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唐宗礼 《党课》2014,(6):67-68
敢抓敢管,敢于负责,敢于开拓创新,敢于同一切不良现象作斗争,这些都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作为领导干部,胆子大有利于树立权威、推进落实、打开局面,可有时胆子太大也可能给领导干部的形象抹黑,给领导干部的前程笼罩上阴影,甚至把领导干部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否敢于担当,是检验党员党性、作风的试金石,也是衡量干部胸襟、胆识的大标尺。当前形势下,基层干部“为官不为”问题不容忽视,其危害性和传染性不可低估,务必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用敢于担当的精神加以整治,巩固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相似文献   

3.
朱海滔 《新湘评论》2008,(11):64-64
生命,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目前,山西省代省长王君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会上说,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去抓安全。要敢于碰硬,敢于面对矛盾,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绝不放松,对违法非法生产经营的打击绝不手软,对事故责任人员的追究绝不姑息。我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相似文献   

4.
朱海滔 《学习导报》2008,(11):64-64
生命,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目前,山西省代省长王君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会上说,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去抓安全。要敢于碰硬,敢于面对矛盾,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绝不放松,对违法非法生产经营的打击绝不手软,对事故责任人员的追究绝不姑息。我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一生是敢试、敢闯、敢冒的一生,极富敢字精神。他大力提倡敢字当头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具体表现为: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闯、敢于试;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敢于承认错误、修正错误;敢于在逆境中开拓新局面;敢于讲新话。邓小平的敢字精神,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敢与试验的结合,有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6.
"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向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动员令。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制约实现"中国梦"的体制机制性"硬骨头"、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硬骨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硬骨头"等艰难繁重的任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勇气,敢于、善于"啃硬骨头"。"啃硬骨头",要有敢于担当的魄力。古人说:"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党员干部,职务意味着服务,权力意味着责任,要啃"硬骨头",做利发展、谋民生的大事,就要敢于担  相似文献   

7.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管控分歧”是适应中美关系新变化而提出的一种处理双方分歧的新理念和新思维。“管控分歧”的前提是承认分歧的存在,并敢于面对分歧。其基本思路是通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敢于担当"是近年来的一个社会热词。什么是"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科学而全面的阐释。"敢于担当"为什么会成为热词,成为各级党组织对一些领导干部的一再要求?实事求是地  相似文献   

10.
<正>"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标准之一。"敢于担当",就是"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作为领导干部,"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是党性要求,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共产党的"官",要造福于民就得讲奉献,就得有担当精神。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成事之基。党员干部要把"敢于担当"作为一种习惯,作为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1.
沈阳军区某摩步旅七连代理排长、士官支委付兴飞,积极履行支部委员职责,敢于建言献策,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成为官兵信服的“兵代表”,先后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1次,被旅评为优秀士官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所负责的排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  相似文献   

12.
姬建民 《党课》2014,(11):113-11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指出:“拿出削手中权的勇气,直面矛盾、敢于担当,不打‘小算盘’,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把该由市场决定的交给市场,让市场发力,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可谓振聋发聩,促人力行。  相似文献   

13.
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一些“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告诫自己身边的年轻干部.不要“锋芒大露”,“言外之意是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于是,在“过来人”的言传身教下,一些原本“锋芒毕露”的年轻干部.开始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没了年轻人固有的勇气、锐气和朝气,甚至个别人连才气也显现不出来了。笔者认为,作为年轻干部.除了要有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品质外,还要敢于露“锋芒”。 一是要敢于露正气。年轻干部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不能有“过洁世同嫌”的顾虑。在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公平、公正、公…  相似文献   

14.
“八七会议”前后的毛泽东张廷益内容提要“八七会议”不仅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而且也是毛泽东伟大革命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八七会议”使毛泽东解除了精神枷锁,解放了思想,不仅敢于发现真理,而且敢于坚持真理,最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闯出了一条唯一正...  相似文献   

15.
蔡建军 《党建》2013,(11):36-36
“自己的问题自己查找、自己解决最主动”。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切中要害,抓住了关键。领导干部既要勇于自我剖析解决“摆”的问题,更要敢于知行合一解决“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为官不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与此相联系,"担当"一词频繁出现在领导人的讲话和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之中。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为官有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党组织要成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党员干部的坚强后盾,建立相关的机制和制度是关键。实事求是地说,当前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是主流,"逍遥官""太平官""滑头  相似文献   

17.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要修建洛阳乾元殿,臣张玄素进决,说他不该大兴土木。太宗不因张触犯自己的尊严而处罚他,反而赞扬他直言敢谏,立即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从中悟出了发人深省的道理:“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涛涛”。唯唯者,随风顺势;请译者,直言辩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遇事唯唯,扛顺风旗,有的人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争辩。作为领导者应当分清是非,坚持原则,不能以感情用事,厌恶“诗评”,偏爱“唯唯”。如果领导者能够广泛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博采众议,从善如流,群众就敢于发表意见,就会支持领导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不断排除“左”、右倾干扰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历史。因而,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始终是党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在党的历史上,敢于挺身而出反右的大有人在,而勇于奋不顾身反“左”的却不是很多。尤其是当“左”倾被当作革命的正确行动而被党的领导人认可的情况下,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更是为数甚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干扰改革开放的“左”倾思潮还不时出现。所以,反“左”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刘少奇的反“左“精神,继承和发扬他的敢于坚持真理、实事…  相似文献   

19.
刘建明 《奋斗》2013,(11):61-62
时下,无论是在汇报材料中,还是在领导讲话中,都会提到很多不够、不足。当然,能看到自身工作上的不足,敢于承认存在的问题是好事,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0.
戒“懒”     
最近,中央有位领导同志强调:“必须有个好的精神状态。好的精神状态就是一种敢于拼博、敢于创新的闯劲,就是自强不息、永不满足的韧劲,就是艰苦奋斗、有所作为的干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