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公众参与立法是立法民主化理念体现的重要形式,关于公民参与立法问题,我国宪法法律有相关规定.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主要是大众参与讨论、恳谈会、听证会、法律草案意见征询、公共立法项目征集等.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立法活动的渠道较为有限,实践效果欠佳,亟需提升公众参与度.借鉴国外公众参与立法中先进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应是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立法制度的方案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海南人大》2009,(11):46-46
姚小林在《岭南学刊》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机制一般涉及参与主体、参与事项范围、参与方式与途径以及公众监督等方面的构成要素,它与地方性法规草案确立阶段的公众参与相衔接。第一,从各地立法规则的规定来看,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都享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项目建议权,但外国人被排除在外。第二,关于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参与事项范围。  相似文献   

3.
李高协、殷悦贤在《人大研究》第七期撰文反指出,在扩大公众参与、推进民主立法的过程中,还应当防止和纠正几种片面认识和错误倾向:一是把公众参与等同于全民参与,认为公众参与面越大越好,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这种认识有点绝对化。公众参与关键是重在参与,但也要实事求是,要注重公平与效率,不能把公众参与等同于全民参与,不必追求所有公众的普遍参与,而应追求参与面的最优化、科学化,参与的公众要有广泛性、代表性,而不是普遍性。二是认为公众的意见要全盘吸收、全部采用。这也是一种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是政府与市民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且重要的渠道之一,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日渐得到环保主管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深圳地区近年来多条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研究,从参与时机、对象、内容、问卷调查等几个方面给出公众参与的工作建议,为道路环评的公众参与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立法活动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的价值在于通过汇聚公众意志的方式增强项目、计划、规划或政策法律制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以实现对公众利益的保障。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立法活动中公众参与的价值、实践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是适应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中村改造中引入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城中村改造中公众参与中存在制度缺失、参与层次较低等问题,通过转变观念,提供制度保障,发展社区组织等措施,消解公众参与中的问题,提升公众参与水平,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公平的博弈卓台,实现和谐改造。  相似文献   

7.
余精华 《理论前沿》2009,(11):35-36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而且可以大有作为。从科学执政角度看,政府应该树立正确政绩观,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生态教育,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民主执政角度看,政府要做到决策民主化,信息公开化,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从依法执政角度看,政府要加快环境法制建设进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8.
王存刚 《外交评论》2010,27(3):74-96
公众对中国外交的参与已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发生在2003年的三个案例,讨论了哪些公众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参与了中国外交、中国政府对此类参与行为的反应如何等问题。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公众对中国外交的参与已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方面的意见领袖开始形成并发挥了较大作用;通过媒体表达观点和立场是公众参与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式,其中新兴电子媒体已成为重要平台;中国政府对公众参与外交的反应是谨慎和有节制的,两者虽有互动但并未制度化、经常化;公众参与对中国外交的实际影响虽较以往有所增强,但总体而言依然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政府面临的社会管理形势越来越复杂,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一体化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管理的需求,社会管理创新由此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尽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其中,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场变革的成败。然而,审视当前公众参与的实践,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因素。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能力,提高公民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为公众参与搭建有效平台,让公众参与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项目传统管理模式与EPC管理模式的比较,并结合EPC管理模式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中“业主+PMC+EPC”和“IPMT+EPC+工程监理”两种主要项目管理模式及实际应用情况。选择项目管理模式受到多方因素影响,要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不能照抄照搬,应该做到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模式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参与主体的法律资格与条件,并科学遴选出参与代表,以保证公众参与主体的合法性和代表性。而目前实践中有关公众参与代表性不足等问题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并成为阻碍我国公众参与深入发展的关键。因此,理论上不仅要从一般意义上廓清公众参与主体范围,还要确立相关公众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指公众有权平等地参与环境立法、决策、执法、司法等与其环境权益相关的一切活动。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仅仅作为一项原则已不能适应当代环境保护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应努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是现代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是民主立法的表现形式,也是科学立法的保障。从具体的行政立法实践看,参与主体不明确、参与度不高、参与方式单一、参与程序缺位以及行政立法机关过度主导等问题降低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培育科学的公众参与理念、扩大公众参与主体范围、拓宽公众参与平台,建立行政立法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反馈机制,构建公众的全程参与及问责机制是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及时回应。公众对社会管理积极有效参与,进而形成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意。现实中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仍面临诸多障碍。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构建有利于公众参与的宏观、中观、微观动力环境,使整个社会的治理架构由政府对社会的控制逐渐走向政府与社会共同实行的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15.
国外城市民主治理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政府分权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城市民主治理中公众参与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公众参与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参与主体的素质、公民文化与法律制度等条件,而且取决于参与的渠道和方式,所以西方国家的城市政府不断创造条件,积极有序地推动公众参与的发展,使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的管理体系,这对我国城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设计,要实现公众参与的规范化与制度还是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本文论述了实现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还需要解决公众参与的组织化问题、公众参与表达意见的实效性问题、公众参与决策的回应制度建设问题三个方面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创新管理理念,搭建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台。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提供了现实途径,也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推进公众参与是构建服务型电子政务的重要环节,它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民主政府的必然要求。先进的技术单独并不能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也不能促进信息的可用性,只有关注公众参与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参与,每个人都应该形成高度的参与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感。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急迫性,全社会更应致力于努力唤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不断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保护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世遗景点门票调价听证会以及出租车调价听证会,都出现了听证代表的意见与民意不符甚至相左的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公众话语权在听证程序中的缺失。强调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意味着公众是城市管理的积极行动者,意味着向公众提供参与城市管理决策、实施和监督整个过程的各种机会。公众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公众参与城市管理能够更好地监督权力行使者,能够更好地体现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减少政府过多的管治、建立公众参与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加强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环境问题成为当下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环境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所以,公众有责任也有权利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在环境法中,加入公众参与的制度,充分赋予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将大大有助于环境法的实践操作。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环境法中确立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研究公众参与制度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理论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紧接着研究了国外相关国家的先进经验,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一些措施,以求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