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悦新 《传承》2009,(22):128-129
斯大林时期长期的党和个人过分集权的执政体系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也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因素。苏联执政体系的失败违背了中国道家的核心思想。在新时期应当积极借鉴正确的道家思想来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苏联演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五马坚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苏联演变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失败,至少证明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从这个论断出发,他们得出以下结论:苏联的演变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此,苏联的演变是...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经济意义,更要深刻认识它的政治意义。 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共产党在这些国家所以丧失执政地位,社会主义所以在这些国家失败,原因是多方  相似文献   

4.
执政规律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主体、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为执政客体、以民主政体为执政工具、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作用范围的特殊执政规律。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一要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二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解决执政规律共性中共同面临的为谁执政,靠什么人施政,怎样执政的问题;正确解决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执政使命、执政地位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三要在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加强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借鉴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执政的失败教训,借鉴现代政党执政规律和古代社会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执政规律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5.
苏联实行高度的生产资料国有化和实行高度集权,使苏联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和无实际的民主权利,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的最终失败,鉴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当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改革开放,高度警惕西方国家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6.
苏联剧变中的法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联社会主义失败、苏联解体的进程中,苏联缺少法制的传统、违法现象普遍,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已近十年,国内外对其原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作了许许多多的探讨,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在国内,有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苏联解体、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于这一模式的弊端。不可否认,这一结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一结论却解释不了何以在同一模式下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那么,应该如何评价这一模式。如何认识它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关系呢?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联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兴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已近十年 ,国内外对其原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作了许许多多的探讨 ,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在国内 ,有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 ,苏联解体、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在于这一模式的弊端。不可否认 ,这一结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一结论却解释不了何以在同一模式下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那么 ,应该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如何认识它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关系呢 ?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 ,往往也被称…  相似文献   

9.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水平的提升,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提高.通过对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嬗变历程的梳理,反思和总结其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失败的教训,对做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如何看待和运用手中所掌握的政治权力,是一个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极其重大的政治问题.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和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不同结果为例,力图证明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正确认识、牢牢把握和有效运用政治权力,才能在保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局面的前提下,保证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1.
在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跨世纪的历史难题。应重视从哲学上反思百年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通过社会主义在苏联由胜利到失败的比较和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与在中国胜利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赢得社会主义胜利、创造中国奇迹的法宝。要重视发扬学哲学、用哲学的好传统。  相似文献   

12.
赵亮 《人民论坛》2014,(9):190-193
中共在执政初期开展的反经验主义斗争,增强了全党坚持社会主义前途方向的政治自觉性,但并未彻底解决阶级斗争经验的误用问题。此场斗争在政治和现实层面的不同结局证明,基于确保执政安全和实现国家利益,我党在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论化了的苏联模式的用语范式来架构本党执政话语体系的同时,实际上一直坚持进行以我为主的执政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共在执政初期开展的反经验主义斗争,增强了全党坚持社会主义前途方向的政治自觉性,但并未彻底解决阶级斗争经验的误用问题。此场斗争在政治和现实层面的不同结局证明,基于确保执政安全和实现国家利益,我党在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论化了的苏联模式的用语范式来架构本党执政话语体系的同时,实际上一直坚持进行以我为主的执政探索。  相似文献   

14.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是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率先建立起来的人类社会第一种社会主义制度。苏联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迅速崛起为"冷战"年代的世界两霸之一的。1991年末,苏联由于历次改革失败,始  相似文献   

15.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未取得成功,但在苏联改革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本文仅从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苏联的解体并非由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相反,正是由于 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苏联才发生政治剧变。因此,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社会主义失败了。只要中国不倒,社 会主义在世界上将始终站得住。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必将最终代替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指实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其显著的标志是共产党执政。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通过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前者主要有东欧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后者有苏联、中国等。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18.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列宁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开创者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 ,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赫鲁晓夫把超越阶段的做法推到历史的极致。勃列日涅夫时期和安德洛波夫时期也没有走出超越阶段的迷宫。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全盘否定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位。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随之而终结  相似文献   

19.
徐春 《岭南学刊》2011,(1):107-112
萨拉·萨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社会主义者,他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增长极限和生态恶化方面.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因管理不善带来“公地的破坏”,当因生态恶化遭遇增长的极限时不可避免导致失败。萨拉·萨卡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达到经济稳定,适度消费,实现社会平等,保证幸福指数。这些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虽然苏共在执政实践中违背公平正义原则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解体苏联也违反了公平正义原则。苏联解体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与启示:要把坚持公平正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足点和归宿点。必须在政治上发展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在经济上进行改革,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在文化上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