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于传统的条文式防火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大型复杂现代化建筑物对火灾安全的需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系统研究性能化防火设计为背景,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的研究得以迅速开展。性能化防火设计建立在火灾安全工程学基础上,如今不少国家不仅开展了性能化防火分析与设计的研究,而且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加以应用。英国在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日、澳、美、加、新西兰及北欧等发达国家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开展了消防安全工程学和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理论及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刑警与科技》2004,(3):122-123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上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自英国在1985年发布了第一部性能化的规范之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积极开展了火灾安全工程学和性能化安全设计方法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相似文献   

3.
王振  刘茂 《刑警与科技》2005,(2):6-10,34
文章针对人们对城市公共场所火灾的理解,提出了风险因子、风险转换因子等描述火灾风险的概念;介绍了风险观点在性能化建筑火灾安全规范中的两种应用方法:第一种方法用风险因子按照低中高对建筑物进行分类,每类建筑物都赋予一个风险判断因子,在建筑物安全设计中,通过设置安全等级较高的风险判断因子而提高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第二种方法将概率的方法用于建筑火灾安全设计,并使用风险因子建立起风险转换因子。在概率方法中,通过规范建立起最大生命期望风险值(Expected Riskto Life),用适当的风险转换因子调整最大ERL值。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性能化设计中人群安全疏散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影响人群安全疏散的因素,包括火场中人员状况对安全疏散的影响、建筑物结构对人群安全疏散的影响以及人群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人群安全疏散需要的建筑物性能化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安全疏散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多发性灾害之一。研究建筑结构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解明建筑火灾中人在决定逃生之前的行为规律,逃生过程的行动规律,对于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建筑防火交全逃生管理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火灾研究学者关于建筑结构物安全疏散研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进行综合评述,对我国今后开展此项研究的课题做出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刑警与科技》2004,(3):114-118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提出与发展。火灾是一种失去控制的燃烧,与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相比,火灾的危害面最广、发生几率也最高,对人类社会及生存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各类火灾中建筑火灾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威胁最大的一类火灾,因为各种类型的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财产高度集中的场所。  相似文献   

7.
万红 《刑警与科技》2004,(3):185-18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日趋超高、超大,内部情况越来越复杂,就全社会而言,原有的许多火灾隐患减少或消失了,新的危险又会不断产生,火灾对人们的威胁不是减小了、而是更加增大了。一百多年前当第一座高层建筑耸立在世人面前时,人们在感叹高层建筑物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关注着其安全问题,而且不仅仅是建筑物自身质量问题的安全,还包含着治安因素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细水雾以其清洁、高效的优越性,已成为哈龙系列灭火剂的重要替代技术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细水雾与火焰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相对复杂,而且该技术相关的标准规范尚在制订过程中,因此有必要运用性能化设计的思想,建立基于性能化的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方法,为细水雾在不同场所内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该方法从应用场所的实际防火目标出发,按照其可能的火灾发展特性来确定火灾场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尺寸灭火有效性实验,研究不同设计方案下细水雾灭火特性,从而指导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优化设计。本文以电力工业典型危险场所——电缆隧道细水雾保护的工程设计为应用实例,开展了一系列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性能化的设计方法能够为细水雾灭火性能提供科学评价,能有效地提高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外年度火灾典型案例中,监狱火灾事故的发生占据了较大比例,关押场所内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暴露出了诸多隐患。我国监狱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在监狱建筑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措施,使建筑物不发生或少发生火灾,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通过保障监狱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而维护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建筑物火灾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出了诱导建筑物火灾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共14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最大的为火灾警报系统;建筑物火灾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是火灾隐患没有及时排除、防火标准没有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没有到位,同时,建筑物内堆积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大、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差也是导致火灾发生的重要方面。分析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为建筑物火灾预测准确性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止建筑物电气火灾的发生,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社会财产安全,针对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应开展有效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工作.开展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检测工作,对有效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公共场所和社会消防安全形势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电气火灾的危害及检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开展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必要性、检测内容和方式、意义.本文可为推广建筑物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确保此项检测工作的全面推开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功胜 《刑警与科技》2005,(8A):109-112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是智能楼宇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环境的安全,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某高层住宅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3.
火灾引起建筑坍塌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的坍塌是建筑火灾的次生灾害之一,国内外大量事例表明,火灾引起建筑坍塌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现场抢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是一种伤亡情况较严重的灾害。本文分析了建筑火灾坍塌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从建筑防火设计和消防救火两个方面提出了预防火灾坍塌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电气安全管理体制、火灾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我国电气火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办法,从管理、法规、技术上提出了加强电气火灾综合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层建筑消防严峻形势及火灾威胁的现实问题,分析了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以及高层建筑产生火灾的原因,探讨了自防自救、严格执法、消防设计、日常消防管理、安全疏散、逃生训练与演习对于超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重要性和难点。结合高层建筑火灾成因,提出从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增强消防设施建设及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立火灾防控安全体系,实战演练,建立火灾应急体系及大力发展火灾科学基础研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着手,立足自助互救,以减少伤亡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尽可能减少建筑物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笔者对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价.本文建立了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可靠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可靠性的模型,并讨论了权值的确定方法,并结合某大学图书馆的实例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火灾危险是指凡是根据已有的资料认为能引起火灾或爆炸,或是能为火灾的强度增大或蔓延持续提供燃料,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任何情况、工艺过程、材料或形势。大型商场电气线路复杂,用电设备多、负荷大,电气危险性大。为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商场发生火灾的几率及其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正确辨识商场中的火灾危险源,分析各类电气火灾危险性,根据辨识出的危险源,通过技术手段和消防管理两个方面预防火灾,提高大型商场防范电气火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工作的开展,高校在校学生的数量迅猛增加,校内人口密度成倍加大,校园火灾也逐渐成为威胁校园学生生命财产的一项重大灾害.本文根据大学学生宿舍的实际情况,从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宿舍建筑物自身状况、火灾危险源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大学宿舍的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层次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取数据和指标的权重,制定了高校学生宿舍楼火灾风险评估标准,并以某高校为实例证明了这种评估方法有效性.希望能对高校学生宿舍火灾的预防和消防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地铁火灾的发生率及严重的损失同样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地铁火灾的特点,并提出了预防地铁火灾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CNG汽车加气站火灾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加气站的火灾危险性探讨了预防火灾风险的安全对策,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