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河奔腾,涤荡尘埃. 发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慕绥新、马向东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的一批犯罪分子,为他们的贪婪和罪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和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分别被依法判处死缓、死刑.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马向东2001年12月1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伏法.同时被审判的14名罪犯也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罚.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是一起全国罕见的腐败案件,给沈阳市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正如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同志所指出:“慕绥新等人的所作所为带坏了班子,败坏了风气,给沈阳市的经济建设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辽宁和江苏省委、省纪委及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了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市检察院原检察长刘实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慕、马案件涉及领导干部人数之多,违纪违法金额之大,案件情节之复杂,造成的后果之严重,实属罕见。这是一起典型的团伙性腐败案件。慕绥新因受贿金额特别巨大,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马向东因贪污、受贿金额特别巨大,被判处死刑。同时,司法机关对慕、马等案涉及的一批重要案件…  相似文献   

4.
《慕绥新、马向东等案件警示录》《录像片)该片通过对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沈阳市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有力查处和深刻剖析,揭示了慕绥新、马向东等人违纪违法案件的典型性、严重性及他们走向深渊的原因。从而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吸取教训,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都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御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此片党内限级发行。定价:150.00元。 《党支部书记工作指导》中央及省有关部门的党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联合编撰。这套丛书共由两部分组成,前四册主要是根据中央、省委有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规定和新精神,围绕当前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在实  相似文献   

5.
慕绥新、马向东那一彪人马把沈阳弄得不成样子,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了.在2001年7月沈阳市第十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子后,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明确提出,沈阳市的新领导不要像慕绥新那样成为"党内个体户".  相似文献   

6.
王竹 《党建文汇》2002,(2):30-31
2001年10月10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国关注的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慕绥新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记者通过对慕绥新案办案人员的细致采访,了解到一些既让人震惊又让人觉得可悲、可笑的事实,同时,办案人员首次透露了慕绥新没有被判处死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是一起全国罕见的腐败案件,给沈阳市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正如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同志所指出:“慕绥新等人的所作所为带坏了班子,败坏了风气,给沈阳市的经济建设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沈阳案件被揭露出来后,辽宁省沈阳市的广大党员干部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进行反思。在“慕、马”等反面教员面前,他们想的是怎样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想的是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查处了一大批大贪官: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沈阳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海关原副署长王乐毅、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原光大董事长朱小华、原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  相似文献   

9.
田英 《大特区党风》2002,(5):25-27,24
“8小时以外”监督: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批腐败官员相继落马,受到党纪、政纪、法纪的严肃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几年查处的案件看,一些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发生时间大多在“8小时以外”,空间多是在“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以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原沈阳市长慕绥新、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大大小小的腐败官员无不如此。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末,中央纪委与辽宁省纪委组成的“10·18”专案组在调查慕绥新、马向东受贿等问题的同时,对有关线索深挖细查,又揭露出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涉及到沈阳市“一府两院”及许多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副院长梁福全、焦玫瑰相继被“两规”,揭露出来的腐败行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1.
团结与原则     
沈阳市常务副书记崔文信在对慕绥新、马向东违法违纪案的反思中谈到,慕绥新将在鞍山市口碑非常不好的周伟调到沈阳市担任烟草专卖局局长,很多常委有想法,却没人出面制止;群众举报夏任凡,中纪委下令调查,慕绥新从中阻挠,也就没人再坚持;市委常委会上,慕绥新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也没人进行批评。对这些问题,之所以没人坚持原则,提出反对,主要是怕影响关系,影响团结。把没有坚持原则的人说成是维护团结,看上去堂而皇之,细品起来,却全不是这回事儿。他们怕影响的团结,究竟是什么样的团结?是怕影响沈阳市稳定发展的大局,为维…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2月19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马向东在江苏省南京市被执行死刑。慕绥新等同时受审的15名罪犯也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罚。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沈阳市慕绥新、马向东等高中级领导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的原因时,有人把他们腐败的根源归结为体制问题,说现在社会风气不好,腐败成风,在这样的环境中,“好孩子也得学坏”。咋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细一琢磨,此言谬矣!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总结、反思沈阳市慕绥新、马向东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深刻教训,进一步统一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增强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王启文,请他回答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慕绥新、马向东等人的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令人触目惊心。其涉案人数之多,贪污受贿数额之大,社会影响之恶劣,不仅辽宁前所未有,在全国也十分罕见。慕绥新、马向东等人从领导干部蜕变堕落成腐败分子、人民罪人,其教训十分沉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6.
姜敏 《党建》2004,(Z1)
4年前,震惊全国的慕绥新、马向东大案将一批犯罪分子送上了审判台。在他们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时,身后却留下了大大小小所谓的“政绩遗产”,真是应了这样一句话:一届腐败干部的“政绩”,几届领导班子的“饥荒”。这些当年罩在腐败干部头上耀眼光环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危害如何,它又将如何处置,给我们哪些教训等等,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绩遗产”成流淌的财富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常务副市长马向东为掩盖其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罪恶行径,无不打着“为百姓造福、为民办好事”的幌子,实际上是好大喜功,不从实际出发,不从百姓的…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腐败问题最近被曝光。据中纪委的通报,其收受贿赂和礼金,“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显然,这“巨大”与“严重”,决非短时间所能形成,也决非“神不知,鬼不觉”。既然如此,为何其能够边腐败边升迁以至于今呢?是慕绥新善于伪装,抑或是其他?  相似文献   

18.
一位参加沈阳市党代会的企业家代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香港记者都能从慕绥新价值几万元港币的一身腐败行头上判断出这个腐败市长,为什么慕绥新、马向东身边的人就是发现不了?”此话见于《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新闻观察”。其问虽是就慕、马一案有感而发,却有“普遍意义”。对于慕、马一伙的腐败,周围的人真是没有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吗?真是因为不易发现才使其“越坐越大”吗?我以为不是。身边的人恐怕早就看出这两人是腐败分子了。是内地的记者反应迟钝么?恐怕也不是。我敢断言,沈阳市的记者肯定比香港记者更早更容易发现慕、…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西西佛神话,人们耳熟能详。西西佛当应受人景仰、被人膜拜甚至值得效仿——假设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的利益像西西佛式的永不懈怠、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明知不可而为之”,那将是何等的悲壮之美,那必将把“神话”演绎成造福人民的实实在在的现实。而作为省部级干部的刘克田,他“明知不可而为之”导演的却是一幕害人害己的“丑剧”,据中央纪委通报指出:“刘克田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女儿出国留学,收受巨额贿赂。尤为严重的是,其受贿行为发生在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案发,夏任凡也被纪检监察…  相似文献   

20.
摘要诠释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的几则语录,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见识,更有助于我们识别腐败分子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