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快报》日前披露了美国六七十年代的一份绝密文件,其核心内容是准备由美国帮助印度抢在中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以免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这份文件的发件日期是1961年9月13日,是由一个名叫乔治·麦卡锡的海军少将起草的。文件中说,根据美国间谍卫星和中央情报局的侦查,中国很可能在1961年底就要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美国无论如何要采取行动,遏制中国军事实力和国防地位的提高。文件建议美国秘密帮助亚洲另一个大国印度,让它抢在中国之前爆炸原子弹。理由有三个:一是印度的核技术已搞了很长时间,有一定基础,只要…  相似文献   

2.
近代历史上的波兰有过三次被他国瓜分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波兰重新在东 欧建国。历史的机遇促使其推行“大波兰战略”, 积极追逐在中东欧的大国地位。两次世界大战之 间的波兰外交政策尽管有明显的转变, 但无论“一边倒”还是“等距离外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 大国心态的影响。然而, 小国的大国心态又成为波兰陷入历史怪圈的因素, 波兰后来还是没有逃脱 被分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澜涛 《新青年》2005,(10):27-27
2004年10月19日,荷兰蒂尔堡档案馆公布了一本日记,日记是一名叫埃尔加·德恩的荷兰籍犹太女孩于60年前写的。随着日记的公布,立刻,一股暖流涌淌遍世界的每个角落。1943年4月,正在读高中的只有18岁的德恩和父母兄弟被关押进菲赫特集中营,当时的菲赫特被称为“中转集中营”,这里的囚犯将被转移到德国和波兰的“纳粹灭绝营”。为了使男友范登伯格了解她的经历,她开始在封面上写有“物理”字样的一本普通笔记本上写下秘密日记。她用日记向男友基斯·范登伯格倾诉衷肠,范登伯格利用日记空白处给她回信。德恩被害后,范登伯格将日记保存下来,和日记…  相似文献   

4.
欧盟东扩中的"波兰现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在入盟过程中的种种作为被称作欧盟东扩中的“波兰现象”:在入盟谈判中要价高且从不肯轻易让步 ;时常就欧盟一些重大问题出来“搅局”。“波兰现象”的形成背景 :波兰拥有成为“欧盟东扩第一国”的客观优势和条件 ;波兰几百年遭外族入侵和奴役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交屈从于苏联的历史导致其大国抱负膨胀 ;波兰国内反对牺牲国家利益加入欧盟的呼声较强 ;伊拉克战争后波兰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得到强化等。“波兰现象”对欧洲一体化发展前景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东扩后“波兰现象”在欧盟内部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持久性的外交行为 ,并且在其他中东欧国家被扩大化 ;伊拉克战争中受到一定损害的“魏玛三角”经调整后再加上英国 ,可能成为欧盟扩大后的领导框架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最近出版的“绝密文件:卢比扬卡致斯大林关于1922—1934年苏联国内情况的报告》,是一部大型的多卷本历史档案汇编,收录了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1922—1934年间致斯大林的绝密报告。本书由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牵头,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馆提供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档案资料,对苏获波兰战俘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一方面比较清楚地交代了苏联对波兰战俘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部分遣返、分类关押、劳动使用、思想教育、侦探肃反和秘密处决等,另一方面也比较清楚地交代了被关押战俘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人数变化和不幸遭遇以及所有波兰战俘的流向和归宿.对于"卡廷惨案"被公布于世后苏联围绕该案所作的各种自欺欺人的文章,本文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披露和叙述.  相似文献   

7.
里夫人的学生时代生活非常贫困,但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波兰的“亚历山大基金会”颁给她600卢布奖学金资助她去法国深造。4年后,居里夫人在研究钢铁磁化技术方面获得成功,法国科学协会发给她一笔酬金,她用这笔钱购置了一些实验仪器供研究用,剩下的钱她全部寄给“亚历山大基金会”。她在附信中说:“我把你们给我的奖学金当作光荣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最初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将这点钱给另一位生活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居里夫人用自己高尚的行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故事,她的作法曾被后来的人们称作回报的典范。居里夫…  相似文献   

