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和工资分配是劳动者最核心的经济利益,作为职工利益维护者的工会组织.要积极为广大劳动者说话办事.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劳动者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感受和评价,我国劳动关系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休息休假、工资、员工参与决策、劳动者组织等对劳动关系呈现显著性影响.休息休假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因素,工资问题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企业决策权是影响劳动关系的激励因素,劳动者组织是影响劳动关系的结构性因素,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需要从政府、劳动者、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有效规制企业非破产清算中的劳动关系处理问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劳动权益的保护,特别在发生金融危机或者其他重大经济事件的情况下,有利于企业与劳动者双方利益的平衡,制止恶意逃逸现象.我国企业非破产企业清算中对劳动关系的处理存在法律责任不清、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等问题.应当建立强制清算制度,将恶意不清算行为纳入刑法规范范围,并从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又能平衡企业和双方利益角度确立清算中的劳动关系处理规范.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劳动关系现状的分析,针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中存在的劳动者就业质量不高、职工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构建新时代广西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合作博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不和谐根源于利益关系的失衡,并直接危害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面对劳动力市场化过程中的社会转型及利益主体多元化,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会行为模式,是在法律制度框架下表达、维护和实现劳动者权益,以合作博弈方式达成劳资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
邵志俊 《中国工运》2011,(10):20-20
一是发挥协调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是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泰兴市总工会注重发挥社会利益的“调节器”作用,坚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动参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政策研究制定,充分表达和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关系的矛盾逐渐显露,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和谐、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工会要以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确立的诚信原则不仅订立劳动合同时必须坚持,而且在该法贯彻实施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坚持诚信原则,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劳动关系当事人应当遵守;没有明文规定的,解决劳动关系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要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立法精神为指导,坚持该原则.坚持诚信原则不仅是保护劳动者利益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其内在条件是当事人对对方履行有关义务情况满意,换言之也是对自己有关权利实现情况的满意,这种满意程度越高,劳动关系就越和谐稳定.反之,在劳动关系中任何一方的利益不断遭受侵犯,必然失去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键是维护劳动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程度,决定着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06,(11):55-56
积极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推动建立协调的劳动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工会作用之浅析,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