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周总理请客     
周总理请客邓雷仓有一年,周总理在庐山开会,宾馆的领导派食堂的老姚师傅担任厨师。姚师傅50多岁,有一手高超的烹调技术。他一听说组织上派他给周总理当厨师,十分高兴。心想:我们敬爱的总理来到庐山,我一定要拿出全部本事多做一些美味可口的名菜,让总理吃得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商州市公安系统,有这样一位刑警,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攻克了许多大案要案;他热情耿直,爱憎分明,深受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爱戴。他就是商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秦立争。1996年3月19日,商洛地区保险公司干部李文钧被人杀死在单身宿舍内,由于室内空气流...  相似文献   

3.
王玉杰的仨外号●蔡王丁大安糖厂门卫班长王玉杰是一位老党员。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无私奉献,因此,职工们送了他三个外号。尽职尽责的“守门员”。一次,厂某领导在厂内买了一些木料,门卫检查时,王玉杰发现票据与实物不符,多出50分木料。他当即拦住了厂领导,要求...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我们党内有一位特殊的、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没有亲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却给敌军以巨大的杀伤力;他没有任职过我军任何职务,但其作用绝不亚于一位将军。 正因为他的特殊作用,毛泽东说他“能抵几个师”。 周恩来指着他,向张治中、邵力子等客人说:“他是1936年入党的中共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你们一定猜不到: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泽东主席就先看到了。” 这个神秘的传奇人物,就是被称为“中共超级特工”的大名鼎鼎的熊向晖。 熊向晖,在对国民党的秘密情报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新疆各族人民翻身得解放。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省、市、自治区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增强;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交通运输、电讯、网站四通八达;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50年的巨大变化让我们骄傲且为之深受鼓舞,同时,这50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杨飞  李美玥 《世纪桥》2012,(4):48-52
对于张太雷牺牲的这段史实,广州起义时在军委工作的一位领导同志曾甚为惋惜地回忆说:“太雷同志虽然是我们党内有威望的领导者,是一位好同志,但他是书生出身,缺乏军事常识,缺乏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就以他在十二日中午出席西瓜园工农兵代表大会之后遇难这件事来说,对警卫工作没有注意,结果却给敌人的冷枪打死了。”  相似文献   

7.
孟红 《世纪风采》2007,(8):22-24,25-27
爱情,是人世间令人心驰神往的一种美好感情。陈景润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巨人,是否也有过像他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爱情故事呢?  相似文献   

8.
圣地有位泥塑王□鲁少河张勇摄影报道王文海,1951年生于河南省长葛市董村乡龙卧坡村,现为延安纪念馆干部。他自幼喜爱民间泥塑,初习石窟雕像、门神画、人物剧照等。又涉摄影艺术,后受西安美院师生的熏陶与启发,专注泥塑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号称“延安泥塑王”。王...  相似文献   

9.
他,在中国冶金行业排头兵的驰宏锌锗公司,和团队一起攻克了艾萨炉铅冶炼技术难关,大家评价他是一位"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正一1980年3月的一天下午,临近下班时,高本堂用手推车送货回到工地,同小组的一位同志上前告诉他,刚才公司领导派人来,通知他明日上午一上班就到公司去一趟,有要事相谈。高本堂一听,心里直犯嘀咕:有何要事呢?他从来按部就班地干活,从不跟领导接触;虽然家庭出身不好,但现在已不讲成分了,莫非是几个孩子有谁闯了祸?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1995,(5)
省委表彰的五位优秀领导干部简介徐大毅同志是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医学专家、教授。他从医40多年,一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恪尽职守;他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满腔热忱,认真负责;他技术精湛,攻克了许多疑难病症,被评为国家级医学专家;他治学严谨,学...  相似文献   

