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试论中国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其遏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腐败产生的具体原因是新旧体制转轨,市场机制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及执法中存在问题;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规范公共权力的运作是遏制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腐败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一是呈集团化;二是隐蔽性强;三是“抗药性”强;四是高科技化。其原因主要有:政治权力的两重性;权力高度集中;监督机制不健全。为此,防腐反腐,一是要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二是在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三是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四是在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经济体制转换时期,我国还存在着较为典型的以权钱交易为核心的腐败现象;权力腐败是腐败的集中体现,其根源是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应从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抓住以法治官这个重点,完善执政党党内监督等各个层次上建立对权力的综合监督机制,从根本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剖析了权力腐败存在的根源,提出了监督与制约权力腐败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共权力腐败有其必然性,但腐败泛滥却仅仅具有可能性,腐败泛滥在于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只要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一定能够制止权力腐败的泛滥,使权力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想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就必须采用以民主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四位一体的综合制约机制,其中以民主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基础,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防止腐败的关键,以法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基本措施,以德制约权力是制约权力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权力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权力专断为权力腐败洞开方便之门,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为权力腐败的滋生蔓延网开一面,权力行使者的意志薄弱是滋生腐败现象的内因。为了使权力健康地运行,避免权力腐败,必须从三方面努力建立强有力的权力制约机制:选好权力行使者,依靠道德和法制规范权力行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7.
权力具有潜在的扩张性、排他性、诱惑性和腐蚀性 ,这些特性容易使权力被无限制地运用 ,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特别是腐败现象的出现。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即权力制约。权力制约作为一个实践过程 ,应当使人民群众实际地运用民主权利 ,在权力的意识、环境等方面进行控制 ,确立并运用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 ,有效地防止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8.
论腐败的实质及其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腐败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权力和腐败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 ,腐败的实质是社会公共权力性质和职能的蜕变 ,权力是产生腐败的必要条件 ,缺乏制约的权力同人的自私自利性的结合则是产生腐败的充分条件。并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产生腐败的体制根源。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权力和腐败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 ,腐败的实质是社会公共权力性质和职能的蜕变 ,权力是产生腐败的必要条件 ,缺乏制约的权力同人的自私自利性的结合则是产生腐败的充分条件。并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产生腐败的体制根源。  相似文献   

10.
确立科学分权的机制,明确掌握公共权力者的职责,完备公共权力行使的程序,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抑制权力腐败的根本方法。只要全面推进和切实贯彻依法行政,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各种权力行使主体谨慎地行使权力,减少权力腐败行为。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刚性制约体制,加强各种监督力量之间的协调和联系,强化和完善人民(选民)自主选择自己管理者的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实现权力配置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将为根治腐败构筑起坚实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效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廉洁高效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就是强化权力制约,确保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法治机制,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公开机制,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问责和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效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廉洁高效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就是强化权力制约,确保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法治机制,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公开机制,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问责和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整治腐败 重在以法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难治 ,根本在于腐败与权力紧密相联。权力腐败是腐败的核心问题。以法治权是遏制腐败最有力的手段。它包括完善反腐败的立法 ,严厉惩处腐败行为的司法 ,以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同时 ,提高干部懂法、用法的能力 ,保证司法清廉是以法治权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界定权力腐败的概念并简要揭示其巨大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 ,反观了当前反腐败斗争措施的得失 ,着重从发动群众揭发 ,运用重典打击 ;全面提高干部素质 ;健全并强化权力制约机制等几方面论述了对权力腐败的标本兼治之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 ,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当前 ,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权力缺少应有的监督 ,体制转轨过程中管理制度存在诸多漏洞 ,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法规落实不力 ,对干部违纪违规处理不严。因此 ,要通过党内干部监督理论创新 ,积极探索在地方和基层党组织内以权力制约权力 ;反腐败领导体制创新 ,在省市县三级实行同级监督 ;反腐败制度创新 ,使反腐倡廉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反腐败机制创新 ,使党员干部不能也不敢腐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 ,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腐败现象一定会大大减少 ,我们党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党。  相似文献   

16.
黄玉青 《工会论坛》2005,11(4):97-98
当代中国正在探索构建权力制约的途径,目标是建立法制化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可以说,有了公共权力就有了对公共权力的遏制。法律是人类社会治理权力腐败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过分集中,为了防止腐败,必须进行权力制衡。用权力约束权力,建立良好选人用人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口;压缩减少权力,对权力进行横向、纵向的分割,科学分解,合理制衡;对权力的运用过程进行透明公开,建立阳光行政的权力框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权力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腐败产生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经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腐败主要是权力的腐败.权力本身具有膨胀的特性,加上主体的私欲,便使腐败由可能变成现实.要想真正遏制腐败现象,必须从经济、政治、体制、法律、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全面入手,其中,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及相关法律制度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公共权力的性质、特征决定;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传统用人制度的影响;体制转轨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反腐败应采取的措施有:加强监督;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制度反腐;民主治腐;教育与惩治并举。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全球性问题。在我国,腐败现象已达到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地步,成为妨碍经济发展、威胁政治稳定的公害。就目前来讲,我国产生腐败的原因有:新旧体制转轨出现制度上的漏洞;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执法实践存在严重问题。为了减少或消除腐败现象,就必须加强权力对权力的制约,而这又要靠制度、机制和有关人员的素质来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