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贵 《当代贵州》2008,(1):36-3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在这一大背景下更好地贯彻落实。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间有何关系?通过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领域行业实现生态文明?本刊特开设“生态文明面面观”专栏。欢迎广大读者就此来稿提供观点、交流心得、贡献经验。  相似文献   

2.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羽翼.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搞好公路养护和建设是公路行业文明的基础与核心。沿着格尔木公路总段所辖公路行进.你会明显地感到公路的巨变和现代文明对公路的辐射和渗透。昔日的牛车、简陋的道班房、尘土飞扬的沙石路.终因赶不上现代交通文明的高速发展,而被抛落在戈壁大漠的深处。如今.越来越多的文明集体、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在格尔木公路总段不断涌现.高素质的公路人正代表着全新的行业文明、公路文化尽显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3.
任道丕 《当代贵州》2008,(12):58-58
读罢贵刊2008年第8期特别策划《生态文明之路如何走》一组文章,禁不住有话想说。 这组文章从理论上诠释了“何为生态文明”,从政策上阐释贵州为何抉择“建设生态文明”,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文明建设呈现于读者眼前,从而进一步澄清了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对于在环境方面存在优势而“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来说,  相似文献   

4.
陈剑 《前线》2009,(8):22-23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战略。综观中、西文明成果,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笔者认为,建设“人文北京”的关键是涵养浓郁的文化特质,提升北京文明程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基本内容是按照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范,塑造一个现代化的文明都市,其中涉及都市的文明环境(包括法治、政策、市场和生态等环境)、公民素养、城市景观以及政府、公民和社会组织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领导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者,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挥者、执行者,必须率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产生的高级文明形态,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睦共处、协调循环,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全面发展的新型文明。2007年,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这是党的科学发展观念的一次升华,其意义十分重大,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7.
论人类文明的“癌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风 《学习论坛》2004,20(7):22-27
西方古代文明是大致健康的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的物质文明疯长,精神文明中的知识疯长,道德和智慧却严重萎缩,是一种病态的文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这种病态的显现.现代西方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癌变".如今,现代西方文明表现出强大的同化力量,但它正把人类引向毁灭的深渊.现代西方文明的扩张是人类文明的"癌扩散".为恢复人类文明的健康,必须来一场文明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滕盛萍 《前线》2023,(2):77-79
“斑马线文明”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气质。用好北京冬奥文化遗产,塑造首都“斑马线文明”新品牌,通过宣传教育与示范引领共举,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并重,部门联动与市民参与同行,推动礼让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而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精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是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更高要求。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兵团实现“率先”的战略基础,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兵团实现“率先”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14,(3):18-19
早在公元前1800年,南美洲玛雅人就在热带雨林开辟了农田。 在此后2700年间,玛雅王国雄踞南美,创建了强大的玛雅文明。 到公元8世纪前后,这个辉煌文明突然由盛转衰——大量城市被废弃,残存的玛雅人举族北迁,从此风光不再。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生产方式的转型,更需要"人"的参与和"人"的变革。生态问题源自于"人",也必将求解于"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出发,通过人的思维方式的生态化、人格的生态化和人的需要的生态化转型,实现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变革,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十个人朴实的讲述,却扣动了全场听众的心弦。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却有涤荡心灵的感人故事。“十佳文明市民”抒发了天津人的情怀,奏响了激昂的文明乐章,展现了和谐时代的骄人风采。  相似文献   

14.
蔡紫薇  林震 《前线》2023,(11):41-44
“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深植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文明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绿色发展观的引领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党建》2009,(8):42-43
2007年以来,河北省沧州市把“沧州好人”典型宣传评选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倡导广大市民积极推荐好人、评议好人、争做好人,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莆田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行业服务水平、员工文明素质、行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走出了一条行业文明创建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4,(29):55-55
背景:9月24日,团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懦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表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史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桐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缘起于浙江,践行于全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遵循。因此,从生态价值的复归、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人与生态的终极指向三层维度展开对“两山”理论的深入剖析,从哲学境域探析“两山”理论的理论价值,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是应加以区别的,是文化决定了文明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文明的冲突是文化设计、引导的结果,也是可以通过文化的设计、引导而化解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具有排他性和融通性的,儒家文化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儒学正是在对道、法、佛三学的排拒中,吸取融摄了对方的合理成分,才在理论和实践上超出对方并与之共存。亨廷顿教授“东西文化冲突论”的结论有其理论上的疏漏,其对策则更是对文明发展的误导。但东西文化的对立却是事实,问题在于是由文明的对立转化为有益的竞争,还是由文化的抗衡发展为有害的冲突,这是可以预为设计的。这就应该发扬儒家文化的和合精神,使东西文化的所谓冲突,转化为有益的竞争,以促进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2007年的2月11日起,北京市将每月11日定为“排队日”,旨在推动广大市民树立文明行车的观念.为奥运会创造文明有序的环境。随后,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石家庄等城市也相继开展了类似的排队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