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07年,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向全军将士献上她的礼物——歌曲专辑《我的士兵兄弟》。《战士和母亲》是被收录于这个专辑中的一首歌曲。在录制《战士和母亲》这首歌曲时,录音棚里静悄悄的,大家各就各位,注意  相似文献   

2.
听彭丽媛「算帐」□晨阳彭丽媛是一位著名歌星,听她唱歌是一种高品位的享受。要说听她算帐,也许有人会想怕是摸错了庙门。其实,彭丽媛不仅歌唱得好,而且“帐”算得也十分令人钦佩。据1月24日《新华周末》载:彭丽媛的丈夫习近平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这位曾经当过8...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作家文摘》连续转载本刊上半月刊首发文章。该报第1734期第14版全文转载了《黄河大合唱二三事》(张小芳著);第1762期第1版全文转载了《胡耀邦与广东改革开放纪实》(陈雷刚著);第1770期第14版全文转载了《彭丽媛与她的"士兵兄弟"》(张小芳著);第1776期第1版全文转载了《邓小平十年磨剑领导百万裁军》(宋毅军著);第1780期第1版全文转载了《陈云、邓小平与中共八大》(宋毅军著);第1784期第1版全文转载了《改革开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14,(12):F0004-F0004
今年以来,《作家文摘》连续转载本刊上半月刊首发文章。该报第1734期第14版全文转载了《(黄河大合唱)二三事》(张小芳著);第1762期第1版全文转载了《胡耀邦与广东改革开放纪实》(陈雷刚著);第1770期第14版全文转载了《彭丽媛与她的“士兵兄弟”》(张小芳著);第1776期第1版全文转载了《邓小平十年磨剑领导百万裁军》(宋毅军著);第1780期第1版全文转载了《陈云、邓小平与中共八大》(宋毅军著);第1784期第1版全文转载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高层出国考察》(刘艳著)。据悉,《作家文摘》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创刊于1993年,是一份文史与时政并重的综合性文化类报纸,发行覆盖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社区,影响力遍布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5.
彭丽媛在阜阳拍过一个公益广告,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片中彭丽媛的搭档是个小男孩,当她第一眼看到那个男孩时,不由得震撼了。才三岁的孩子,眼神里丝毫不见天真烂漫,却写满了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孤独和冷漠。他是个艾滋病孤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从母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6.
军旅歌曲的历史功绩雷登荣在纪念建军7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我军当年开展歌咏活动的情景,感到无比振奋。中国工农红军诞生后,1929年12月,红四军《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各级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情绪的革命歌谣,把唱革命歌曲列为对士兵进行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九年前,她是一名春风得意的服装老板,而他是一名普通的守卫高原的士兵,当年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九年后,她不幸身患绝症,负债累累的他对她说,只要我没有倒下,你就是我永不断裂的脊梁……  相似文献   

8.
正这天,著名歌唱家彭丽媛身穿戎装站立在长长的跑道上,紧挨着她的是空政歌舞团独唱演员佟铁鑫,他们的身边是一架架银色的战机。佟铁鑫的中低音圆润浑厚、彭丽媛的高音充满深情,他们二人  相似文献   

9.
9年前她曾是一名春风得意的时装店老板,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一名普通的高原士兵。9年后她不幸患上绝症,为了挽救她的生命,负债累累的他对她说:只要我没有倒下,你就是我永不断裂的脊梁……  相似文献   

10.
10年的社区工作.她把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涵浓缩在了一件件平凡小事之中,使人们从她的收获中,得到了对人生价值的发现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国华 《廉政瞭望》2004,(10):50-51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年轻时在部队服役,当过步兵排长。有一次,他们奉命到法兰克福去执行任务,因为任务特殊,所以每个士兵都配备了手枪。谁知在紧急集合时,有一位士兵把手枪弄丢了,怎么也找不到。根据军纪,军人丢枪是要受到严厉处分的,那位士兵吓得差点哭了。为了不耽误完成任务,鲍威尔就把自己的手枪递给那个士兵,说枪找到了。那位士兵高兴得不行。执行任务回来,鲍威尔叫来那  相似文献   

