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身为一个女孩子,想创出一番事业注定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艰辛,而机会和幸运也必定属于勇于拼搏的人:从一个无知的的少女变成一位女强人.从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姑娘变成一位国内知名品牌的总运营商,在自己打拼的城市里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福瑞达皮鞋皮具养护行老板、河南姑娘杨连珠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终于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勤劳的双手塑造了现代女性勤劳致富的新形象:其中奋斗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相似文献   

2.
一位为侨务事业无私奉献的人──记荷兰著名侨领胡志光胡君胡志光是一位事业有成的荷兰著名侨领,在海外生活了30余载,却始终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他为中国、为侨胞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因而赢得了广大侨胞的好评。华侨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胡志光在贫穷的环境中长大...  相似文献   

3.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华侨”一词始于何时最早使用“华侨”一饲的人是清末诗人、外交家黄遵宪。1882年黄遵宪调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见美国“逮华侨满狱”,他当即前往交涉,使美国当局不得不释放华侨。后来历史上公认黄遵宪是一位保护华侨的外交官。“华侨”词真正广泛使用,是...  相似文献   

4.
明末在菲华侨人数多达三万余人,时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华侨社会。但由于中菲贸易衰落,华船抵菲急遽减少,且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政府严厉限制华侨入境并苛待在菲华侨,闽粤商民多往东南亚其他地区。至19世纪中期,菲律宾华侨不足万人,是东南亚各国规模最小的华侨社会。  相似文献   

5.
陈嘉庚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南洋华侨领袖,被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的一生是一个追梦的过程,为祖国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利益而不断追寻着自己的爱国梦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有所变化与发展,但是那颗热忱爱国的心永不变。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都有其爱国主义实践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张彬 《人民公安》2006,(12):20-21
吴荣从事的义务宣传禁毒事业.能够坚持走过来并坚持走下去.除了政府领导、亲朋好友给予了她很大鼓励与支持外,她最值得骄傲和欣慰的,是她身边有着一位伟大而令人崇敬的丈夫——林志辉。对一个有过长期吸毒史的人,常人都会避之犹恐不及.但林志辉却毅然大胆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吸引和聚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参与、支持核心区建设事业,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委区政府举办了“凝聚港澳台海外华侨华人力量,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核心区建设”为主题的示范区核心区推介活动。活动邀请了港澳台海外朋友近300余人前来考察交流,海淀区30余个部门向海外朋友介绍了海淀区各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8.
华侨几乎遍及世界上所有国家。资料表明,亚洲是世界上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侨最多的国家,大约有六七百万人。那么哪些国家的华侨较少呢?在亚洲,阿富汗、孟加拉是华侨最少的国家,大约只有两三百人,其次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也门,大约有四五百人;在非洲,华侨人口最少的国家主要有加蓬、扎伊尔、赞比亚、博茨瓦纳、利比里亚、苏丹、坦桑尼亚、喀麦隆、刚果等国,这些国家的华侨一般不超过100人;在美洲,巴拉圭、巴巴多斯、玻利维亚三国的华侨最少,据估计,数量在20一200人之间;欧洲华侨人数最少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中的非洲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中的非洲华侨刘新粦在世界五大洲中,非洲华侨人数历来是最少的。据《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1989年的统计,非洲约有华侨华人10万人。非洲华侨人数虽然少,但他们的爱国热忱,在抗战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积极性并不亚于世...  相似文献   

