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为柳亚子重写的一首写于1936年的词《沁园春·雪》,在重庆产生巨大反响,引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为柳亚子重写的一首写于1936年的词《沁园春·雪》,在重庆产生巨大反响,引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平谈判。在43天的谈判过程中,毛泽东坚持把革命的斗争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争取主动、避免被动,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斗争艺术。在谈判桌上与国民党斗争的同时,毛泽东开展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政治主张,得到民主党派的理解和支持,与党外人士结下了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4.
资讯     
《红岩春秋》2024,(1):4-5
<正>大型文献电视片《重庆谈判》热播收官2023年12月26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大型文献电视片《重庆谈判》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重庆卫视频道开播。全片共6集,每集30分钟,持续播出至12月31日收官。《重庆谈判》多角度、全方位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组成的中共代表团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三步退让"促和平早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中共就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希望通过谈判使国民党同意结束"训政",成立联合政府。而抗战胜利时,国民党军队主力尚在西南、西北地区,立刻发动内战有很大困难。于是,在蒋介石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下,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和谈,  相似文献   

6.
《沁园春·雪》写于何时何地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其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同时向他“索句”。毛泽东便把9年前创作的《沁同春·雪》书赠给柳亚子,许致信云:“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作为蒋介石的“客人”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蒋介石以安全保卫之名,指令宪兵司令张镇在毛主席的城内住地曹家岩桂园专门派出一个警卫班。于是,便引出了原该班班长李昭梅后来的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8.
郭明 《党史文汇》2001,(12):30-32
国民党反动当局一手制造了《解放》报事件中国人民历时 8年之久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以后 ,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 ,休养生息 ,以恢复战争创伤。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一面伪装和平 ,于 1 945年 8月三次电邀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另一方面 ,又积极准备内战。国共和平谈判在重庆进行了 43天 ,于 1 0月 1 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公布不久 ,蒋介石即撕毁协议 ,在美国支持下大举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 ,并对接收区实行法西斯统治。 1 0月 1 0日 ,美国海军航空队进驻北平。…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与《双十协定》的起草杨茂荣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等代表中国共产党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于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这个协定公布后,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有一种看法认为《双十协定》...  相似文献   

10.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连续给毛泽东发电报,邀请他去重庆进行国共两党之间的和平谈判。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表示愿意前往重庆。没过几天,江青也借口看牙要求到重庆去。毛泽东考虑再三,向江青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不能作为代表团的成  相似文献   

11.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12.
"接班人"问题的提出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13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同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了防备蒋介石的阴谋,中共中央决定:谈判期间,刘少奇代理毛泽东的中共中央主席职务.1949年10月,中国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建设新中国的同时,如何保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是一个既现实又长远的问题.与此相关,建设时期解决"接班人"的问题,被适时地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29日,也就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的次日晚上,中苏友协在七星岗礼堂为欢迎毛泽东一行的到来举行盛大酒会。酒会上,冯玉祥将军兴奋难抑,即兴赋诗:  相似文献   

14.
正在解放战争中,周恩来前后两次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领导了第二条战线即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运动。更为辉煌的是,他与毛泽东一起转战陕北、坐镇西柏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体现了一位军事家的杰出才华和非凡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月,国民党的张轸在河南信阳宣布独立,程潜在湖南逼蒋退位,白崇禧则在武汉以停止使用金圆券、扣留重庆运来的武器相要挟。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李上台后,表示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八项谈判条件,先后派出以邵力子、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使团前往北平,国共双方开始了和平谈判。在这次和谈的背后,还有一个秘密使团,往来于南京和北平之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使者名叫刘仲容。刘在抗日战争初期,曾作为国民党桂系的代表常驻延安,后任第五战区青年军团顾问、桂林行营参议等职。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刘既是“桂系的亲信,又是中共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发来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平谈判。中共中央认真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8月28日下午3时37分,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飞抵重庆。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这是一次永载史册的旅程。  相似文献   

17.
成一 《党史文苑》2007,(12):18-20
l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其他的评论是:《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这个“等”字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18.
正3 1.渡江战役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沉重打击下,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陷入了总崩溃。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伺机卷土重来,一面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面扩军备战,企图依托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为早日实现真正的和平,毛泽东提出进行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我军多次推迟渡江南进的时间。当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已达成的和平协定上签字后,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被外国人誉为“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一代伟人,他在戎马倥偬之中留下了许多雄奇瑰丽的词章。《沁园春·雪》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围绕此词的发表,还有着一串串鲜为人知的故事。自视甚高的柳亚子称毛泽东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1945年,毛泽东在蒋介石的3次电邀下,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主和平,毅然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了启发和帮助以柳亚子为代表的广大爱国民主人士提高认识,认清蒋介石在中国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反动本质,不要对貌似强大的反动派有丝毫的幻想,毛泽东应柳亚子索要诗句之请,把自己1936年2…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团结,反对内战,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同志,在张治中将军等人的陪同下,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毛泽东飞赴重庆,是震动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