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政策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相似文献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所在。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部署,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革体制机制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近也明确指出,各级法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法院的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6,(6):60-61
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区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践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文明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关于制定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06,(7):12-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推动“十一五”期间司法行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一、“十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1、“十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十五…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6,(3):1-1
刚刚闭幕的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这个规划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从河北实际出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提出了全省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任务措施.是指导全省今后五年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面对新的历史重任,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实施“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建议》中的第六点提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经济日益增长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促进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工作者在农村环境保护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故而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形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贯彻实施这一重大决策,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我刊特约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撰写专文,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9.
许朝阳 《政府法制》2009,(17):64-64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06,(3):F0002-F0002
2006年2月16日至20日,河北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在省会石家庄隆重举行。与会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我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审议通过了《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了季允石代表省政府所作的规划纲要《报告》,审议通过了赵世居所作的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省法院、省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律》2006,(2):7-7,57-5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於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下面,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2.
雷经祥 《法制与社会》2011,(13):168-16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航向。各项战略任  相似文献   

14.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集中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确定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会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刻领会会议的精神实质,切实把会议精神贯穿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与方方面面,落实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纲要和报告。山西省第十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山西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明确了任务,山西省委、省政府向国家又争取了太行山、吕梁山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开发享受国家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山西作为中部省份,按政策确定的项目也会很快落户山西。这些都为山西的发展赢得了极好的机会。随着这些规划、决策和项目的落实,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科学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山…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全会公报透出的信息看.“十一五”规划是为今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规划.是一个关注民生的规划。在未来五年,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普通百姓生活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樊日生刘鸿生)2006年1月10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太原召开。山西省代省长于幼军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了《关于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报告分八个部分“: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建设和谐山西;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增添发展动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奠…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民生改善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加快经济转变由不合理、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资源利用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这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湖南公证行业在“四化两型”建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寻求自身发展机遇.找准服务定位.明确服务方向.完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服务、证明、沟通、监督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主动为重点工程、重大经济事项、产业园区、三农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为促进湖南省“四化两型”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止.全省共办理各类国内公证共计526337件.其中现场监督公证11758件.证据保全公证17038件,拆迁协议公证1521件.合伙公证1110件.经济类公证197175件。  相似文献   

1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选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体制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卫生法制》2012,(6):30-30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