10.
《统一论坛》2009,(4):1-1
2009年7月18日,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许嘉璐率团出席大会,勉励海外华侨华人共同努力,把一个文明和谐、发展开放、和平友好的中国真实地展示给世界,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统一事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维系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华侨社会中,海南华侨虽是小群体,但海南华侨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作为海南华侨之一员,宋耀如因为与孙中山有着相同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理想追求,他成为孙中山事业坚定支持者和忠实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12.
在区域华侨研究中,温州苍南县由于尚称不上传统定义的“侨乡”而一直不为人关注。但长期以来,苍南华侨对家乡和侨居国都做出了无私贡献。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苍南华侨的出国历史、群体特征和主贡献及其特点等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华侨的丰功伟绩,我们这一代人不去写,让谁去写呢?如果我们写不出华侨的光辉历史,就是失职,就对不起我们的华侨先辈和子孙后代!”这是一九八二年在北京的一次华侨史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华侨史的研究者廖钺慷慨激昂地发言的一段话。廖钺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经常梳得很整齐的黑发中畧跳出几根银丝,举止庄重,谈吐健雅,有着学者的风度。但是他更像朋友们常称呼他的“南洋伯”老华侨的样子,满身好似蕴育着热情的种子,说起话来总爱激动。虽然已经六十五岁了,但他健康、精神,显得比他的实有年龄年轻多了。不过,他经历过的动荡生涯,却使他常常将自己的命运同广大华侨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使他下决心竭尽心力,去研究华侨的光辉历史,也因此他成为我国建立专门的华侨历史研究机构的最早创议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战后40年,世界变化很大,华侨也顺应世界之大潮流而变化。现仅就这些变化谈谈我的看法。 一、从华侨到华人的变化 战前,可以说,海外中国人只存在清一色的华侨。 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地人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殖民主义斗争,猛烈地冲击殖民主义体系。尤其中国革命的成功,促使东南亚殖民统治的迅速崩溃。一个一个国家相继摆脱西方殖民者的控制,宣布独立。 新独立的国家不仅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外交、军事,也需要有自己独立的财政,因此,如何处理所谓“经济部族”、尤其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华侨经济问题,是摆在刚摆脱殖民统治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河南省郏县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县慈善总会在县新世纪小学举行河南省华侨爱心事业基金会“感动中原、爱心行动”捐赠仪式。经省市侨联、省华侨爱心事业基金会积极争取,由国际关怀组织捐赠140件礼物,价值6万元,是目前郏县接受的最大一批海外给儿童的无偿捐赠。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人的分布和成就格非中国人移居海外历史悠久,但“华侨”一词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侨”字意为旅居、客寓,“华侨”即专指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宣统元年,清朝政府颁布了血统主义的国籍法,规定凡父亲或母亲为中国人者,不论出生在哪里,都是中国人。1929年...  相似文献   

17.
“了解遥远的古代是人类的一个永远的梦想,通过考古学家,这个梦想将被不断升华,不断传递——从某种角度说,考古学家就是人类古老、悠长的文化命脉的守护者。每一个考古工作者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应该尽心尽力。”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这样说。他自己就是一位40多年来尽心尽力守护人类文化命脉,对考古事业极富责任感的入。广泛涉猎、研究是因为俞伟超一直认为:考古工作归根到底的目的都只在探索人,能够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也就能理解另一时代的人,而且希望理解另一时代的人。1985年,52岁的俞伟超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  相似文献   

18.
一个充满朝气的人──记荷兰华侨总会会长叶世顺[荷兰]池莲子80年代末以来,荷兰侨界活跃着一位令人瞩目的侨领。他中等身材,朴实的脸,为人诚恳坦率。从留学生的研讨会,到各种访问团的欢迎会,以及侨界的各种活动场合,人们常常会见到他那风尘仆仆、敦厚而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具有传奇色彩的人是永生的。科学家,尤其是那些把自己的事业紧紧地与祖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的科学家是永生的。虽说《院士的爱国情怀》一书记述的50位院士中,已有不少位离开人世,但是他们守望了一辈子的精神田园,仍在产生丰硕的果实。“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50年代中叶之前,印尼2/3的中国移民及其后裔选择了中国国籍。出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他们大力兴办华侨学校。一些中国名人以应邀为华侨学校纪念刊题词、撰写论文、发表劝学演说或到华侨学校任职任教等方式,热情鼓励和支持华侨办学。对华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了良好影响,产生了巨大作用。华侨史资料很丰富,但大多散失在民间,应予以充分重视及做好搜集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