8.
爱的理由     
发表在今年8月份<人类性行为档案>杂志上的关于"人类为什么有性生活"的研究报告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倒不是这份报告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可是该报告却破天荒地头一次总结出了人类做爱的237个理由,这可比以前任何人能够想象出来的理由都要多,我想也许这就是这份报告产生轰动的主要原因,下面就是这份报告里罗列出来的几项理由: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6日,美国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Iraq Study Group)公布、并向布什总统和部分国会议员提交了《伊拉克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被美国政界和公众期盼已久的报告,当即引起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波兰实行的颇有争议的“休克疗法”进行了评价 ,认为“巴尔采罗维奇计划”为波兰建立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波兰经济转轨的成就与问题 ,并探讨了波兰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自2015年右翼政党—法律与公正党执政以来,波兰政局和社会加速右转,疑欧主义声势愈演愈烈。尤其在欧洲难民安置这一议题上,波欧之间围绕主权、安全和身份认同等议题展开了激烈的叙事之争,对欧盟内部团结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既有研究主要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社会”因素两个角度分析了波兰右翼政府疑欧主义政策的缘由,缺乏将两者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及理论升华。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本体安全理论出发,将“基督教民主主义”、“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三种相互交织但又彼此独立的意识形态进行有机融合,作为解释波兰疑欧主义的核心因素,提出一个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框架,即“本体安全”的威胁感知程度是塑造波兰右翼政府疑欧主义思想强弱变化的根本驱动力。为了检验这一理论,本文以2015年以来的欧洲难民危机为案例,重点分析了难民危机与波兰右翼政府的本体安全叙事建构,以及右翼政府如何调动本体安全叙事进行政治动员,进而使其对于欧盟难民政策的反抗合法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评估了波兰右翼政府疑欧主义政策在波兰国内和波欧关系两个层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这一案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波兰疑欧主义的根源和波欧之间分歧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波兰对拉丁美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巴西等国。波兰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是研究拉美的主要机构。1972年,这个研究所创办了《拉丁美洲研究》(Estudios Latinoamericanos)杂志,每年用西班牙语出版一期。这份刊物所刊载的都是有  相似文献   

13.
熊向晖,在对国民党秘密情报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在“西北王”胡宗南身边潜伏 12年,颇得信任,预闻机密,向中共中央传递了许多重要的情报,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和另外两名地下工作者申健、陈忠经被誉为中共秘密战线的“后三杰” (前三杰为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 ),亦被人称为“中共高级特工”。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从遥远的无名小城出发,走过漫长的路,抵达哈尔滨。出发时他是个孩子,名叫尹成,在路上,他获得了新的名字:“战士”。战士当然是队伍上的人,尹成以“战士”为笔名所写的文章,却怎么也看不到枪炮的影子。但尹成的文章是有气味的,有从他个人经验分泌出的不可混淆的音色和光芒。我也意识到有一种秘密的本质在支配着尹成写作的世界,我只是不知道这秘密如何萌动、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在东欧各国中,波兰是第一个采取“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也是经济转轨国家中率先摆脱了经济衰退、步入稳定增长的国家。至1998年底,波兰是中东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该地区超过1989年剧变前经济水平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斯洛文尼亚),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西方称波兰是“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波兰则把自己誉为“欧洲腾飞之鹰”。  相似文献   

16.
波兰在经受了两年的“休克疗法”以后,经济出现以下情况:工业生产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职工的实际工资不断下降,财政赤字增高,外贸出现逆差,失业现象严重. 波兰的报刊对“休克疗法”的评价差别极大,但总的说也承认取得一些成绩,如使波兰货币保住稳定性,国内市场得到平衡,通货膨胀降到较低水平等. 现在波兰社会都焦急不安地等待新政府拿出自己的经济纲领来,使波兰经济尽快地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有关"秘密报告"的以下五个长期存在争议或未曾深入触及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发表了看法.这五个问题是1.赫鲁晓夫执意向苏共二十大作批判斯大林报告的动因何在?2.批判斯大林的报告为何采用了秘密报告的形式?3."秘密报告"是对苏共二十大代表的突然袭击吗?4."秘密报告"为何未保守住秘密?5."秘密报告"和《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为何都未从体制上寻找个人崇拜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0月议会大选后,法律与公正党上台执政,波兰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民主”问题同欧盟关系日趋紧张,亲英而疏远法、德,对俄态度愈加强硬,对美更显依赖.同时,对华政策变得非常积极,中波关系步入新时代.本文分析了波兰新政府外交政策的基础,认为波兰加强对华关系是当前形势下大国博弈的必然结果,波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1861年《致布特列尔上尉》一文中,曾记录了当年英法两个侵略者的龌龊一幕:“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希望有朝一目,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如今,这不堪回首的一幕巳过去一百四十多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20.
2009年7月14日,波兰前总理耶日·布泽克(Jerzy Buzek)当选为欧洲议会议长,其政治意义非同凡响。一是作为《里斯本条约》生效后的首任欧洲议会议长,布泽克成为欧洲议会有史以来最“有权”的掌门人;二是作为在欧盟机构担任要职的中东欧“第一人”,其当选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新欧洲”地位与作用上升、东西欧真正“融合”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