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医生,竟用短短的几年时间把3本医学刊物办成一流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其中一本还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他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儿女”,他与这三个“儿女”一同享誉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我一定要创办一流的学术期刊”2002年7月,王琪完成了在加拿大UBC大学口腔病理系博士后学习,回到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事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北京同仁医院院长、中国著名耳鼻咽喉专家韩德民教授派他到北京市耳鼻咽喉研究所编辑部担任主任,负责抓《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  相似文献   

2.
我的中国梦     
都茂词  咏梅曲 《群众》2013,(5):I0068-I0068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出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百万海外学子胸怀祖国,学有所成,纷纷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中组部人才局组织创作了《我的中国梦》,抒发了海外学子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愫,表达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3.
美籍华人、联合国环保专家、美国环境工程学院院士沈铎博士,为增进海峡两岸交流所作的最新贡献是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促成首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研讨会”于去年9月在上海举行。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美国、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120余人,他们共聚一堂研讨交流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不久前,沈铎博士连续两次回到故乡——浙江省嘉兴市讲学和洽谈业务,笔者特意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4.
3月3日那天。听到在美国获得最高荣誉的刑事科学专家、美籍华人李昌钰博士又一次来到公安大学讲学的消息,我马上想起他在《神探李昌钰》一书序言中的一段话: 我虽然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明星级”的礼遇,但是到中国大陆寻根之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1985年,我回到阔别四十多丰的故乡。当时刚改革开放,交通设施十分落后,生活条件很差,与四十多年前的环境没有多大变化,童年的生活景象重现眼前。离开故里后,我并没有衣锦还乡的荣誉感,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责任感。我心里想,自己身上流着的血是中国人的血,曾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  相似文献   

5.
万事簇拥事业为先——10位博士谈回国动机本刊记者/方奕[引子]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动荡之后,到70年代末期,步履蹒跚的中国终于走上了改革发展之路,并且向世界敞开了闭锁的国门。随着对外开放大门的开启,数以万计的中国学子涌向海外,形成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  相似文献   

6.
Sharon  曹有涛 《台声》2006,(3):94-96
和许多家境优越的年轻人一样,杨玎少年时就独自背起行囊远赴海外。10年间从澳洲到北美,从中学到大学,直到修完经济学学位后,这位深受西方文化熏陶和习惯西方生活方式的青年学子却决定回到中国发展,用他的话来说“毕竟这里才是自己的家”。况且,这里还有他和父亲的一个四合院的梦。  相似文献   

7.
热血学子立志“体育救国“王耀东的第一声啼哭,响在炮火声中。1900年8月,俄军一路烧杀,直逼中国黑河——瑗珲防线。交战不久,清军伤亡惨重,全线溃退。一位名叫王新斋的管带(营长)侥幸逃得一命,回到嫩江县城,带领全家加入了南逃的难民大军。他的妻子潘春娥身怀六甲,1900年9月27日,潘春娥在逃亡途中生下一子,取名王荣春,即以后的王耀东。耀东出生后,一家6口又经过长达数月的逃难生活,才返回嫩江。王新斋解甲归田,从此务农。耀东8岁时,进入私塾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后转入新制小学。1914年,年仅14岁的王耀东只身一人赴齐齐哈尔求学,就读于黑龙江省男子一中。此时他  相似文献   

8.
一2002年元旦前夕,上海市某监狱。面对笔者,因骗色骗财被判刑入狱的鲍影波悔恨不已……48岁的鲍影波有一米八的个头,可谓相貌堂堂。可能谁都不会想到,此君当初踏进让坏人为之丧胆的公安局大门时,并不是个骗色、骗财的犯罪嫌疑人,恰恰相反他是为了报案,是以受害人的身份出现的。那是2001年1月10日傍晚,鲍影波回到浦东怡心花园。当他打开302室的房门,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房间内仅留下几个“可口可乐”空瓶,那成套家具和家用电器被一扫而空,连那部来电显示电话机也不见了踪影。心急如焚的鲍影波急忙叫了一辆“的士…  相似文献   

