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政治智慧的结晶。叶剑英同志1981年9月30日代表党中央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就是体现这一科学构想形成过程的一篇重要文献。重温叶剑英同志的这篇谈话,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  相似文献   

2.
叶剑英与珠江三角洲──兼谈建设珠三角经济区中的几个辩证关系张江明建国初期,叶剑英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时,就重视珠江三角洲,提出要把珠江三角洲作为广东中心地区来经营的战略方针。在今天,认真研究学习叶剑英提出的战略方针及其...  相似文献   

3.
叶剑英故居     
今年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叶剑英诞辰110周年,我们以十分崇敬的心情驱车前往广东省梅州市瞻仰叶剑英元帅故居。叶剑英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由一个正直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彻底的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4,(1)
正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卓越领导人,毛泽东主席赞誉"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总理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的叶剑英同志,华艺出版社联合广州叶剑英史料研究会、《广州叶剑英研究丛书》编委会,于2013年8月,第一次全面出版《叶剑英元帅诗词手迹》。《叶剑英元帅诗词手迹》共收录了叶剑英元帅诗178首、词16首,其中有叶帅亲笔手迹诗104首、词  相似文献   

5.
“疾风知劲草,板落识诚臣”是周恩来总理对叶剑英元帅的高度评价。本世纪中国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个大时期,涌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大历史伟人。叶剑英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三大历史时期,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后又拥护毛泽东,晚年又匡护了邓小平,在革命进入危机关头,起到了推动、扭转历史局面的作用,用忠诚捍卫了革命事业。捍卫孙中山.讨伐陈炯明1920年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堂毕业,便决心跟随孙中山,投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事业。1921年10月,孙中山部署军队,击败了旧桂系军阀头子陆…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科学》2013,(5):62-64
叶剑英同志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一篇重要的法制建设文献。叶剑英在讲话中告诫人们,要记住"文化大革命"践踏法制的血的教训。他告诫人们:"我们以后一定要动员全党全军全民的力量,来对任何个人特权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他掷地有声地说:"人大常委会如果不能尽快担负起制定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责任,那人大常委会就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尸位素餐,那我这个人大常委委员长就没有当好,我就愧对全党和全国人民。"他质问,一些同志怕什么?怕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怕丢乌纱帽?那他们为什么不怕中国贫穷落后,不怕中国人民不答应这样的现状?他呼唤,我们要破除封建主义所造成的种种迷信,从禁锢中把我们的思想解放出来。35年后重读,仍然发人深醒。  相似文献   

7.
潘敬国 《群众》2023,(16):63-64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一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被叶剑英称为“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他重视调查研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注意总结工作规律,面对革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出过许多重要建议与解决方案,参与了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4):72-72
在党的许多重大历史关头,叶剑英元帅都扮演着关键角色。1927年7月,叶剑英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1935年长征途中,张国焘意欲“解决”中央红军,叶剑英获取张国焘密电,及时报信,在关键时刻换救了红军。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脱离险境。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4,(1):93-93
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卓越领导人,毛泽东主席赞誉“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总理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的叶剑英同志,  相似文献   

10.
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台湾特务阴谋刺杀中共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毛泽东主席作出批示,时任公安部副部长陈龙亲自指挥。公海生擒特务赵一帆,周恩来总理为何让陈龙作检讨?陈龙为何不作检讨?AAAA主席、中央:保密局行动处于6月11日指示四邑站赵一帆谋杀叶剑英同志。金海、银河号电船为其联络船只……  相似文献   

11.
解放初期,叶剑英同志曾主政华南工作。这段时期,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华南分局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建立了华南统一的人民币市场,实现了金融稳定,从而成功地避免了反动势力在经济上对新生政权的干扰破坏,为华南地区进行战后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港元退出流通,人民币占领市场广州解放之初,金融投机商人与上海、港澳投机商连成一气,相互勾结。他们投机倒把、炒卖成风,把金融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当时,人民币的信用还未建立起来,市民习惯使用港币,有些工商业家兑换人民币后不能同香港做生意。据估…  相似文献   

12.
高深宏阔的战略眼光宽容博大的政治胸怀常岩峰今年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是继叶剑英委员长提出“九条”,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之后的又一重要讲话。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精辟阐述...  相似文献   

13.
徐进星 《台声》2011,(7):44-45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国庆前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史称“叶九条”)。在这一期间,在党中央和邓颖超、廖承志等领导同志的具体关怀下,全国各地抽调了25位台籍老同志到中央党校学习一年。  相似文献   

14.
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叶剑英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18岁时,他在一首诗中说:“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大陆实现了空前的统一。但怎样妥善处理历史遗留下的台湾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着力解决的一大课题。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叶剑英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1950年叶剑英在广西(广东)彭建新1950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领导广东、广西两省和香港工委)第一书记叶剑英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专程赶赴广西指导工作,直到12月下旬才返穗。叶剑英在广西住了一个多月。此次广西之行,主要目的是帮助广西剿匪。此...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20,(4)
正叶剑英,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中国新的历史时期功不可没的开创者。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叶帅与香港、澳门有着很多的交往和联系。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年也是叶帅诞辰(1897年4月28日)100周年纪念。香港出洋又回还中学毕业后,因家中贫困,叶剑英到省城、北京或上海去读书的愿望难以实现,便决定去南洋谋生。1916年,叶剑英的父亲找到一位"水客",带着他乘  相似文献   

17.
和璐  张洋 《现代领导》2014,(11):40-41
叶剑英入党第一次努力没有成功 1920年春,叶剑英离开家乡奔赴福建漳州,参加了粤军。很快,他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1921年12月,孙中山在广西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叶剑英担任孙中山随员,有机会直接聆听孙中山的教诲。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深深触动了叶剑英。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同舟共进》2011,(1):41-46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极富人格魅力,同他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人。很少有人得到这么多的诚恳好评——刘少奇说:"任弼时同志是一个模范的革命职业家,模范的共产党员和中国共产党的最好的领导者之一。"叶剑英评价他:"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胡耀邦也曾说过:现在我们党内找不出一个对弼时同志人品上有意见的。任弼时堪称共产党人的明镜,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明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1979年9月25~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通过叶剑英同志代表党中央、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上通过的  相似文献   

20.
正叶剑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丰功伟绩。作为我国军事院校和军事科研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叶剑英早年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并担任教授部副主任,后又担任过红军学校校长、华北军政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主抓全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