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擘划两岸关系发展方向"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了国共两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确立了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两党共同体认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7)
<正>中国国民党8月20日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并通过新政策纲领。针对新政策纲领中涉及两岸关系的内容,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当日应询表示,2005年,国共两党达成两岸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确立了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两党交流互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取得了丰硕成果。安峰山表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我们愿与国民党在坚持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1)
正当前,台海局势趋于复杂严峻。两岸同胞高度关注两岸关系发展前景。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台海局势摆脱紧张动荡,呈现安定祥和。维护这一良好局面是两岸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5月以来,台海局势发生了重大、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重要成果,呈现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互信,保持良性互动,为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营造了必要环境,确保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稳定。两会崔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5.
<正>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2005年,正是台海局势紧张动荡、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为维护台海和平、增进同胞福祉,国共两党毅然决然实现和解,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应时而生。10年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以汇聚民意、政策先导为己任,以关注民生、服务民众为宗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5月以来,海峡两岸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步入了国共两党2005年4月所确定的构建和平发展框架的历史新时期。短短4年多时间,两岸关系取得了60年来从未有过的丰硕成果。这不仅顺应了两岸同胞的企盼,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许。马英九再次当选表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在岛内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对祖国大陆进行"破冰之旅"时,国共两党达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建立了政治互信基础。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岛内重新上台执政后,海协、海基两会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陈云林 《两岸关系》2007,(1):F0002-F0002,1
回首2006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持续增强,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年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进“台独”分裂路线,强行“终统”,挑起两岸对抗、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谴责;其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受到遏制。一年来,祖国大陆着眼于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引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一年来,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间的交流与对话持续深入,先后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推动落实有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7)
正3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洪秀柱,祝贺她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希望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和同胞福祉为念,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巩固互信基础,加强交流互动,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海和平稳定,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期盼两党继续秉持"九二共识",进一步强化互信,深化合作,共同为两岸同胞创造更多利基与福祉。  相似文献   

10.
曲阳 《两岸关系》2012,(12):6-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在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文件中首次写入坚持“九二共识”,表明了我们对“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重视。十八大闭幕后,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和海协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九二共识”20周年座谈会。大陆其它机构及台港澳等地相继举办相关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6,(1)
正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上,"习马会"、"张夏会"的举行,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张夏会"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广州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会面,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双方一致认为,2008年以来,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走上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政治共同体,凸显两岸统一性习近平指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九二共识"成为两岸探索尝试构建政治共同体的前提基础,离开了这个"定海神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就不复存在,这是两岸双方展开政治交流磋商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13,(7):33-34
6月2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昆明会见了前来出席第二届"云台会"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张志军首先对2日南投县发生6.7级地震向台湾同胞表示慰问。关于两岸关系,张志军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获得广泛支持。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继续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加强合  相似文献   

15.
赵博  查文晔 《台声》2014,(12):19-19
<正>1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珍惜成果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月13日是台湾地区已故领导人蒋经国逝世30周年。1月17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表示,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追求国家统一,并为两岸关系缓和做了一定的努力。我们愿与国民党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保持沟通,加强交流和对话,来共同维护两岸同胞的权益,来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巩固交流合作成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相似文献   

18.
钟邰 《台声》2011,(9):13-13
8月2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南昌出席第九届赣台经贸研讨会期间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业好比是一座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搭建的大厦,这座大厦的基础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就是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19)
<正>9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京会见了由总会长刘学琳率领的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参访团。张志军对广大海外台商多年来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给予肯定。他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稳步前行,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也需要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广大海外台商虽身居海外,但心系两岸,是两  相似文献   

20.
正备受瞩目的"习洪会"与两岸和平发展论坛11月初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发表重要讲话,并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六点意见。大陆专家学者认为,在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两岸往来互动政治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以两岸同胞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强化两岸民间交流的强烈诉求为依归,克难前行,这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夯实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