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麻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麻醉术的前导。但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扼杀,已大都失传,现存资料记载很不完整。自1970年7月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洋金花为主药成功地应用于人的全身麻醉术以作外科手术,使被埋没了一千七百多年的中药麻醉术重新放出异彩。为了继承和发掘祖国兽医学术,探索中药麻醉是否可以作为牛、猪全身麻醉剂及其恰当的用量与用法,开展了本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非药物麻醉之一——电针麻醉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价值是众所周知的,针麻手术范围不断扩大,效果不断提高,已成为临床工作者所乐于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由于施行这种麻醉法要在动物机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穴位扎针,通以比手捻针或临床医学的针刺麻醉刺激要强得多的一定频率、强度的脉冲电流才能提高痛阈,达到施行手术所必须的条件,因此,临床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医疗卫生路线指引下,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为创造适应战备要求的麻醉方法,在人医耳针麻醉经验的启发下,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了马骡耳针麻醉的研究,初步摸索到马骡耳针麻醉的几个穴位和操作方法,并先后在33匹马骡身上进行了剖腹和肠管吻合等手术的试验和应用,31匹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家畜电针手术期前麻醉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和结果。通过实验证明,在家畜的一定穴位进行针刺电脉冲刺激之后,家畜对致痛信息能产生抗痛的后续效应,其持续时间可以满足手术全过程的需要。其次对产生后续效应的机制和影响镇痛后续效应在时间、强度和空间范围上变化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性和理论性的探讨。最后针对当前有关家畜针刺麻醉和电针麻醉的一些主要理论,如Melzack等的“闸门控制”论(1965年)和柯志提出的“多级协调控制”论的一些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兽医激光手术期前麻醉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结果。根据激光的特性和兽医临床的特点,我们在传统的中兽医针灸学的经络学说和现代家畜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筛选并拟定了进行家畜激光麻醉的穴位组合——夹脊穴组,并且提出了适合兽医临床应用、有效而安全的家畜激光麻醉方法——兽医激光手术期前麻醉法。实验证明,采用夹脊穴组进行激光穴位刺激,能使家畜产生强而持久的镇痛后续效应;施行兽医激光手术期前麻醉,则能克服进行激光穴位刺激和手术操作的矛盾,保证手术顺利地进行。 其次,本文也提出了进行兽医激光手术期前麻醉的激光光源种类、强度(照射功率)、单个穴位最佳刺激时间、整个穴组的累积刺激量以及选择激光刺激穴位的依据等资料,可供今后开展家畜激光麻醉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1985年7月,我们进行了人工取活熊胆汁的研究,目前已掌握了取活熊胆汁的麻醉、手术、取胆汁、术后护理及胆汁加工等全套技术,为保护和利用长白山珍奇动物资源,解决熊胆原料奇缺问题,开辟一条新途径。 (一)试验材料 1.试验熊:棕熊1只,20岁,公,体重200公斤;长白山黑熊2只,2号黑熊,母,15岁,105公斤;3号黑熊,母,5岁,50公斤。均健康。 2.药械:麻醉Ⅰ、麻醉Ⅱ(自配);麻醉短枪Z7212-667型、金属注射器、一般手术器械等。 (二)试验方法 试验之前将熊赶到试验笼内,适应2~3日。 1.麻醉:先将试验熊压牢,用麻醉Ⅰ行化学保定,然后注射麻醉Ⅱ进行全麻醉。麻  相似文献   

7.
用于医疗保定对鸟类的麻醉 ,已有很多的报道 ,但就大型涉游禽的麻醉报道较少。大型涉禽主要指鹤、鹳类如丹顶鹤、白枕鹤、黑鹳等 ;游禽指大天鹅、大雁等。在临床中对大型涉游禽的骨折、严重外伤抢救中 ,其外科手术时需要有相对安全的保定措施 ,才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数年中对 5种鹤、1种鹳和 2种游禽共 3 5只、5 1次采用盐酸氯胺酮麻醉 ,麻醉效果及术后治疗结果令人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盐酸氯胺酮 ,北京制药厂生产。1.2 麻醉对象 因意外因素和疾病造成的骨折、外伤及翅、喙畸型需手术的鹤、鹳等 ,它们基本无全身的严重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兽医界对激光临床应用研究较多,并取得一定成效。经临床外科学者试验,认为夹脊穴组为激光手术期前麻醉最佳穴组,但对该穴组的局部解剖结构罕见报道。为探讨夹脊穴组的麻醉原理与经络关系,进一步阐明临床应用该穴组的依据,特对夹脊穴组的解剖位置、结构、神经来源及其分布等作了观察,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对一黑熊应用广谱抗菌素引起的真菌感染,采用新鲜黑熊粪便过滤液一次性直肠灌注的方法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发病情况及诊断 1988年7月,我们在长沙市郊对一头2岁半、雄性、体重100kg的黑熊做胆囊造瘘手术,术前一天下午用白糖水调灭滴灵1.4g一次空服,术前1小时用氯霉素1g、庆大霉素32万单位肌肉注射。手术后用氯霉素1g、庆大霉素3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共4天,然后改用青霉素240万单位、链霉素1g肌注,每天3次。手术时用静松灵、氯氨酮复合麻醉,手术采用无菌操作,1小时手术完毕,麻醉及手术均正常。术后第6天,患熊出现厌食,喜欢水,大便每天1~2次,量少、软或稀,棕褐色,共持  相似文献   

