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华政 《党史文苑》2005,2(1):49-50
王耀南,江西萍乡人,一个曾在安源煤矿做爆破工备受煤矿封建把头欺压的“煤黑子”,在党的教育下,他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27年9月,他跟随毛泽东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后任红军总部工兵连长。在无数次险恶激烈的战斗中,他率部攻城爆破,逢山开路,过河架桥,据险筑堡,其杰出的工兵技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一名智勇双全的红军工兵专家。1931年10月下旬,陷于中央苏区红色海洋包围的会昌城顽敌,据“铁城”之险,恃空中支援之势,负隅顽抗,气焰嚣张。当攻城红军部队受阻时,王耀南受命参战,成功地运用…  相似文献   

2.
<正>王耀南,开国少将,我军地道战创始人之一,曾被朱德称为"地道战之父"。他在红军时期发明地道战、移动地雷战,是红军中唯一获红旗勋章和二级红星奖章这两项殊荣的干部。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我军的工兵史,被称为"工兵王""地雷战王"。他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参加战斗达300余次,5次负重伤,身上共留下31个枪眼,却从不退却。在中  相似文献   

3.
正1921年秋,毛泽东到安源煤矿考察,传播马克思主义,来到井下与工人谈心,见到一名叫冬伢子的10岁小矿工。毛泽东开玩笑说:"你叫冬伢子,我小名叫石三伢子,咱们都是伢子哩。"毛泽东在井下给矿工们讲革命道理,影响了冬伢子一生。1927年,冬伢子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工兵指挥员。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多次受全军通令嘉奖。他又因性格刚直,口无遮拦,曾八次降职。无论升职或降职、嘉奖或批评,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贞不渝跟党走,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有"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之称的开国少将王耀南。  相似文献   

4.
王耀南(1911—1984),江西萍乡上栗人,原萍乡煤矿工人。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此后,他一直战斗在我军工兵战线,是我军工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王耀南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营营长兼第一连连长。他率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5.
王耀南(1910--1984),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1921年到安源煤矿做工。1921年至1926年,他受党的教育,参加安源工人革命运动。1927年参加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爆破队副队长、工兵连连长、工兵营营长、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绥远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工兵主任、工程兵副司令员、军委工程兵顾问等职。  相似文献   

6.
王耀南(1911~1984),出生于江西萍乡一个手工业鞭炮世家。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此后,他一直战斗在我军工兵战线,是我军工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7.
王耀南(1911—1984),江西萍乡上栗人,原萍乡煤矿工人。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此后.他一直战斗在我军工兵战线.是我军工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相似文献   

8.
王耀南(1910—1984),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1921年到安源煤矿做工。1921年至1926年,他受党的教育,参加安源工人革命运动。1927年参加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爆破队副队长、工兵连连长、工兵营营长、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绥远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工兵主  相似文献   

9.
从战士到团长,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倾心部队建设。维和期间,他不辱使命、争创一流,把中国工兵营区建成了“联利团”的窗口;他所带领的工兵分队被“联利团”评价为历届维和部队完成任务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电影《地雷战》和《地道战》,是上世纪60年代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两部红色经典影片,四十岁以上的人对它们是耳熟能详。但是,说起它们的军事顾问、负责指导拍摄者,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他就是原安源煤矿工人、时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的王耀南将军。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5):89-90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13岁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他曾掩护八路军干部,并当上了儿童团团长。从1945年参加八路军至1948年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并在一次爆破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黄洋  黄爱国 《学习导报》2011,(16):15-17
电影《地雷战》和《地道战》是上世纪60年代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两部红色经典影片。但说起它们的军事顾问、负责指导拍摄者,也许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他就是原安源煤矿工人、时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的王耀南将军。  相似文献   

13.
架设桥梁,是他的工作。 让天堑变成通途,是他的梦想。 他就是2012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交二航局第二程有限公司架桥队副队长孙家林。  相似文献   

14.
电影《地雷战》和《地道战》,是上世纪60年代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两部红色经典影片,四十岁以上的人对它们是耳熟能详。但是,说起它们的军事顾问、负责指导拍摄者,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他就是原安源煤矿工人、时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的王耀南将军。  相似文献   

15.
谭善和是我军兵种部队的著名湘籍将领,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工兵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他  相似文献   

16.
正1950年10月3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组建了工兵指挥所,陈正峰任主任、马骏驰任参谋长,统一指挥入朝工兵部队协同各兵种作战。1952年7月,工兵指挥所改为工兵指挥部,谭善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旺任参谋长,严宗三任政治部主任,负责全面指导志愿军的工程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39年的春天,我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教育科当参谋。有一次我和张现实同志,奉军区孙毅参谋长之命,到阜平县王快镇迄东前屯去,找住在该地的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工兵排,查看他们破坏贾口北山一段山路的情况。 我们受领任务时,首长特别嘱咐了:要注意做好友军工作,虽然他们是在根据地里执行任务,听从军区的指挥,但要尊重他们,团结他  相似文献   

18.
黄朝天将军是江西省兴国县人,解放后曾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长征时担任红军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副连长。他和工兵连的战友们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架桥开路,为红军克敌制胜扫除了一个个障碍。其中,架设于都桥、湘江桥、乌江桥,更是三次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较量,勇气与智慧的迸发。夜架于都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决定撤离中央苏区,形势十分紧迫。红校特科团在第五期学员结业之后,又扩大为特科学校,黄朝天在学校工兵营架桥连任连长。10月12日,驻在瑞金县武阳镇的架桥连,突然接到校部通知,本期学员暂不…  相似文献   

19.
<王蒙自传>既是一个人的"当代史",更是当代史上的个体史与个性史.作者对"文革"史的重述,不同于一般伤痛式的叙事方式,而侧重描写其精神个性、思想性格以及价值取向逐渐成形的痛苦过程;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叙述,他关注的是思想解放潮流背后的艰难、偶然性与人的个性力量;在人文精神讨论中,他则对时代文化转型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敏感和高度的警惕,其言论显示出某种超前性和孤独的意味.<王蒙自传>不但具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记史的价值,同时更展示了王蒙自我形象的多维真相,展示了一个多维的复杂甚至矛盾的精神和心灵,从而达致历史的个性与个性的历史的高度耦合.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21,(10)
正以案示警: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居民史某收到备注为其所在单位"王书记"的好友添加请求。通过查看对方头像,史某看到照片的确是自己单位的王书记,便通过了对方的好友申请。由于这个"王书记"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史某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