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目前达州市是四川省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工业和工业化程度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前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任,达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目标"任务,即把达州建成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大城市、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为了实现三大宏伟目标,又及时作出了工业强市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为此,我们要以中央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达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大城市、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三大目标,全面落实建设“活力达州、开放达州、和谐达州”三大任务,聚精会神抓发展,一心一意谋跨越,战胜了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全市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秦巴地区包括川渝鄂陕分别所属的达州、广安、南充、巴中、汉中、安康、十堰、万州、涪陵九个地、市级区域。达州市位于四川东部,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即秦巴地区腹心地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着  相似文献   

4.
达州市是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的中心地带和交通枢纽,多元化的流通格局已经形成,构建达州商贸中心,走"商贸活市"之路,势在必行。构建商贸中心主要可从加强宏观调控、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展多形式的工商联合、加强商商联合、提高商贸中心的完整统一性,发展中心信息网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正>达州市位于嘉陵江上游、川渝鄂陕结合部,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全市辖7县、市、区,幅员1.66万平方公里,人口643万,其中城镇人口108万。近年来,市  相似文献   

6.
<正>旅游业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达州市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素有:"川东咽喉、秦巴门户"之称,全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构成秦巴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宣汉是形成达州五条基本旅游线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宣汉客观地融人秦巴旅游产  相似文献   

7.
2000年6月18日至19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在达州市视察。周书记对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中共四川省委七届七次全委会后,达州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出了把达州市建成四川省东部的交通枢纽、嘉陵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由于思路清晰,措施得力,行  相似文献   

8.
焦伟侠 《党建》2013,(6):42-42
四川省达州市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的秦巴山区,属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自2004年以来,连年洪灾,一年多灾。特别是2011年达州市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9·18"特大暴雨洪灾,全市476.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27.4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07亿元。达州的灾后重建是在没有国家特殊政策、各省支援、主靠地方自力更生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朋友,如果你再次去大巴山南麓的达州,一定会欣喜地发现,建市仅一年多的达州市变化惊人!布局合理、日新月异的市政建设,日臻完善、健康有序的城市管理,脱胎换骨、超前发展的基础设施,整洁宽敞、弥漫着现代化气息的大街小巷,树翠草碧的休闲地带……你不得不承认:达州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向着川东交通枢纽、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川陕渝鄂结合部经济强市的目标挺进!  相似文献   

10.
朋友,如果你再次去大巴山南麓的达州,一定会欣喜地发现,建市仅一年多的达州市变化惊人!布局合理、日新月异的市政建设,日臻完善、健康有序的城市管理,脱胎换骨、超前发展的基础设施,整洁宽敞、弥漫着现代化气息的大街小巷,树翠草碧的休闲地带……你不得不承认:达州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向着川东交通枢纽、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川陕渝鄂结合部经济强市的目标挺进!  相似文献   

11.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形势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好机遇面前,达州市于今年元月正式建立挂牌。达州市是在达川地区六年巨大发展的坚实基础上建立的,市委一班人决心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把达州市建成四川东部的交通枢纽、川渝鄂陕结合部的经济中心、富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城乡协调发展初步繁荣的中等城市。  相似文献   

12.
达州作为川东北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渝经济区中具有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但也存在城市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不高和产业层次低等比较劣势。因此,达州在成渝经济区中的战略定位是:川渝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和桥头堡、重庆城市发展和都市生活的后花园、环渝经济区块最具实力的中心大城市。  相似文献   

13.
正遵义市委提出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就是要把遵义打造成为黔川渝区域内处于引领地位,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节点城市。良好的生态则是打造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遵义市建设黔川渝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把遵义建设成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清水绿岸、四季闻香"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4.
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加快把安顺市培育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精神,结合安顺市委、市政府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西秀区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扩张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安顺建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初具现代化特征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4月2日,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在遵义市城市工作会议上讲:"以‘高标准建设’为主题,着力把遵义建设成为山水相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为建成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遵义市如何坚持规划引领,尊重发展规律,把遵义建设成为山水相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是我们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城市建设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为依托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  相似文献   

16.
绵阳市委书记谭力表示,要把绵阳科技城建成以工业为核心、以产业经济为支撑的科技城,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创新示范基地与制造业基地;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初步形成中国西部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大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过去的一年,遵义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经济总量位居黔川渝结合部地级城市第一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过去的一年,遵义发展故事丰富多彩,发出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好声音:积极推进"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全省,经济总量位居黔川渝结合部地级城市第一位;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夺取了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的决定性胜利,生态  相似文献   

18.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即将出台。在此背景下,省内与重庆接壤的泸州、内江、资阳、遂宁、广安、达州等市作为川渝合作"桥头堡"地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出达州城,沿210国道北行55公里,就到了宣汉的"小深圳"胡家镇.这个地处川陕结合部、拥有3.8万人口的大镇,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迅速崛起,跻身全省首批65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获得"达州市小城镇建设一等奖"、"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园区建设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成为川东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川东重镇,巴山明珠".  相似文献   

20.
余显强 《当代贵州》2007,(11):16-16
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加快把安顺市培育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精神,结合安顺市委、市政府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西秀区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扩张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安顺建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初具现代化特征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