10.
自1905年以来,笔者以静松灵用于猫的手术麻醉20例,效果甚为理想。 静松灵注射液系丹东兽药厂产品,规格为2%,每支10ml。用量为1~2ml,手术猫20例,均系剖腹产术,行肌肉和皮下注射,一般难产时间达2日的猫或体质较弱者用1ml即可,体质健壮,当日发现难产立即进行手术者可用2ml。亦可先用1ml观察5~10分钟如达不到麻醉程度时可再追加注射1ml。用药后5~10分钟,观察患猫瞳孔反射消失,针刺术部皮肤反应迟顿时即可开始手术。麻醉时间一般可持续1  相似文献   

11.
长春兽医大学科研所研制的846注射液,具有较理想的镇痛、镇静和松弛肌肉作用。应用于牛的手术麻醉和保定,收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 剂量及用药方法 将846注射液应用于门诊手术麻醉和保定,剂量依牛种别、年龄、体质和手术要求而定,犊牛2~4m1,成年牛6~8ml(按2~2.5ml/100kg),肌肉注射,术中可根据手术时间酌情追加用药。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电针麻醉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选择适当的刺针穴位配方和有效的电刺激,待无痛觉反应出现时,一面观察患犬的感受性,一面进行电针麻醉的手术操作。 石崎智等于第14次兽医麻醉会、1976年及1977年日本临床兽医学会、1976年东京兽医畜产学会,对电针麻醉施行手术的可能性和适应症作了简要报告。本文着重介绍电针麻醉对犬的头、颈部止痛作用,并报告扩区手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结合教学做过一例胸腔外科手术,共用2小时,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一)手术方法和步骤 1.手术前家畜常规检查:结果见下表。 2.保定及麻醉:右侧卧保定。采用电针麻醉加2%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法。用闭血和百会两穴,频率用150/周秒,输出用5~7。局部用2%普鲁卡因直线浸润麻醉。麻醉后家畜变化情况见上表。 3.术部剪毛消毒并术野隔离。 4.在倒数第九肋骨中央与肩关节水平线交叉处向下切开皮肤15厘米,止血,分离皮下组织,并彻底止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开腹手术,在盆腔内壁固定直肠脱出的方法治愈3例病犬,现将手术方法简介于下。 术前准备 ①术野和术者手臂按常规方法消毒,在术前1小时肌肉注射青、链霉素各100万单位,以防伤口感染。②全身麻醉按每公斤体重肌注静松灵1.5mg;传导麻醉用2%普鲁卡因2ml。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家畜针刺麻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马、牛、猪的电针麻醉都有较多报道。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水牛针刺麻醉的研究。1974年在全国针麻会议上交流了我们所选择的穴组以及105例手术效果观察。1978年总结了217例手术综合报告。在这些试验中,我们发现针麻的效果与穴组选择、电刺激参数(电流强度、频率、波型)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为了摸索腹腔手术的针麻穴位处方及效果最好的电流强度、频率、波型,我们从1979年4月至11月进行了此项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设计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1974年以来,我们用司可林麻醉保定梅花鹿锯茸、助产和各种外科手术达350头次。因司可林系肌松剂药物,一般麻醉时间不长,对神经的镇痛作用较差,在做深部组织、内脏器官、骨折整复及截胎助产等时间长的手术中,往往手术尚未完备,鹿就苏醒挣扎或有疼痛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另加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工作。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在梅花鹿的这类手术中加用电针麻醉10例(公鹿4头,母鹿6头),效果较好。现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开腹手术,治愈3例狗的直肠脱出,效果满意。 术前准备 术者手臂和术野等按常规方法消毒、麻醉;为防止创口感染,在手术前的一个小时肌肉注射青、链霉素各100万单位,保证切口渗出液中含有足够的药液浓度达杀菌目的。 腹腔手术部位 在左侧髋结节向最后肋骨引水平线,在这条连线的中点作切口起点,向下垂直切  相似文献   

18.
作者1975年5月在宜宾地区食品公司收购牛群中发现一头4岁黑色黄牛,其子宫胀满,俨似怀孕后期,于是决定行右侧剖腹术取出子宫内容物,经用25%硫酸镁注射液50毫升静脉注射作基础麻醉,再行抢风、三阳络穴电针麻醉,顺利完成手术,取出一椭圆形96×72厘米大小的肿瘤,瘤体表面光滑,完整的包膜几乎全由  相似文献   

19.
为了便于对野生动物进行疾病诊疗、资源利用及科学研究等工作,近年来我国有关单位对化学药物麻醉做了不少研究。但一般只能麻醉几十分钟,最多也不过数小时,需要较长时间的麻醉运输还未见有报道。我们在对虎、豹、熊猫、熊等动物进行一百多次的麻醉试验和应用的基础上,1980年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欧洲棕熊的较长距离的麻醉运输。 (一)一般情况 欧洲棕熊(Ursusarc-tos)是国际上保护动物之一,可以说是最大的食肉类动物,一般体重250~350公斤,性情凶猛,力气强大,捕捉运输要比狮、虎、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动物 奶牛,6岁半,体重约400kg,为学生实验牛,手术前曾进行颈静脉反复、多次扎针练习采血,而造成两侧颈静脉炎症,局部皮下组织瘀血肿胀。 材料 采用上海医学心血管研究所与苏州织带厂联合研究生产的高分子人造涤纶血管,管内径2.0cm,长度4.0cm。 手术方法 患畜用静松灵(二甲苯胺噻唑,每kg体重0.3mg)肌肉注射作基础麻醉,结合在术部皮下用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在左侧颈部颈静脉沟处皱壁切开皮肤15cm,见颈静脉肿胀、瘀血、炎症,与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