9.
法博士信箱     
刘静 《人民公安》2005,(19):60-61
警察施行家庭暴力应如何处理法博士:我是一名企业的女职工,我的丈夫是一名警察。某日,我遭丈夫无理谩骂、殴打。我挣脱后,找到他的领导。虽经领导劝解,回到家里,他再次施暴,造成我鼻、嘴多处出血,头部外伤,住院17天。请问,警察施行家庭暴力,应如何处理?安徽张一张一同志: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殴打他人,违者,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所在地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  相似文献   

10.
年逾七旬的孟少农是久负盛誉的汽车学术界泰斗,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四十年代初,他从大洋彼岸回到中国,至  相似文献   

11.
40年代末、50年代初,大批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子满怀爱国热情,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形成一股青春涌动的留学生归国潮。由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建国初期留学生归国纪事》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我刊特地摘编其中的《不屈的斗争自豪的胜利》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赵苗苗  熊蕾 《人权》2002,(6):27-29
2001年,当欣民结束了他在美国克罗拉多州立大学丹佛分校三年的交流学习,回到中国时,他惊奇地发现中国大陆青年基督徒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和我一样,” 这个25岁的北京  相似文献   

13.
2003年5月,当SARS病毒夺走上百条鲜活的生命时,目睹灾难中的祖国,美籍华人杨卫平博士心急如焚。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多年的留学生,作为一名资深生物学博士,崇高的使命感使他毅然告别妻女,放弃高薪,回到家乡河南创办生物实体。在他的感召下,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方欣米业有限公司踊跃加入。2003年10月10日,郑州方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牟县白沙镇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4.
《春秋》1995,(3)
这是一次贵见肝胆的采访。当我命笔,想给读者介绍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著述颇丰的著名美学家周来祥教授的时候,不得不避开他三十多年来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的教育研究所做出的卓越奉献和建树,原因是,他站立在中国高等教育这座宝塔塔顶上的一声声呼唤,诱惑并震撼了我的心。从他的呼声中,我  相似文献   

15.
中医洋博士     
当迪亚拉1984年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中文时,在一次演讲会上。他向所有的同学,包括中国学生下了“战书”:“我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学习中医,不止要挖山,还要把挖出来的土好好分析。中医虽然属于中国,但如果你们不好好学,这座宝山迟早会被外国人挖走”。现在,迪亚拉已从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博士学位毕业,成为在中国拿到中医博士头衔的第一个外国人,被成都市恒博医院聘为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地说,第一天到恒博医院上班,一位病人挂了号,走到诊室一看,坐诊的竟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外国人,她满脸狐疑,转身出门就去退导。迪亚拉走出…  相似文献   

16.
2002年3月,爱尔兰。一位中国警官正在法庭证人席上作为警方证人出庭。他的对手是爱尔兰国内最有名的刑事案件律师。这年在爱尔兰.两位中国留学生在自己的公寓内被害。当时监控录像显示,另外一位中国留学生有重大嫌疑。爱尔兰警方把中国警官请来做审讯翻译并协助审讯。  相似文献   

17.
不朽的初恋     
●本刊1993年11月发表《半个世纪的情迷》一文,介绍了著名雕塑家潘鹤跨越半个世纪的浪漫故事。现在,他已看望了初恋的情人,已从加拿大回到了中国。本文介绍的是他的最新情况。  相似文献   

18.
若他不声不响地站在你的面前,你决然不会将他与中国传统的茶艺联系在一起.他,给人第一印象是一副清清秀秀的书生相,学的是在岛内少有人问津的冶金学.一位工科学士竞然与茶结缘,而且只身渡过海峡,与大陆一流国画大师们携手创办了一家颇具特色、品位甚高的茶艺馆,这在旁人看来,简直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19.
十一年前,殷承宗抱憾离开祖国,在美国的土地上,他总忘不了演奏中国的钢琴作品,期待中国的作品征服世界;十一年后,他回到祖国巡回演出,人们看到他的‘中国心’依旧滚烫。  相似文献   

20.
王培珊  蒋碧辉 《台声》2014,(8):96-97
T恤,平头,强壮,站在华侨大学金川活动中心的门口,王世民的沉稳、干练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待坐下和他交谈起来之后,发现他并没有想像中活泼,但回答问题有礼有节,年轻却不稚嫩,外向却不张扬。从青岛到泉州的台湾学子王世民的父母都出生在韩国。他们分别回到台湾读书工作,却在偶然机会相识,然后就由于相同的经历和背景,很快地走到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