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界和政界,关于冷战后的国际格局,主要有"多极格局"、"一超多强"、"正在向多极化过渡"、"单极格局"等观点.究其原因,一是对冷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评价不同;二是对有关国际格局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理解有别.本文以对基本概念的界定为切入点,对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做一些尝试性的理论探讨,力图证明现有的国际格局既不是"多极的",也不是"一超多强",而是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和地区形 势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使得 我国所处的安全环境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科索沃危机发生以后,人们对我国所处的安全环境表示了更多的担心,因此,如何分析和估计我国目前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所处的安全环境,对于我国制定安全战略和政策至关重要。总体环境 冷战的结束为世界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两极对抗终止,各国从冷战威胁的阴影下解脱出来。新的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在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世界多极格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超多强”,即美国作为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与其他多个大国、强国并存,尽管其他几极的力…  相似文献   

3.
在即将逝去的一年间,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一超多强的格局基本未变。各大国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孕育着未来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渐变。后冷战时期大国间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一年来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但互动、合作与竞争的态势和力度在不同领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蒲宇飞 《民主》2010,(11):7-9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环境 从政治格局来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一超多强"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但金融危机后各国实力出现相对变化,总体呈现"南升北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陈向阳 《求知》2013,(12):29-3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格局加快重组,大国关系复杂多变,西方大国之间、新兴大国之间、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都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嬗变,中国的位置更加关键、处境更加敏感。一、国际战略格局进入"新一超多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年来,国际格局多极化进入历史新阶段,冷战后形成的"一超多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长达两个多月的空中打击,特别是对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轰炸,引起人们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关注和思考。和平与发展是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政治格局是单极化还是多极化?美国的霸权主义扩张意味着什么?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发展,我国如何进行战略调整? 一、全球化与美国的全球战略 南联盟战火虽然令世人关注,但并非美国的重点所在。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特别是渗透于、隐含于不可抗拒的全球化浪潮中的美国的经济霸权。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二战以来,随着新…  相似文献   

7.
林冈 《理论参考》2008,(6):58-60
台湾问题是困扰中美关系的一大难题。美国基于维护台湾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利益考虑,试图对双方采取平衡交往的双轨政策。但这一政策却因美国国内不同利益团体的作用,选举周期的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海峡两岸的政治角力,不时地受到冲击,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美国对华政策的周期摇摆性,不利于维持台海现状。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世界安全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但局部动荡有所加剧在11月7日举行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结束后,布什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和战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对外政策成为影响美国国内选举结果的主要因素,这在美国选举史上  相似文献   

9.
未来10年的预测,首先要对我 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定位。 我国的地位,一是越来越处于国际政治的中心(这是一个客观趋势),二是越来越接近国际经济前沿。综合国力与国际战略地位的上升,将导致一个人们所不愿看到的现象,即“树未大,已招风了”,但这又是难以避免的。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这是一个矛盾、摩擦、碰撞、麻烦的中心。西方各国出于战略利益上的一致性,防华、弱华的政策共性将扩大。从过去的10年看今天,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威胁论”、“称霸论”、“接触论”、“遏制论”(1993年以来,美国…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9,(52)
20世纪末弥漫在科索沃的硝烟和频频冲击视听的武器装备的日新月异,提醒我们21世纪并不是一个可以高唱赞美诗和安魂曲的时代,“战争”这个字眼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下一个世纪会有战争吗?它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力此,本刊邀请了我国最新一代军事问题的研究人员,对未来的军事格局、战争特点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前瞻性预测。国防大学研究生温海燕认为,世界军事格局在下世纪相当长时间内仍将维持“两超十多强”的局面。两超为美国与俄罗斯,多强则指世界主要的地区性军事联盟和军事强国。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兴起的新军事革命中独占鳌头:军…  相似文献   

11.
陈顺仪 《学理论》2013,(21):39-40
2012年的亚太可谓极不平凡,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正在亚太地区全面展开和完善。近几年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加快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经常以"重返亚洲"的最高姿态在亚洲国家之间周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给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格局带来了重大冲击,不仅重塑了国际战略格局,也给中国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战略安全环境,给中国未来的国家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未来,中国要站稳脚跟,练好内功以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东欧剧变、冷战告终、日德崛起,这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改变了世界格局,使美国必须适应形势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从美国决策层已发表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到两大变化:一是在军事上把应付苏联的全球挑  相似文献   

13.
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重点关注并全面应对大国战略竞争,提出"经济安全即国家安全"的基本判断,遵循"以实力求和平"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逻辑,强调美国外交应服从于"美国第一"原则,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特朗普政府将中国界定为战略竞争对手,显示出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走向负面。这一认知变化与特朗普的国际战略观、其执政团队的特点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状况密切相关。面对美国对华战略认知的变化,中国应做出冷静理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2,(37)
在“9·11”事件发生前,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在国际关系中咄咄逼人的气势似乎显示出在冷战结束后逐渐形成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有“超”者更“超”,而“强”者并未更“强”的趋势。不少观察家惊呼世界政治多极化进程遭遇到了严重的阻击。“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政治舞台上演的一幕幕活剧,世  相似文献   

15.
国际格局通常是指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式或状态。中外许多国际问题观察家都认为, 21世纪的世界格局,既不会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也不会是像 19世纪那样由少数大国说了算的老式多极格局。世界将走向一种新型的多极格局,但是这种新格局的实现尚需时日。未来十年内的国际格局仍将呈现一超多强的特征。  未来国际格局的变化,取决于世界上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各种力量为维护自己利益而进行的对内外政策的调整,也促使国际格局发生整体或局部的变化。在左右国际…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年来,美国建立并长期维持了世界霸权。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权主义进一步膨胀,国际战略格局因此进入美国"一霸独大"的历史过渡期。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霸权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世界和平发展与中国和平崛起构成威胁。中国秉承反对强权政治,谋求平等合作的原则立场,坚守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伟大目标,从容应对美国霸权新挑战,并将此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一年前的伊拉克战争,把本来就在剧烈变动的世界格局搅动得更像一团乱麻。但抽丝剥茧,我们仍能从这堆乱麻中理出世界格局演进的头绪:国际政治生态在伊战后已发生明显变化,美国的超强地位得到加强,但总体缓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的形势依然未变;恐怖主义最近强烈反弹,反恐依然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主色调;新一轮大国竞争暗潮涌动,但大国关系在竞争中仍保持了合作的基本氛围……。国际战略形势表明,中国的国际回旋余地正在扩大,并享有一定的主动性,中国的战略环境正在继续改善之中。  相似文献   

18.
“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推出的重大对外战略举措之一。尽管在提法上美国政府几经变更,从“重返”亚洲,到“战略东移”,再到2012年初的“战略再平衡”,但其核心含义始终如一,就是在国际力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存在哪些具有全球影响的力量或力量中心,以及它们之间的布局与作用,进而揭示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和未来趋势,这是各国制定和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与对外战略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对国际战略环境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重要前提。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及其意义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新格局的形成仍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其一,发端于两极格局后期的多极化趋势没有因为美苏冷战的结束而发生逆转,相反,多极化已是世界不可阻挡的大潮流。其二,美国由于力不从心,加上国际上各种力量的制衡,不可能实现建立单…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级官员谈北约东扩的目标与难题本刊特约记者袁炳忠华盛顿专电扩大北约是冷战后西方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行动,它改变了战后的欧洲安全格局。最近,记者就北约东扩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分别走访了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北约及欧洲安全项目主任、北约问题专家盖登·汤姆森、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