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传统学科分类基础上的公信力研究为司法公信力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但学科壁垒阻碍学科间交流与合作的现实也影响到司法公信力研究的成效。司法公信力的现实困境需要我们转换研究视角,从制度、行为、观念背后的文化入手去把握司法公信力的文化根基和典型个案中共同的文化元素。文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为解读司法公信力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朱明 《前进》2016,(10):40-43
正司法公信力,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人员、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信任程度,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认知和认同状况。司法公信力的提高涉及历史与现实、立法与司法、体制与机制、理论与实务、主观与客观、法治环境与观念标准等诸多因素,但只有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机制上进行创新,才能破除影响司法公信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一、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保障证  相似文献   

3.
武阳  汪沛 《求索》2013,(8):198-200
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对司法公信力的研究多从宏大的规范法学内部反思公信力问题,对于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外部因素研究较少。风险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外部因素。乌尔里希·贝克将现代社会形象地称之为“风险社会”.风险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现代社会中的司法公信力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要通过提高司法机关的权能、完善稀释风险的社会机制、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降低风险对司法公信力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微言博语     
@法律人_小张:刑事冤案,法官顶多是帮凶,但绝对不是主谋。公安不抓、检察院不批捕、不公诉,法官能判得了谁有罪?不诉不理,审判权完全是一种"被动型"权能。司法不中立,导致这个批示、那个施压。法官判被告人无罪的后果,可能是自己被推上被告席。如此单薄的审判权,怎么守得住最后一道防线?@专利钟馗:司法改革是好事,但司法过程中,在法律解释上搞创新,还是谨慎点好,否则,很容易让本已脆弱的司法公信力雪上加霜。@不歇息的牛:法官从法院系统流失说明司法人事管理制度不适当或不科学。凸显了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5.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司法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使其认识到司法的真实情况,体验到司法公正的客观实际,从而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中国的司法公开制度建立于清末法制改革以后,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继续被使用,改革开放以后它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径是,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借鉴世界法制文明的成果、创新制度设计和采取新措施、缩小各法院之间的差距。可以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中国能在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方面走出更为坚实的一步,也会因此而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司法的公信力是保证司法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条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也是提升我国新时期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司法改革意义重大。深化司法改革,内容涉及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主体等制度。相对的司法独立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性要素;充分的司法公开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了外部条件;实质的司法参与形成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形式和要径;有效的司法监督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保障;高素质的司法主体构成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载体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睿 《人大论坛》2009,(3):24-25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对司法机关及其司法行为的信服度和对其公正性、法律权威性的评价。通俗地说,就是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及其司法行为的信任程度。司法公信力越强,人民对司法的信任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们对新闻采访权的性质存在不同认识,且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使得在现实中新闻采访权与其他权利甚至是公权力相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从立法和司法路径对新闻采访权进行规制。在立法层面应明确界定新闻采访权,提升立法层级,增加授权性规范,规范新闻采访手段的使用,完善新闻采访权的监督机制,建立新闻采访权行使的程序机制。在司法层面应赋予记者特殊情形下的司法请求权,强化指导性案例在新闻诉讼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包含三个维度:人是自然存在物、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马克思主张通过从对宗教的批判上升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条件成熟时进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在当代对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过程以及如何看待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复归的关系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司法领域中的着力点。构筑司法公信力需要从社会治理高度对司法运作机制予以重新审视。合作司法是社会治理谱系下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在司法中的体现。降低司法成本和实践司法公正是合作司法实践路径中的两个向度,统筹两者是合作司法之于司法公信力的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司法是法实现的必然途径,是法治建设的核心环节。司法通过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宣示法律,引导民众知法、懂法、守法,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培养司法公信力。选择性司法和过度司法现象源于我国的现实土壤,其背后凸显的是司法权力的滥用。它们扭曲民众对法的认知,妨害民众对法的认同,损害司法公信力建设。司法需要尊重和权威,更需要谦抑和自控,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抑制司法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2.
冯晓峰 《前沿》2010,(6):23-26
笛卡儿的主体性撇开了人成长的现实过程,是抽象的主体性。从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看,这种抽象的主体性是脱离社会生活且无视于心灵中潜意识力量的片面的抽象思辨,是直接从思维中构造出来的神话。因此,笛卡儿的主体性只在形而上学的领域内是必然性,但在现实世界中则是或然性的(并非必然实现)。这就是我们要解构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信力的本质在于公众自发地信服与认可司法过程和结果。过度放大司法公开、公众参与的作用容易逾越法治的形式,在实质上以情理代替法理。司法走向专业化、精英化、职业化是提升司法质量与效率的必然,过分强调"融情于法"存在异化为"迎合民意"的危险,会加剧司法公信力的式微。裁判文书公开制度与指导性案例制度分别对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性起到倒逼和激励作用,但可能加剧防卫型司法现象。舆论狂欢的反面往往是以法官为代表的官方话语的集体性失语。司法公信力的形塑应当从对民意的迎合走向对民意的弥合,在个案中由法官通过裁判文书的法律说理与逻辑推演,使正义被看见。  相似文献   

