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加快发展,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发展、合作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并不乐观,传统安全威胁依旧没有消除,非传统安全的挑战却日益显现.在复杂的国际安全背景之下,中国政府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创造生地提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为国际社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树立了典范.实践证明,构建和谐世界是新世纪实现国际安全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如何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这对于客观认识目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作用,理解中国为何要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舆论对"中国因素"、"中国崛起"的议论颇多,有热捧,也有冷嘲;有乐观,也有悲观,但不管舆论如何炒作,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本文仅对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因素"、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等问题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楚天 《当代世界》2021,(12):41-45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阿塔)"兵不血刃"占领首都喀布尔,阿富汗由此进入"阿塔时刻".阿富汗也因这一重大变局,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美国过去20年在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以事实上的失败告终,这再次唤起国际社会对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的思考.另一方面,新生的阿塔临时政府面临获得国际承认、推动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和平发展的政策选择尤为关键.中国作为重要邻国,在推动实现阿富汗和平、稳定和发展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际社会,国际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与日俱增。这就要求作为正在和平崛起的世界大国的中国不仅要全面参与国际制度,在现有的国际制度框架内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而且要力争在构建国际制度时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这不仅是维护中国日益全球化的国家利益的需求,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责任所在。本文旨在从国际制度的构建机制入手,阐述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所应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大国关系决定着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着中国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面对"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也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进程中,中国外交特别注重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其核心是大国间的协调、合作以及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竞争。构建良好的大国关系,必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作为国际战略和时代主题提出来的.从邓小平提出这一战略思想以来,已经将近20年过去了.在这20年里,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和平与发展"的这一时代主题并未改变,并且将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年前,中国的周恩来总理与印度的尼赫鲁总理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原则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赞同,并在随后的国际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而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推动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和实践,既有"非战、非武装、非暴力"的内容,也有与"和平""和平状态"等不加区别地使用的形态,在珍视和平的同时也可能有未能直面日本战争责任的一面。战后日本和平运动的指导思想并不仅限于"非战、非武装、非暴力"意义上的"和平主义",在和平运动的不同时期,"和平主义"分别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立宪主义等思潮相关联。近年来,日本政界保守势力宣扬"积极的和平主义",各代表人物的主张有所区别,但都已走到"和平主义"的反面。与此同时,日本民众中存在着与政府截然不同的"积极的和平主义"。作为可能遏制政界保守势力的力量,当前日本的和平主义与和平运动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
尹鸿伟 《南风窗》2008,(11):70-72
在政权安全与赈济灾民之间,缅甸军政府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显然,灾情也无法避开复杂的国际政治角力,无法改变缅甸将军们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我们已在经济、社会及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并且恢复了和平与稳定。因此,多党且民主的选举将在2010年举行。"2008年2月9日,缅甸军政府意外发表声明:"根据军方的  相似文献   

10.
时代主题的争论与(新)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时代观是国家战略与世界特征的结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任务与形势的统一,是"问题"和"主题"的统一.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并不能从理论上否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战争表现为常数一样,和平也可以表现为常数.(新)现实主义存在着解释上的漏洞,已无法适应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