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美国现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将于1989年1月任满离职。里根是60年代以来美国唯一任满两届任期的总统,也是一位比较全面进行保守主义政治变革的总统。七年来他所执行的被称为“里根革命”的保守主义政策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随着1988年总统大选的展开,美国朝野都在议论里根离任后美国政局将会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一些人认为里根时代已经终结,自由主义思潮已经重新抬头,随着里根离任,里根政府的一切影响都将消失,就是说保守主义将被自由主义取代;另一些人则认为里根时代不会结束,里根执行的所谓“里根革命”的基本政策,不管哪一个党的政府上台都将继续下去。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所偏颇。从里根当选总统的历史背景和里根执政以来美国政局的发展以及内外形势来看。  相似文献   

2.
自里根竞选总统以来,一批右翼和保守思想库即纷纷为之出谋划策。里根不仅听取这些思想库的意见,还从它们那里物色人员充当他的政策顾问。里根当选总统后,这些顾问不少人参加了过渡班子,有的被任命为里根政府的重要官员。这些思想库提出的看法和主张,对里根政府制订国内外政策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安哥拉在美国新遏制战略中的突出地位,在里根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对安哥拉政策发生了微妙变化.里根政府先是向安哥拉政府施加各种压力,采取"打拉兼施、以打为主"的两手政策,继而推行"里根主义",企图强行改变安哥拉的现状.在美国预期目标未果的情形下,里根政府转而更加关注安哥拉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解决南部非洲和平问题.里根政府对安哥拉政策的嬗变,是由里根政府的全球战略所决定的.美国对安哥拉政局的干涉行为,充分体现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极端自私本质.  相似文献   

4.
“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并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学派。西方国家报刊和经济学家之所以创造并使用这个新名词,目的在于用它来概括和代表里根所奉行的一套保守主义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主张。现在,里根政府上台已一年半,“  相似文献   

5.
里根政府上台已经三年多了。里根政府从美苏争霸的全球战略出发,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里根政府对非洲的政策,也从属于这一目标。非洲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虽然不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和拥有美国及其盟国所必需的战略矿产资源等原因,对美国有着“日益增长的重要性”。里根政府对非洲给予了一定的重视,而美苏对抗的思想则贯穿于里根政府对非洲的政策之中,成为这一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主线。  相似文献   

6.
里根总统于1984年11月竞选获胜,连任美国总统。此刻回顾上届里根政府的拉美政策,对于估计美国今后拉美政策的变化及美拉关系的发展趋势无疑是有意义的。里根上台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明确地又回到美、苏“两极”世界的概念上来,把世界上的一切纷争都纳入同苏联争夺霸权的轨道,并把遏制苏联扩张作为其对外政策的中心目标。里根政府的拉美政策自然也从属于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冷战遏制理念支配下,里根政府20世纪80年代对苏联制定实施的经济外交政策涵盖了军事安全、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各个方面.对于里根政府采取的经济外交政策,苏联做出了某些政策回应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美国达到了利用经济杠杆损耗苏联社会经济基础的目标.但是,苏联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相对于其长期的历史积累、庞大的国家规模来讲效果有限,里根政府的对苏经济外交政策只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助推力量,而非决定性力量.在不同的问题领域,里根政府对苏联经济外交政策的效果不尽相同.里根的对苏哲学理念决定了美国对苏联经济外交政策目标的有限性,并导致其政策调整的滞后.  相似文献   