14.
政务必须以诚信为本,社会诚信建设应该以政务诚信建设为核心。政务诚信的主体是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强调党委政府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如何进行政务诚信建设,进而维护党委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做到"取信于民"。制度层面、文化传统层面、社会心理层面和行政技术水平层面等多因素合力的叠加共同导致了今天政务诚信的缺失。当下应该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既要大力推广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升政府行政科学化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务工作队伍,建立健全政府诚信的考核、监督、制约和惩治机制,逐步培育民主政治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政务不诚信现象。  相似文献   

15.
舒洪水 《人民论坛》2012,(5):52-53,117
作为司法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案例指导制度是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实现法律统一适用、确保司法的稳定性的重要保证。鉴于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不统一等问题时有发生的现实,公布指导性案例,推行案例指导制度,对于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性,确保法律统一适用,维护司法公信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论发展     
董俊峰 《前进》2002,(11):29-30
对于发展,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在生活层面上谈发展,我们总是说什么都变好了,这种“好”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经验基础上对发展结果的价值期盼以及对发展过程的价值肯定;在科学层面上谈发展,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的提高,表现为技术的革新、科学的突破所取得的进展;在哲学层面上谈发展是从世界观层面,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来谈发展的,这是对发展的最深刻内涵的揭示,也是对各种发展状态和过程的最高概括。人所认识的事物的发展、发展的规律都要为人服务,人也把发展作为自身实践主体性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针对“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这一类行为,从法律层面上到底应认定为有功还是有罪?我们应该依法保护还是严厉惩治?一直是莫衷一是。立法上先天不足,司法上各行其是,法理上众说纷纭,这既影响到司法公信力,更影响到党中央“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信力的建设问题是当前司法领域内的重要课题,在学界和司法实践过程中对司法公信力的概念、特征、重要性以及其推动措施的探讨和研究较为全面、深刻,社会的目光和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此。  相似文献   

19.
李秋高 《求索》2011,(7):160-162
行政复议机构公信力建构必须以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为基础。建立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行政复议制度的司法性彰显而行政性弱化,将导致行政复议演变为司法裁判而最终使得行政复议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相冲突。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二元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并存的情况下,建立完全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以增强行政复议机构公信力并不可行。行政复议机构公信力建构必须在行政复议制度的行政性与司法性两者之中均衡,行政复议机构只能建立其有限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新行政诉讼法确立了立案登记制度,使更多的行政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也是对公民诉权的最大保护。在立案登记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当事人滥诉现象,浪费了司法资源,破坏了司法公信力,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为此,有必要确立滥诉行为的识别机制,建立诚信诉讼制度,加强对滥诉行为的处罚力度,以达到遏制滥诉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