12.
盛明 《四川党史》2002,(2):54-55
50年代初在工会我就认识彭塞同志,以后都调统战系统工作,同住一条街,但也只是点头之交。直到1986年春,“火星社”写社史,他来参加指导,我才知道他当时是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直接领导“火星社”,是我们的老领导。也才知道他就是有力地冲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四九”事件的现场指挥,不禁由衷的敬佩。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地下斗争,不易理解那种由衷之情。当时我们在四川大学念书,都是20出头的热血青年,不满现实,向往革命,在雅乐工委副书记吕英的指导下,成立了革命青年的秘密组织———火星社。临近解放,敌人垂死挣扎,…  相似文献   

13.
章重 《党史天地》2008,(1):4-13
今年的元月16日是陶铸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陶铸是我们党内一位非常有个性、有特色、有能力的高级干部。毛泽东曾称他是“党内一头牛”。在战争年代。他以中共湖北省工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的身份创办汤池训练班,为党培训了大批干部;在和平年代,他以中南局第一书记的身份领导湖北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抚今忆昔。我们深深怀念陶铸同志。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7,(10)
<正>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其中一位先生派人将一张名片送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要求会晤。由于耿飚正有其他活动,这位美国客人的要求未能如愿。离开中国前,他托人转给耿飚一本厚厚的影集,封面上方用中英文写着:"送给我们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迪克西团’成员赠。"他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自己?耿飚也很好奇。翻开影集第一页,一张40多年前自己与一位美国  相似文献   

15.
莫娟 《求贤》2010,(5):50-50
MBA课程上,两位特约来宾正分别用20分钟说明什么是“好的领导”。第一个来宾在短短20分钟内引用了5位名人的领导经验。这5人包括通用电器公司的杰克·韦尔奇、英特尔的安迪·葛洛夫、管理泰斗彼得.杜拉克与中国台湾的郭台铭和张忠谋。听来似乎这5人的领导方式便代表着好的领导。他讲完后,很有信心地将麦克风交到另一企业名人手中,企业家是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16.
求真务实的光辉典范忆四川工业的主要奠基人陈刚同志原省委城工委和︽四川日报︾部分同志陈刚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0年了。50年代,我们曾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从事城市经济工作,或作城市经济新闻报导,接受过陈刚同志的教诲。陈刚同志高瞻远瞩,博大精深,以非凡的气...  相似文献   

17.
有位领导同志到一个单位任职,他发现机关规定中午12点吃饭,下午1点上班,但是很多人11点半就去吃饭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多少年也没人去管。他召开一个15分钟的会提出要求:第一,主管领导如果不能杜绝11点半吃饭,你就引咎辞职。第二,如果哪一个单位有人11点半吃饭,就说明是闲得没事干了,这个单位就该精简人员。第三,11点半派人扛着摄像机在食堂门口现场拍摄。15分钟会议一结束,11点半吃饭的现象就随之消失了。 这位领导同志仅用15分钟就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其果断之举着实令人敬佩。然而在敬佩之余,笔者不禁要提出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2010年5月的一天,亲友们为一位80岁的老人举行生日聚会。军委和总政领导派人送来花篮,致以亲切问候;文艺界朋友送来贺卡,祝他“艺术之树常青”;弟子打来电话,愿他“健康长寿、童心永存”。面对眼前这一切,老人鞠躬、敬礼,一一道谢。  相似文献   

19.
我爱我的企业,因为她是新疆知名的汽车销售企业之一,企业里有一个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领导以身作则、开拓进取、高瞻远瞩,每一位员工相互协作、尽职尽责,亲如姐妹兄弟。如果把我们的企业比作是一条船,那领导就是舵手,我们每一位员工就是拼命划桨的船员,汇聚了这样巨大的力量,我们的企业能不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吗!  相似文献   

20.
报载,某县法院有位新任领导,在接待一来访群众提出要解决的遗留问题时,断然回绝:这是前任领导的事,你找他们去办,我不管。对此,这名同志心灰意冷,大失所望。而得知此事的另一位领导,主动找到这名同志,在对反映的情况经过详细了解后,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按规定帮他办了此事。对此,这名同志热泪盈眶,感激万分。上述两位领导表现出来的“我不管”与“热心办”,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并不少见,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令人痛心,后者值得提倡。笔者认为,“我不管”是领导对群众极端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