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博  刘夏 《行政论坛》2006,(2):88-90
被誉为“拇指经济”的手机无线增值服务,在给人们提供各种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手机用户带来了很多防不胜防的陷阱,如强行订阅、群发、退订难、资费不透明等,这些陷阱让一些手机信息服务商(SP)获取了非法收益,却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为规避消费者陷入短信骗局,应从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对无线增值服务中的消费者权益给予保护,具体在于:无线增值服务中消费者信息知情权的履行、隐私权的保护、退换货权利的履行、合同条款的效力、责任的承担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态的变化和发展,民间金融、地下钱庄、互联网金融以及层出不穷的新业务游离在现有监管机制之外,金融消费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本文提出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四维"监管机制:运用适应性监管理念,实现金融消费者风险忍受度与实际面临风险的匹配;运用包容性监管理念,使得金融创新较好地被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从功能性监管角度,对现有的监管机构进行整合;从全程性监管角度,完善监管流程及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诚公 《学理论》2013,(13):129-132
网购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时间差、交易手段虚拟等因素使得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而产生的纠纷也很多。针对我国网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应提高立法层次,并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网络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以及违反该义务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将市场准入监管和网购行为监管相结合,加强事前防范,同时还要加快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监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与经营者进行交易,可以视为一种买卖合同的履行,本来完全可以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视为买者与卖者的关系纳入到民法中予以调整。但是国家在民法之外却单独制定一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消费者的权利称之为消费者权益,这不是一种无谓的重复,我们从法律对消费者的特殊规定入手,通过对消费者权益的属性进行界定与分类,可以窥见其特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李晶珠 《学理论》2013,(13):83-85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不仅涉及金融消费者个人利益,对国家利益以至整个国际社会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美国、英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受创较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这些国家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都有所扩张。尽管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和法律体系各有不同,但从中可以凝练出各国的共识。这些共识可以为今后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08,(10):32-33
“未来当红的行业,说穿了就是那些不能被电脑取代,外包出去的行业。”服务人员有没有办法让消费者宾至如归,感受到关怀,是衣食无缺年代中,消费者的“心”需求。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保障,但是,现阶段金融领域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却日益增多,只有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规制,完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机制,才能提高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郭明龙 《团结》2006,(5):43-4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距今已有12个年头。该法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法律实施,一些在法律制定当时未及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显现了出来,尤其是因《消法》第49条首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催生出其后屡见不鲜的“知假买假”并双倍索赔的职业打假者,并导致对其法律适用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发激烈讨论,观点明显对立。实际上,对《消法》第49条适用上的争议最终被归结为对该法第2条“消费者”概念内涵以及“消费行为”外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明俊 《团结》2006,(5):46-48
一、消费者运动、消费者组织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运动是指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改善自身地位,争取社会公正,消费者自发或者有组织地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各种行为进行斗争的维权活动。19世纪末以来,垄断经济组织的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增多、科学技术与现代营销技术的发展、契约自由的滥用、法律保护的缺位,都使得消费者的地位不断恶化。消费者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对于改善消费者的地位、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消费者运动中,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组织一直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1891年,世界上第一个消费者组织在美国成立…  相似文献   

11.
12.
《学理论》2013,(35)
随着经济和网络的发展,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事件越来越多。而我国法律对消费者隐私权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所以如何给予消费者的隐私权法律上的保护是现代民法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网络购物在消费者间的普及,消费者的隐私会受到更大的威胁,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更为了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我国应该考虑有关隐私权的立法。  相似文献   

13.
王伟国 《团结》2006,(5):41-42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五章的规定,消费者组织有两种类型:一为消费者协会,二为其他消费者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成立了许多消费者组织,大多以消费者协会的名称命名。消费者协会在我国消费者组织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发展最成熟,体系最健全,影响最大。1984年底,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宣告成立,至2004年全国共有县以上消费者协会组织3254个,绝大部分省市已基本形成从城市到农村、纵横交错的消费者协会社会监督服务网络,为做好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在组织完善的同时,消协在保护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的欠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要真正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赋予消费者的监督评价权,需要建立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马晓春 《学理论》2012,(33):93-94
网络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具有交易主体虚拟化、交易标的无形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交易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高度信用化等特点。虽然网络交易以它方便,快捷,可选择性多等特点受消费者所青睐,但是近些年来网络交易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越来越多。因而赋予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后悔权有着其理论基础和现实原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赋予消费者后悔权从而实现消费者和网络商家的共赢,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刷单”,在给网购数据注水的同时,损害了交易公平,更降低了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7.
论价评肉     
刘诚龙 《党政论坛》2008,(24):27-27
病死的猪,交100元,成“合格猪肉”; 交200元,成“消费者满意猪肉”; 交300元,成“国家优质放心猪肉”; 交400元,成“国家名牌免检猪肉”; 交500元,卖主爱当啥肉是啥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共利益的含义具有开放性特点。消费者利益有民法上的含义,也有经济法领域的含义。作为经济法意义上的消费者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是种属关系,在《反垄断法》第一条中并列规定有欠妥当。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29)
近几年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需要构建以消费者为主导地位,政府、生产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为辅助支撑的新型系统结构来应对愈演愈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从消费者角度入手找出制约各地安全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弊端,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现状,使其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浅析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及营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华 《学理论》2009,(26):60-61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阐述了企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指出我们现正处在新时代的转折点上,网络化消费和网络化的机构将会和谐地取代传统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