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公民意识薄弱的文化背景下,村民积极政治参与并不必然意味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实现。鲁东南夏村个案显示,村委会行使职权的选择性、自利性与村委会选举中村民积极政治参与共存。研究发现,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合法的选举程序以及村庄派系竞争的均势性构成支撑村民积极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这再次启示我们,不可忽略传统文化与观念对村民政治生活的影响;重新认识村民选举热情和高参选率,反思村民自治背景下的积极政治参与;继续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推进村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对农民工"追薪潮"的政治参与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旨在影响和推动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的活动,它是分层、分类的.现阶段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况,决定了农民工政治参与基本上是利益类型,大多数政治行为是与寻求、和保障个人的物质利益相联系的,属于政治参与的最基本层次."追薪潮"中,农民工为维护劳有所得的基本利益而求助于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具体表现.在现有的民主政治参与框架下,提升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体认知,从可操作层面完善参与制度,依法规范公共权利行使,扩大有序的民主政治参与,是农民工追薪难问题寻求根本解决的必须,也是发展民主政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必须.  相似文献   

3.
杨泽娟 《求实》2005,(2):91-94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村民最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而村民能否积极有效地参与是衡量选举成败的关键.爵誉村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表明,村民对选举是冷漠的,不信任的.中国乡村民主政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资源型地区山西农村,出现了一些因煤而富的富裕群体通过村委会选举执掌村权进而主导农村政权的现象,这种富人当政现象成为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对“富人当政”下的村民自治状况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从民主选举的角度分析,资源型地区村委会选举中富人参选并大量当选符合村民自治的本意,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当前最紧要的是结合农村实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密、科学、便于操作的制度,规范参选者的行为。从村务村财公开与民主决策状况的角度分析,“富人当政”下的资源型地区农村村务村财公开有待落到实处,真正实行村庄民主管理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农民工作为政治生活的主体,其政治认知水平较高,政治态度较为积极,具有较强的参政能力和参政意识。但他们在城市的政治参与中实际处于"缺位"状态,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政治、农民工自身三大因素造成。因此,应从改革选举法和选举制度、完善信访制度、发展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和培育公民意识等方面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能力和素养,以影响政治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6.
朱煜  刘强  刘琴 《求实》2012,(1):78-83
保证农民工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然而,他们政治生活方面的问题却一直不为人们所注意。调研显示,农民工是关心时政新闻和国家大事的。但是,由于农民工"人户分离"这一特殊身份,他们对家乡政治活动的参与越来越少,而参与打工所在城市政治活动的热情又无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所以,农民工呈现出政治边缘人的特点,在参与乡村和城市政治活动中都处于悬空状态。  相似文献   

7.
作为政治参与的新发展,农民工政治参与彰显了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发展。目前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呈现出流动和边缘化的特点,主要受到外部因素如制度、经济组织、内部因素如个人素质和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应该从环境、制度和个人能力等方面着手,推动农民工政治参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华华 《求实》2017,(9):83-96
当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之后,中国进入了诺瑟姆城市化理论所描述的后城镇化时期。在后城镇化时期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返乡或回流,其内在驱动力正如他们离乡外出打工一样,依然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在共享发展语境下,回流农民工既可能依靠自身的优势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也可能因为缺乏正确的公共政策规约而出现"负的外部性"问题。阻碍回流农民工价值实现的现实瓶颈,既有来自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交替的负面影响,也有来自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对回流农民工"充分就业"的制约;同时,后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生产要素的错配恶化以及农民工劳动力要素与打工积蓄存在的资源稀释风险等,亦可能影响回流农民工的价值实现。解题的路径在于:引导回流农民工进行制度化的理性政治参与,建构回流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呼声空间",既让回流农民工通过政治参与"自下而上"更好地反映价值诉求,又让政府部门通过政治参与"自上而下"更好地执行民主决策,而共享发展的政策语境则为回流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行为"不超载"提供了现实性可能。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化及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农民工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却长期处于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状态,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对政治秩序的疏离,势必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推进。通过对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化危机的现状探寻原因与对策,以期农民工走出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化危机。  相似文献   

10.
佘云霞  刘晴 《唯实》2008,(10):64-66
体面劳动强调“社会对话”,即将话语权赋予劳动者。然而,人口众多的中国农民工却没有话语权。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工自身缺乏组织意识,也缺乏政治参与的自信。而且,现行制度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筑起的一道无形隔离墙,更使农民工对城市失去基本信任,造成其“参与”的冷漠。此外,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在拓宽信息渠道方面的问题,都制约了其对话语权的有效行使。而作为一种社会弱势文化的承载者,受惯性影响,农民工在公共舆论领域只能选择缺席。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农民工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却长期处于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状态。要深入探讨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化危机的现状,探寻原因与对策,引导农民工走出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化危机。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后出生,拥有农村户籍而在城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当前既无法回归农村政治生活又不能融入城市政治生活,成为事实上的政治边缘人。他们的有序政治参与存在制度供给不足、缺乏社会组织保障、自身能力较低等问题。营造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文化氛围,畅通其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发挥统一战线在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中的引导功能,提升其自身有序政治参与能力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理性选择原则作用下,中国农民工对农村政治生活产生政治冷漠,而现行政治参与体制却将其排斥在城市政治生活之外,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因此成为“体制性边缘人”。这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出于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成本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必须构筑起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杨永  朱春雷 《唯实》2007,(6):79-83
公民参与不仅包括政治参与,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参与。农民工在城市的公民参与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民工个人权利的实现、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在武汉市的调查,当前农民工的公民参与度较低,处于城市的边缘状态。农民工的公民参与状况与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生存状况、城市认同心理、组织化水平、公民参与的动员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提高农民工的公民参与水平,必须采取多方面措施建立农民工公民参与制度及其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11):47-48
一、禁止在村级组织选举中拉票贿选、破坏选举。不准有下列行为:(一)违反法定程序组织、参与选举,或者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篡改选举结果;(二)采取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参选或者妨害村民依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对福州市区青年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从政治参与的认知、情感、动机和态度四方面,对青年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选举是选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活动。然而在基层的直接选举中出现了"选举阻隔"现象,即广大选民对代表候选人的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而代表候选人被动接受选民投票,双方缺乏应有足量的互动,所形成的"迷茫的选民"和"陌生的代表候选人"的状况,从而妨碍选民参选实质民主的推进。本文提出"选举阻隔"的概念,从直接选举的现状描述入手,分析"选举阻隔"现象的后果及形成原因,并建议通过完善代表候选人介绍的内容和形式来消除"选举阻隔"现象,切实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政治冷漠: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一种行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魏星河  郭云华 《求实》2003,(10):60-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广大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正日益增强 ,政治参与程度不断扩大 ,政治参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这种政治热情背后 ,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 ,其主要原因是基层干部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许多不规范行为 ,进而导致政府信用在农民心中严重受损。进一步提高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化、程序化显得特别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重要阶层,其拥有社会资本的状况严重影响着农民工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城市化进程等.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离乡进城,使得原本不够成熟的乡村社会资本大量流失,而城市社会资本又严重不足,这极大限制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市民化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政府社会要充分发挥留守妇女和村委会等各部门的作用,巩固保持农民工的乡村社会资本;通过制度支持、法律保护、组织接纳、观念更新等途径,大力培育拓展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体制性的原因,他们却在城市社会中处于边缘性地位,这种边缘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文化方面,更重要的表现在他们的政治参与方面。他们无论在农村社区、城市社区,还是在打工单位里,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都处于边缘化,而犯罪、“帮派”等行为便是由这种边缘性引发的社会后果。本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民工政治参与缺失的现状、后果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