12.
周毅 《廉政瞭望》2006,(4):58-58
一位画家对其作品始终不能满意。有一天他对妻子说:“我要出门远行,这样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画出伟大的作品。”画家游历了许多国家,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情,但他觉得还是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有一天,他遇到一名马上就要结婚的美丽女孩,画家问她:“请告诉我,对你来说,世界上什么最美?”女孩不假思索就回答“:爱情最美!”画家十分沮丧:爱情怎么能画得出来呢?他继续旅行,不久遇到了一名刚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画家问士兵:“请告诉我,对你来说,世界上什么最美?”士兵不假思索就回答“:和平最美!”画家更加气馁了:和平怎么能画得出来呢?他继续寻觅…  相似文献   

13.
于洋,200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同年12月入伍,现任伊犁军分区通信站党支部委员、话务班班长。当兵5年来,她牢记党思、刻苦训练,精武强能、勇争第一,倾心育人、真情带兵,一专多能、多才多艺,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所带班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2010年8月光荣地当选为伊犁军分区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她用自己的忠诚、勇敢、坚强和智慧赢得了广大官兵的尊重,感动了西北军营,见证了当代大学生士兵建功军营的满腔热血与豪情。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底.一位老大妈给编辑写来一封信.说要表扬一下他们楼门里的退休老党员。老大妈的视力很差.写起字来非常吃力.但她还是努力把字写得很清楚。虽然老大妈提到的只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我们却从中看出了这些老党员们一颗颗炽热的心。老大妈和老党员们的行动带给了编辑同志很多感动。现在,我扪把这篇稿子刊登出来,希望能把这份炽热的爱心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10月,雷曼兄弟倒闭后的全球救市,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从最初各国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到现在的欧债危机,整个世界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在美国,无论是评级机构.还是媒体、院校,有一种“唱空中国”的论调,认为我国经济很快就要硬着陆了:  相似文献   

16.
温暖的记忆     
齐鹤苓 《党课》2010,(16):116-117
“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省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回响。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我们日日夜夜把你们挂在心上。”这是我儿时通过高音喇叭常听到的一首女高音独唱,我的台湾情结大概就是从那时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群众,泛指人民大众。“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怕’”。这是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时讲的一段话。由此想到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满怀真诚过群众这道“筛”。 有这么一则轶闻,十八世纪的英国,有位叫威灵顿的将军,一次不慎跌入河中差点淹死,幸被一名士兵救起。将军非常感激地问这位士兵希望得到什么谢礼,士兵说:“只要阁下别把这件事说出来就行了。”将军很惊讶,这是为什么?士兵说:“如果同事们知道我救过阁下,那我一定会被大家丢入河中”。原来这位将军平时专横跋扈,极不受部下欢迎。 这件事…  相似文献   

18.
《党建文汇》2014,(9):57-57
10块钱过一天什么的都不算啥,有个德国女人已经过了18年没房没车没钱包的生活!她叫海德玛丽·施维尔默.1996年辞职,退掉租房,所有财产送人,开始了不用金钱的生活.靠帮人做园艺、清洁换取食物和栖息之所。今年,她72岁。她把自己的经历著成《福从天降的试验》一书.一夜成名,获得丰厚稿酬,却再次把钱送光……  相似文献   

19.
俺元宝村是作家周立波著名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描写的那个“元茂屯”的原型。解放前,穷得全国闻名,不光有“赵光腚”,还有“李光腚”、“王光腚”……总之,光腚的人很多。因俺村山路崎岖,交通闭塞,人均只有两亩半地儿,所以解放后几十年都摆脱不了贫困的局面。真正走向小康之路,还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俺们确立了“以工兴农”的思路,号召全村党员集资办企业。俺让当家的把她走南闯北当裁缝积攒的1.3万元存款从银行取了出来。大伙一看俺动了真格儿的,有的把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的钱掏了出来,有的把准备置大牲畜的钱送了…  相似文献   

20.
刘佩学 《奋斗》2006,(10):63-63
记忆中.在我的老家望奎乡下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每到挂锄后、麦收前短暂的农闲时节.村里就张罗着从四邻八村请来唱皮影戏的班子.在学校操场车棚拼凑的戏台上病痛快快地唱上几个通宵,那几天里.家家户户忙着把嫁出村去的老少姑奶子都接回来.也有的人家把未过门的媳妇请来.村里就像过大年一样热闹..村与村都比着,常常是东村皮影戏刚散场,西村又搭好了戏台子……那个年月.皮影戏着实给忙碌半夏的乡亲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与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