8.
冰岛会晤、参院控制权的丧失和“伊朗门”事件严重损害了里根的声誉,削弱了他的政治地位。里根在他任期剩余的时间里,将竭力重振政治威望,但要做很多事是困难的。里根仍有一定作为的领域,主要在外交方面。不管他是否将取得新的成就,他都将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邀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代表团一行七人于5月15日至25日对我国进行了访问,并与我国一些单位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现将美方部分论文摘介如下,以飨读者。一、克林顿的白宫杰克·沃森(里根政府时期曾任白宫办公厅主任,现为朗·艾尔德里奇和诺曼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保守主义对里根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保守主义的历史只有二、三十年。他们的主要兴趣在防务和对外政策方面。新保守派的对外政策思想特点:强调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待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特别是美苏间的关系;崇拜军事力量,迷信大棒政策;鼓吹里根主义;反对缓和与共处;信奉“美国至上”“唯我独尊”。他们对里根外交政策的总方向是支持的,但对里根某些具体政策和做法,则不时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1.
一里根第二任期一开始,就多次谈到要对农业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减少或取消数额巨大的政府补贴”,“有条不紊地过渡到面向市场的农业经济”。1985年2月,里根政府向国会提交了《1985年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新法案,里根政府拟对美国自1933年罗斯福政府开始执行、迄今延续达半个多世纪的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作下列重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里根政府上台以来,比卡特政府更为重视增强军事实力以同苏联在全球范围进行争夺。里根政府声称:八十年代是一个战争危险继续增加的年代,由于美苏军力对比十余年来的发展一直不利于美国,苏联的军事力量现在已有全面赶上和超过美国之势,美国必须加紧军备以对付这种局面。里根政府认为,在美苏战略核力量维持均势的条件下,虽然不能排除核交锋,但最有可能发生的仍是常规战争和冲突;苏联凭借其增强的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13.
黑格的辞职反映了里根政府内部政策上的分歧和权力上的争斗。里根迅速任命舒尔茨出任国务卿,意在使政府中决策班子内部趋于协调,以便继续推行其基本外交政策。舒尔茨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4.
蝉联两届的里根政府虽已卸任,但里根时期美国和拉美地区之间的贸易,由于受到特定经济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仍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一、贸易发展波动起伏,呈现W走向卡特执政的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美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直线增长。然而,里根时期美拉贸易则时起时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1981年,美拉贸易总额继卡特时期的持续增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4日,里根向国会提交了他的1986财年预算咨文;其特点是,在压缩联邦总开支的增长速度和大砍国内社会开支的同时,继续大量增加军费。一、预算的主要内容(])减少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同里根往年的预算一样,这项预算仍然体现了供应学派的经济思想。里根1981年上台后,一反三十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的凯恩斯主义,声言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  相似文献   

16.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对外政策具有“软”、“硬”两个方面。“硬”的方面是指大力推行与苏联对抗的实力外交;“软”的方面是指推行“人权民主”外交,干涉他国内政,促进“民主化”进程和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里根力图通过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美国对外政策在现实利益和“理想道义”之间达到统一,从而保证美国最终目标——确立世界领袖地位,得以实现。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两大目标往往因具体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矛盾,菲律宾便是极为典型的例子。本文试图通过里根政府对菲律宾人权、民主问题的政策的分析,来探讨里根处理人权民主与现实利益的相互关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里根政府里担任国防部长达7年之久的温伯格以其夫人健康不佳为由,于1987年11月2日宣布辞职,里根总统立即提名现任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弗兰克·卡卢奇担任新的国防部长。这一提名很快获得参议院通过。温伯格是对苏强硬政策的代表人物,对与苏达成军控协议一向持怀疑态度。新任国防部长卡卢奇同国会关系较好,对与苏达成军控协议主张采取灵活态度,较适应里根目前推行对苏灵活外交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研究》2007,34(5):F0004-F0004
俄罗斯石油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能源公司之一。1995年9月29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成立国有的开放式股份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成立之初的几年,俄罗斯石油公司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公司在很长时间内无法适应新的市场条件。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期间,俄罗斯石油公司面临是否继续存在下去的痛苦抉择。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石油公司财政状况严重恶化,公司对所属企业的资产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处于大的变动中,美国总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略与政策既要受到世界形势的影响,又会对世界形势变动有所影响。因此,里根推行的全球战略及其发展变化,受到世界的瞩目。本文拟结合里根的经历、特点与政治背景,对其所采取的战略及其政策思想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奇特的公司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国外出现了不少有趣的公司,令人耳目一新。 讲价公司:最近,美国出现一种新的行业——讲价公司。该公司称能替顾客“以最低价买到了好的商品”。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住房、土地、电器等,凡顾客需要购买的都属于该公司业务范围。公司接到顾客的“订单”后即派人调查该类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及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