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灏在<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提出幽暗意识这一新概念.张灏认为,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的形成有着必然的联系.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得出中国自古缺乏民主和科学精神,但是,中国文化并非只有儒家思想;张认为中西方都不缺乏各自的民族主义意识;主张批判继承传统来发展现代化;这些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吸收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身发展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然而,中国传统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使民主意识的发展缺乏原生性土壤,其中的"君主民本"思想、"家长制"思想以及"人治"思想等对党内意识的发展仍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充分认识这些思想是肃清其残余的危害,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蓉 《传承》2010,(36):94-95
制度建设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意识是落实党内民主发展举措和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内在动力,它们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以及党内民主所具有的能够积极推进人民民主的条件和优势,都充分说明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4.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最新成果,其核心意蕴体现为:从民主主体上看,它是涵盖广泛社会成员的人民民主;从民主内容上看,是民生与民主交互发展的全面民主;从民主形式上看,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互协调的包容民主;从民主样态来看,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辩证统一的道义民主。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发展目标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党不断带领人民探求民主、实践民主、完善民主、创新民主。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神动力;又要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更要构建中国民主话语体系,与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朱慧  吴东华 《理论月刊》2013,(3):153-1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文章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大众化面临着西方民主理论的渗透、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人民民主意识的淡薄,以及民主制度发育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与挑战.于是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合理吸收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民本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传播和教育,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作为民主实现精神基础的公民民主意识的发展和健全。不论是民主还是民主意识,其概念都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也具有共同性。在我国,民主的实质指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与此相对应,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应是具备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公民精神是民主政治重要的思想基础和非制度性资源,两者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公民精神的内涵丰富,与民主政治关系紧密的主要有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三个要素。公民精神缺失是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政治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其原因有两方面:缺乏权利基因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滞后的现实社会体制。培育和锻造公民精神应从思想启蒙和体制变革、大众推动和精英主导、内涵要素的合理衔接三个方面的路径切入,才有可能达到目标。这是一个长期而系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0,(2):37-37
虞崇胜2009年12月10日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准确把握中国式民主的三个维度》认为,中国式民主有三个维度,即: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的维度;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维度;高层民主与基层民主的维度。本来,作为民主政治的整体,以上三个维度以及不同维度的不同层面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由于中国现实社会的复杂性以及民主发展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基层协商民主获得很大的发展,协商民主的基层基础日益夯实,形成一种逐步扩展并影响整个基层治理的趋势。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状况与新时期所担负的使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如存在着形式化、基层群众缺乏主体意识、制度规定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从扩大参与范围、完善民主形式、规范民主运行等方面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编后语     
贵刊上期刊登了周利娜《苏格拉底之死与民主———读斯东的<苏格拉底的审判>》一文。作者认为 ,“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元凶并非民主本身 ,而是缺乏法治的民主” ,“苏格拉底之死 ,是有民主而无法治造成的悲剧” ,其根本原因在于“雅典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 ,但不是一个法治社会”。笔者对此论断却不敢苟同。柏拉图的《克里同篇》曾阐明了苏格拉底拒绝逃跑、选择服从法律判决的理由 ,表明“雅典社会不但是一民主社会 ,且是一法治社会”。事实上 ,斯东本人也同样不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由于雅典缺乏法治的民主”所致。他认为苏格拉底之所以与他的…  相似文献   

12.
著名政治学家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中,界定了价值民主和事实民主,并认为二者的统一是推进民主发展的重要原则.在民主理论的讨论中,关于民主的目的与手段之争、民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西方民主模式与各国民主发展道路之争等,往往源于对价值民主与事实民主的割裂.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既要关注价值民主,重视民主理念、民主意识的培育,又要关注事实民主,重视经验、技术和操作层面上的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处于城乡夹缝中的农民工阶层,既没有参与农村政治生活又不能融入城市政治生活,造成了“残缺民主”,严重影响我国民主政治的范围和质量。现有观点认为通过制度创新为外出农民工参与村民自治创造条件或通过制度及政策创新为外出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自治创造条件,但却都缺乏可行性条件,而建立农民工组织是解决残缺民主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一个治理的社会。要实现良好的地方治理就必须保证各种治理主体,尤其是公民大众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由于缺乏话语民主的支撑,我国的地方治理缺乏公民组织的有效参与。公民社会贫弱、公民文化落后、公民意识淡薄、公民能力低下、民主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地方话语民主的发展。建立健全以党群合作、政府与社会合作为核心的社会合作治理,拓展地方治理中的话语平台与话语渠道,健全中国特色的基层公民治理,从治理体制、机制上践行地方话语民主,是实现话语民主与地方治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认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过程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完成进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的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所达到的特定境界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一定阶段的外在表现 ,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与特征之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分成低层到高层的不同形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认识的过程与成果的统一 ,具体操作与全面推进的统一 ,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大连干部学刊》2007,23(10):22-2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含君主民本、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等专制思想,也涵括民惟邦本、修身内省、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对党员民主素质尤其是民主意识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在认真梳理和分析传统政治文化精华和糟粕的基础上,扬弃传统政治文化,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对党内民主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多元文化主义,解决选举民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应运而生。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协商民主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层次多、范围广的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无论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政治制度,都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协商民主。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选举民主,进而实现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一直都在追求中国特色而避免走前苏联东欧改革同样的道路,尤其是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昭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路径:即坚持基层民主与国家层面的宪政民主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宪政民主与基层民主是两种不同的民主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二者又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并行不悖的两种基本的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9.
票决制与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轶 《长江论坛》2008,(4):66-67
本文通过对比票决制与协商民主、以及中、西协商民主所依赖的利益基础的差异,探索协商民主形式在我国的适用性。文章得出的研究结论认为协商民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主形式,但它在中国的有效应用依赖于成熟的票决制对中国民主政治文化及民主习惯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的传统政治文化中,自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特别薄弱,而国家意识、服从意识却特别强烈。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的小派系化、被动性、盲目性、冷漠性等特点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实现占全国人口70%比例的农民由“顺民”转变为“参与民”,是当前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民主氛围的营造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社团组织,构建农村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