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数字内蒙古     
《思想工作》2007,(1):48-48
5日,为期10年的中国和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正式启动。 10日至12日,内蒙古东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在赤峰举行。  相似文献   

2.
北辛 《思想工作》2007,(11):18-19
去年12月,中国、蒙古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在呼市召开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会议,宣布为期10年的中国和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启动。这标志着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艺术的传承迎来了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3.
张卉 《前沿》2008,(12):91-94
喇嘛教从十三世纪开始接触蒙古族上层阶级,到十六世纪阿拉坦汗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且无处不入地渗透到蒙古族精神文化的各个角落,喇嘛教的思想也统治了蒙古族的精神世界。虽然喇嘛教对蒙古族人民起了麻醉作用,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蒙古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乌兰浩特市统一战线工作基本情况乌兰浩特市现有土地总面积2353.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9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辖4个镇、9个办事处。全市总人口31.8万人,由17个民族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9.4万。乌兰浩特市委统战部主要工作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哲盟有蒙、汉、满、朝鲜、达斡尔等2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46%,占全自治区蒙古族人口的34%,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四分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盟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新局面。一、民族地区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全盟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全盟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口头文化。2005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相似文献   

7.
王红艳 《前沿》2013,(1):179-183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施以来,内蒙古地区汉族群体身份认同出现了新变化,本文通过对当地汉族群体节日仪式穿蒙古族服装、唱蒙古族歌曲、渲染草原情境的文化展演进行描述与解读,指出当地汉族群体蒙族化的实践是对内蒙古人身份的积极建构,其实质是当地汉族群体对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宏观语境的调试性适应。  相似文献   

8.
新其勒 《前沿》2008,(12):80-82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的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的产业;是拉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政府经过艰苦努力,开发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即蒙古族传统文化,修缮扩建成吉思汗陵为中心的旅游区(点),进一步提高了蒙古族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史资料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下大气力征集和抢救具有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史料,精选精编文史资料精品图书,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弘扬先进文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效果明显。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就抢救、保护民间文化资源的紧迫意义、方法步骤和工作取向进行了一些思考,深感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从与时俱进的高度深化认识,用下海底采珠的功夫挖掘抢救,靠现代科技手段管理保护,走资…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是一个蒙汉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建设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事情。本文仅就如何建设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谈点拙见,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鄂尔多斯文化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结晶。今天的鄂尔多斯文化至少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蒙古族文化。鄂尔多斯部落从明朝初年迁徒定居在鄂尔多斯地区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就总体而言,鄂尔多斯蒙古文化属于蒙古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鄂尔多斯蒙古文化包括六个门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生…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思想工作》2008,(3):29-29
“在世界的众多棋类文化中,蒙古象棋是世界上唯一能与国际象棋媲美的最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是唯一具有‘中西合璧’特点又富有鲜明蒙古族文化特色的中华棋艺,它是中国棋苑中独具特色的奇葩。”近日,呼市市委政研室的沈昌炜一说起蒙古象棋,滔滔不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4.
张丽萍  李文慧 《前沿》2014,(21):197-199
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态度及使用行为,反映着蒙古族大学生网络社区的融入程度以及对网络文化的接受程度。笔者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已经进入蒙古族大学生视野并得到他们的广泛认知;大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能够接受并能或多或少加以运用。笔者认为,蒙古族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不是客人,他们对网络社区采取了积极接纳和主动融入的态度,对民族文化之外的网络文化体现了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崔萨础拉 《前沿》2015,(3):95-98
本文从内蒙古兴安盟绰勒镇中心校的180名蒙古族小学生进行调查的数据来分析现在城镇蒙古族小学生母语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影响城镇蒙古族小学生母语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本身的意志;家长对学生的母语学习重视程度;教师的讲课技巧,对母语的热爱;学校对蒙语文的认可和宣传等。造成蒙古族小学生母语学习态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生的民族语言意识弱;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家长不够重视和配合,资源有限。所以要提高蒙古族小学生母语学习态度,笔者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培养学生的民族语言意识来改善母语学习态度;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改善小学生的母语习态度;家长要积极配合改善小学生母语学习态度;在陶冶环境中提高小学生母语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7,(22):31-33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古籍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为抢救、保护我省珍贵古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和《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国函[2007]4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古籍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伊旗政协副主席巴布仁庆(奇韶华),是一位蒙古族无党派民主人士,他于1946年2月出生在原郡王旗的名门望族家庭。爷爷奇林宝曾任过郡王旗记名东协理、东梅令、伊盟警三司副司令、代司令等多种要职,为郡王旗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少年时代,他常听爷爷讲述共产党搞统一战线。联系蒙古族上层解放郡王旗的动人故事,使他终身难忘。1966年他在伊盟二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牧业生产。1971年参加工作,从此,他勤于学习,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巴布仁庆起初在乌审旗嘎鲁图苏木供销社工…  相似文献   

18.
包扬 《前沿》2011,(9):157-161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生活环境、故事情节等生活现象的影片。从审美学角度分析,在形式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广泛运用大远景、远景等景别,并大量运用叙述性蒙太奇、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色调冷暖对比明显;在形象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塑造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母亲形象、父亲形象、可汗形象、英雄形象、马的形象;在意蕴层上,蒙古族游牧文化,饮食文化,"马"文化,敖包文化渗透在影片中。另外,蒙古族题材电影在找寻理想家园、尊崇生老病死和关注环境问题等方面凸显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只有了解蒙古族题材电影美的共性,才能找出其价值认同点的所在,才能使我国的蒙古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电影这面"镜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鲍晓艳 《前沿》2011,(7):162-164
蒙古族文化中含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两个平等思想,我们认为"两个平等"是公民意识的内核,因此传承蒙古族文化是培养人们树立"两个平等"公民意识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也是传承蒙古族两个平等文化思想的现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飞机从呼和浩特市起飞,约二十分钟后,就越过阴山山脉,进入內蒙古东部草原上空。我作为一个蒙古族记者,长期在这个地区工作,对這片土地已经很熟悉。但是,不论到哪一个地方采访,总是带着一种家乡的眷恋之情,关心着它的变化。我俯瞰大海一样起伏的绿野,倍觉亲切。这是我们蒙古民族自古以来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