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春节前夕发表重要讲话后,不仅受到祖国大陆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而且,在台湾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人士称赞讲话中关于“中华文华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的看法与主张,表达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两岸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彼此沟通,有利于  相似文献   

2.
陈筠  潘伟 《两岸关系》2010,(5):50-5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在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良好局面的新形势下,由两岸业界联手打造的首部赴台取景电视剧《神医大道公》于5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第8套电视剧频道黄金档播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对台关系八项主张中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又进一步指出:“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江泽民同志对文化纽带这两次深刻论述,主要是针对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强调了中华文化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因此,文化纽带的内涵,实质就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极为重要的力量。放眼世界,在诸多文化体系中,只有中…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文化方面的论述已经从江泽民同志的“精神纽带论”发展为“心灵契合论”,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整体范式转换,揭示了两岸关系从物质性对抗走向心灵契合的人化世界的前景。“心灵契合论”涉及三对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辩证关系、中华文化复兴与两岸文化融合的天然连结。构筑两岸文化认同是两岸文化交流的核心目标,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解决文化认同问题,而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政治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存在着密切关系。要鼓励两岸同胞发挥各自优势和利用自己的个性特点,传承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是两岸人民共同的财富,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两岸开展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弘扬中华文化以凝聚两岸同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扩大两岸共识,弘扬民族精神以增强两岸同胞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尚道 《台声》2006,(10):41-44
一个国家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是其赖以生存、延续的条件,是与经济、环境、社会并列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人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丰厚资源,也始终是维系海峡两岸同胞情感、走向和平统一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是炎黄子孙,共同拥有5000年的历史和文化,历史是连接两岸同胞的心灵纽带,文化则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共同愿望的良好载体。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两岸有识人士的共同心愿。9月6日,“2006年京台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提出了六点意见,其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为两岸同胞加强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唐风 《台声》2007,(3):82-84
中华民族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都在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笔者在与台湾同胞多年的交往中,接识了不少台湾作家,他们就是台湾同胞中弘扬中华文化的代表。以下就是李敖、龙应台、余光中等台湾作家的中华文化观。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源泉。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始终是连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坚定两岸同胞振兴中华共同信念,是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有效途径。两岸一家亲,文化心连心。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亲情,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感情。  相似文献   

10.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那么,中华文化在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李立 《统一论坛》2012,(2):11-13
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都在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渊源深厚而久远。 从两岸出土的文物来看,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21,(8):16-18
德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团结中的精神纽带作用,推动文化交融互鉴、传承发展.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分析了中华文化的内部关系,他指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承袭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和为贵"、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谱写了一曲弘扬民族魂,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凯歌.探讨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关系,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优秀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灵家园。海峡两岸尽管在60多年中走过了不一样的道路,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下,两岸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但两岸中华文化的底色并没有被改变,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文化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中华文化始终是联系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是促进心灵相通的重要桥梁。一中央历来十分重视两岸文化交流对发展两岸关系的作用。从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开始,大陆就把  相似文献   

15.
从根本上说,两岸问题是本世纪中国历史大转折中遗留下来的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最终仍须回到政治上来。但是,在实现政治解决两岸问题的同时,文化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在两岸分流的整合,是促进两岸政治整合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江泽民主席在关于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中指出,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这一论断给了我们处理两岸关系正确的理论引导。近年来台湾的分离主义者,也总是把文化作为他们鼓吹“台独”理论的前提基础。他们妄称“台湾文化”有“五…  相似文献   

16.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教在西汉末年(公元前8—2年)自印度传入我国后,近二千年来,经过汉族和广大少数民族在传承中的自我发展,形  相似文献   

17.
戴小江 《理论月刊》2005,3(7):21-24
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蕴涵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基因.探讨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关系,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论断深刻地揭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彰显出独有的精神高度、理论深度与文化厚度。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自信之旗,确立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应有态度;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时代之问,实现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历史激活;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创新之路,完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转化发展。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与发展的理论根基与创造母体,后者是前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念革新与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19.
从孔子、孟子到宋明大儒,“仁”既是圣人贤达规划美好社会的逻辑支撑,又是观照世界、整合天人的法门;既是士子们个体安顿心灵、修身立命的依归,又是相互间连接志趣、鸣应气节的纽带。挖掘“仁”的哲学本质及发源、枝节,是我们窥见中华文化内核的必要路径之一,也是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它汇聚了56个民族的智慧,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内容,成为凝聚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和维系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它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坚强的道德支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和价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