):88-91
美国再平衡战略中的中国和日本再平衡战略致力于提升美国的影响力,这必然会触及美国在亚洲的相对地位及其对中、日这两个"亚洲超级大国"的再定位,其结果决定了再平衡战略将如何实施。美国对中国重在防范。中国无疑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关注重点。但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宣布要将美国60%的海军军力部署在亚洲地区,还专门谈及要发展反击所谓拒止战略的能力;美国国防部则公开提出"海空一体战"以应对"中国和伊朗"  相似文献   

20.
苏娜 《学习月刊》2013,(21):24-26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推动、提升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必须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新形势下中部地区应抓住机遇.先行先试.瞄准新的增长点推动创新升级.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中部加快崛起、全面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