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促进了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的转化,农民开始为市场而进行生产。商品生产成为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农业中不断地提高经营规模的效益,已成为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农民追求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目前正大规模地着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又一重要的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之间以及农村产业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内在联系,在什么条件下取什么样的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规模和速度的确定等等,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愿望而取决于客观的经济条件。因此,很好地研究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模式,对于正在展开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计算产业结构转换水平、转换速度、转换方向等系数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水平、速度和方向进行了实证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区整体表现为第一产业相对比重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相对比重上升。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水平都在提高且地区差距在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转换速度较慢;而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由不合理向合理的转换,转换的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4.
我国三大地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为尽快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农村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根据农村三次产业区域布局的实际情况,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5.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加快我省贫困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步伐,逐步缩小贫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省农村经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甘肃省临潭县陈旗乡人民政府的毛建功同志在来稿中认为:要充分发挥和运用集体经织的主导作用,在...  相似文献   

6.
考察无锡地区农村经济,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曾经在联产承包责任制面前步子迟钝的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现在却呈直线上升,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产业结构完成着新的转换,城乡新经济迅速崛起。事实上,经济发达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就开始了一系列改革。这场不那么惹人注目的变革,意义决不亚于责任  相似文献   

7.
要改变我省的贫困落后面貌,使甘肃经济振兴起来,必须在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做好农村的调整、转化、开放的工作,实现农村经济的第二步改革。而在此转化、改革工作之中,必须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突破口。有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就可以把我省经济的潜在优势发挥出来,切实克服经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由自给经济型向商品经济型转化的时期。在经济转型时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必经的步骤和阶段。有些同志对于为什么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合理标准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容易产生盲目性,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出现新的不合理现象。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认  相似文献   

9.
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导致发达地区周边的农村被边缘化了,农村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产品,并且无论是农村外部还是内部,都存在强烈的贴现未来的倾向。农村的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农村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承认。在农村发展可选择的三种主要策略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农村旅游的开发,推进农村的服务化进程;开发多重价值是发达地区周边农村发展的可行路径。为此,必须进行深入的制度创新,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农民积极性的挖掘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在发展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互联网经济。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和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互联网经济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等特点,能够催生农村地区产业经济融合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黏合剂。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农村第二、三产业蓬勃兴起,大批农民放弃了传统的土地经营,从事工商业生产和经营。农村产业结构多层次的变化,和人均占有土地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更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当前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课  相似文献   

12.
不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进入市场经济的问题和出路王杰初步摆脱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具有很大的特殊注。认识其间的特殊规律,对于指导此类地区农村经济顺利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市场经济是把生产、流通、分...  相似文献   

13.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基本政策的推行,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下,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我认为,除了应采取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等措施外,各级领导必须立足本地区实际,把加速山区资源开发,发挥山区优势提到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考虑并付诸实施,以期加快农村经济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缩小我省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一、…  相似文献   

14.
在普遍实行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其他政策以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重大突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为民族地区商品生产的发展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物质基础,多种经营因此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联合经济,有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联合,城市与农村的联合,农民与国营企业的联合。家庭承包责任制和联合经济,这些都是适合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能够促进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畅,信息不灵,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还有一部分地区的落后面貌尚未明显改变。中央领导曾明确地指出:“把少数民族经济搞上去是最根本的一条。”而“实现工农业翻两番,首先要抓好经济信息,”开发信息资源的潜力,改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效应,且该效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本文为考察产业结构转化对人力资本产出效应的影响,搜集比对了1995年至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转化视角下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同质化趋势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地区产业趋同的问题十分突出。以重庆为例,产业存在“两个差距”扩大和“双重的结构同质化”问题。所谓“两个差距”扩大,是指在经济总量上重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重庆市内区县之间的差距的扩大。所谓“双重同质化”,是指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同质化,同时重庆市内各区县之间产业结构同质化。差距扩大与结构同质化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正因为总量差距的存在,使得各地区为了缩小经济差距,在西部开发中,盲目竞争,导致了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结构趋同又使得规模经济和主导产业难以形成,加剧了地区间的总量差距。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产业结构趋同是影响西部开发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充分重视。从全国来看,反映产业结构同质化的“相似系数”很高,达到0.9以上的地区有15个,占总数的一半。全国为0.87,重庆为0.89,高于全国水平;而反映地区工业结构特色的“专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民族地区农村要治穷致富,就必须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我认为小城镇的建设有利于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商品经济的启动和发展。 纵观国内外农村商品经济的启动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由本国或本地区农业和手工业培育成熟的社会分工发展的自然结果,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是走这条道路。另一条途径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入侵而从外部世界移植进机器生产力,并在城市的集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大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且人口密度比发达地区要低,但却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贫困人口,而其贫困人口又几乎分布在民族山村。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很多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能等目前尚无力有效地开发利用,而低层次的平面垦殖,结果必然是单位面积的产量率低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固然可采取多种措施,但关键还是要改变以往广种薄收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深度开发土地资源来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居住的一些地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摸索深度开发土地资源的有效方式,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天柱县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我省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必须根据十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