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ADR即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是在利益冲突多元化、社会关系复杂化和法院弊端日益显露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追求纠纷的高效率、低成本解决为目标。本文在分析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建立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及其如何构建。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传统法文化本土资源,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是化解与日俱增的社会矛盾纠纷的一个有益探索.通过对我国传统法文化在化解社会纠纷中文化特征的再认识,客观分析其在维系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稳定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探寻传统法文化对健全当代我国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医疗纠纷的代替性解决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在纠纷解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简便、经济、快捷、专业性及保密性强等优点 ,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ADR(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 )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大趋势。我国现行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根据我国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将SDR引入医疗纠纷领域是一条快速、有效地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医疗纠纷的代替性解决机制主要包括仲裁、调解以及和解。这三种纠纷解决方式各具特点 ,适用于不同情况下医疗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张海滨 《证据科学》2003,10(1):21-23
由于在纠纷解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简便、经济、快捷、专业性及保密性强等优点,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大趋势.我国现行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根据我国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将SDR引入医疗纠纷领域是一条快速、有效地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医疗纠纷的代替性解决机制主要包括仲裁、调解以及和解. 这三种纠纷解决方式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情况下医疗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探析——以ADR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行政与法》2009,(9):58-60
ADR是对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称,其对满足社会成员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需求。缓解法院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以ADR为视角,构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现实;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完善调解制度和司法制度来构建ADR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化解农村社会纠纷.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刍议ADR机制在我国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R即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英文缩写,意为代替性(替代性,选择性)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独立或相对独立于法院诉讼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一词源于美国,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大量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称。ADR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替代解决方式,与诉讼(或审判)的解决方式形成协调互动的关系,对于社会纠纷的解决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未来发展走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热切关注,同时,如何发展与完善中国的ADR也是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内容。一、ADR概述正…  相似文献   

7.
一、 ADR的概念和产生   ADR是英语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缩写,常被译为:非诉讼解决机制、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代替性纠纷解决程序、法院外纠纷解决方式、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审判外纠纷解决方式等等。 ADR具有代替性、选择性和解决纠纷功能等特点。   根据划分标准不同, ADR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根据主体划分,可以分为民间 ADR和行政 ADR;根据 ADR程序的启动,可分为合意 ADR和半强制 ADR;按效力划分,可分为终局性 ADR和无终局性 ADR;按 ADR解决纠纷的类型,可分为一般 ADR和特殊 ADR;从 ADR…  相似文献   

8.
ADR,即英文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可翻译为“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或“选择性纠纷解决机制”.文章通过对ADR制度的介绍以及ADR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对比,力图借鉴美国在此方面之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司法现状的具有ADR性质的审前调解机制,用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推进中国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ADR概念来源于美国,原是对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总称,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或机制的称谓,具有代替性、选择性的特点以及纠纷解决的基本功能。民国初期的商事公断集现代和传统于一身,兼具仲裁和调解的性质特点,任何一种单一的法律性质界定都显得单薄,不能涵盖其全部,而它的这种新旧杂糅的特点都可以纳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这一"模糊"概念之中。  相似文献   

10.
蔡洁 《行政与法》2007,(11):95-99
随着法制发展和诉讼高潮的到来,司法程序难以满足社会纠纷解决的需求,一种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更符合社会和法治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探讨行政性ADR的内涵、特点及国外发展状况,分析其价值基础与基本原则,并提出我国ADR实施方式中的对策性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中国本土化ADR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河北法学》2007,25(2):36-40
在当代,随着社会主体在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及利益冲突上的多元性,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各国通常把法院以外的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统称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ADR的研究和利用已经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时代潮流,并发展成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ADR与世界各国一样,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同时,中国的ADR及整个纠纷解决机制还面临和经历着特殊的重构过程.西方国家成熟的ADR制度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技术设计层面的参考,然而,中国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在现阶段应用和倡导ADR制度是否合乎时宜?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个既兼顾法律文化传统又符合当今司法理念的中国化的ADR制度?将结合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代替性纠纷解决方法(ADR)是从国外引入的一个司法新名词,它产生于诉讼爆炸所带来的司法危机中,较之传统诉讼模式,其具有平和、双赢等多种优势,其强度介于诉讼与传统和解之间,而社会效果大多优于诉讼与传统和解。世界各国开始逐步研究和接受这种新兴的定纷止争的方法。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检察机关开始探索和研究ADR方式解决争端。本文从分析司法规律的谦抑性出发,着重阐述ADR的多种优势及其在我国检察领域的运用,并结合时代主题,论述司法ADR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ADR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ADR)是美国近 30年来异军突起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它是各种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由纠纷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并控制的 ,替代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方式方法的总称。ADR具有灵活解决纠纷、合理分配司法资源、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等功能。由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等因素和ADR具有较大的亲和性 ,引进国外ADR的先进经验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东 《法律科学》2013,31(3):182-189
日本的金融ADR在实质上为金融申诉专员制度(FOS),主要是在借鉴英国、澳大利亚FOS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取阶段式推进的方式建立的.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分阶段分步骤实现从分业到统合的金融ADR制度:即我国一行三①会各自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分别设置金融调解制度,条件成熟后导入FOS制度,并逐步建立起统一的FOS制度,以构建金融纠纷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行政调解制度之比较法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调解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东方经验"在我国有近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法观察,强化诉讼外调解是现代法律制度发展的一大趋势,以日本ADR为代表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西方行政法上得以广泛适用。本文对国内外行政调解相关制度进行了考察分析和比较,以期促进行政调解法律制度的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沈亮 《行政与法》2013,(11):76-81
作为我国重要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出现了公信力危机的现实困境.功能定位的偏离,制约着行政复议功能有效性的发挥,从而导致了危机的出现.通过制度旨趣的文本追溯和ADR制度实效性的侧面印证,证实实质性化解行政纠纷是行政复议制度功能定位的应然归属.同时,ADR制度的优越理念,可以为行政复议制度功能定位的回归和制度完善提供借鉴指引.  相似文献   

17.
调解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在中国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诉讼外争议解决方式。然而,商事调解的发展并不太顺利,主要是因为调解结果不具有终局性,缺乏强制执行力,若一方当事人不自动履行,往往还需要重新通过仲裁或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反而耗时耗力。  相似文献   

18.
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新思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目前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途径主要包括媒体途径、政治途径、诉讼途径和信访途径;这些途径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金融机构系统内部很少为消费者维权提供适当的途径,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非常缺乏。而在国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途径是多元并存的,非诉讼的争议解决途径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消费者"的概念在金融领域内的延伸与兴起,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金融法中引入"消费者"的概念,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作为金融监管的第一目标以及我国金融改革和制度设计的指导原则之一,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潘乾 《行政与法》2008,(4):76-79
随着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在西方行政法上的广泛适用,行政调解作为“东方经验”的本土资源也日益受到世界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行政调解制度的忽视和行政调解自身缺陷等原因,导致了法治观念的极端化及其与和谐理念相背离,难以发挥行政调解在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通过比较法的考察,我们从西方ADR的相关制度中得以启发,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0.
张曙 《法学杂志》2012,(1):137-141
我国律师参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存在着律师与当事人对ADR的控制权争夺、职业行为规范不健全、利用率不高等诸多难题。需要引入合作式参与的模式对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进行调整,确立科学的职业行为规范以维护ADR的程序正义,建立相关机制以进一步发挥律师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