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 ,反映了学校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 ,实体规则的缺陷、程序规则的缺乏以及救济渠道的不畅都是导致惩戒权与受教育权失衡的原因 ,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学校惩戒权进行规制 ,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大世界中,大学生以受教育权被侵犯诉母校的不当惩戒纠纷在不断地上演着,文章分析了高校惩戒权和大学生受教育权冲突的原因,试图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受教育权为考量基点,着重规范处于强势地位的高校惩戒权,以期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法律制度规约权力的常态下,教师惩戒权应明晰其法律属性.教师惩戒权应该是基于国家教育权的授权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派生而形成的一种权力,存在于师生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中.教师惩戒权本质上的权力属性并不能否定教师在如何操作层面的选择权利.应通过“良法”之治和人理结合,实现教师惩戒权的合法与合理行使.  相似文献   

4.
权利性质不等于权利的实现,不能因为受教育权有利于实现政治权利、是生存权的保障就认为受教育权等于政治权利或等于生存权.社会权与自由权的二分法本身过于僵化,因此将受教育权归属于社会权或自由权或二者兼而有之的论点也很难成立.发展权不论是指集体权利还是个人权利,都难以容纳受教育权.受教育权应属于学习权,是学习权的一部分,学习权又从属于文化权,是文化权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成为被告的案件不断涌现,高校在很多争议中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些争议涉及的核心在于高校的自主管理权问题。突出表现为高校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惩戒时与学生的受教育权发生了严重冲突,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高校自主管理权进行规制,实现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着很多障碍,例如农民工收入比较低、城市公办学校门槛儿高等。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一种权义复合型权利,它的首要法律价值是平等。应从多个角度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宪法权利,具有自由权、社会权、发展权的多重性质。通过行政诉讼解决受教育权案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宪法诉讼是受教育权司法救济的根本途径。只有从宪法层次和高度解决一系列的理念和技术障碍,逐步实行宪法司法化,才能最终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谈高等院校自主管理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华 《工会论坛》2007,13(5):119-120
尊重高等院校自主管理权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尊重学术自由和高校自治。学生应服从学校的教育管理,应接受学校的成绩评价。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经常有高校在行使退学权,一方面学生以宪法受教育权对抗学校的退学;另一方面学校在坚持作为管理方式的退学权。其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有关高等学校退学权的行政立法,上位的宪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与下位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各高等学校规章制度之间冲突明显。另外对高等院校退学权行政诉讼的缺失及其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内涵揭示了其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性质的“二元”属性。国家对公民受教育权的限制应符合宪法标准。  相似文献   

11.
论量刑公正的一般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刑法学术史上,西方国家曾经围绕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的对立,就刑罚价值取向和量刑公正标准量刑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报应刑论认为"刑罚轻重应当与罪行轻重相适应",目的刑论认为"刑罚轻重应当与人身危险性相适应"。最后在两者之间形成折中主义刑罚论,认为"表明行为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人身危险性事实情况都是影响刑罚轻重的因素",此说为多数学者所赞同并为多数国家刑事立法所采纳。根据现行刑法第五条规定,我国量刑公正标准属于折中主义刑罚论,表现为"罪责刑相均衡",其精髓在于:刑罚的宽严程度应当与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相互适应",因此,正确处理法定刑、量刑情节与宣告刑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实现量刑公正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刑罚目的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司法层面刑罚的正确适用,即量刑均衡的实现。量刑均衡是建立在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个别化原则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要求审判机关在适用相同刑事法律的背景下,对性质相同、情节相类似的犯罪案件,作相当的刑罚裁量,对同等犯罪科处同等刑罚,对类似的事件作出相同的裁判,以保持刑罚稳定和罪刑相适应。但刑事司法裁判中量刑失衡问题颇为突出,危害到了刑罚正义的实现和社会公众对法律应有的信仰和敬畏,妨碍了刑罚目的的实现。因此,必须从立法、司法层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量刑失衡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最终实现量刑的均衡。  相似文献   

13.
要治理好西部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从刑法对策角度出发,在罪与非罪的界定原则方面,应坚持差异性原则、有限制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在环境犯罪的刑事制裁方面,刑事制裁的对象顺序应为个人———单位;立法未对环境犯罪规定死刑是妥当的,立法取消无期徒刑值得讨论,应充分发挥财产刑的惩罚与补偿作用;在非刑罚处理措施方面,应重视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医疗事故罪的法定刑配置突出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对医疗事故罪适用的刑罚种类只有有期徒刑和拘役两种 ,显得过于单薄。 2、法定刑幅度太低 ,不符合业务过失犯罪从重处罚的原则。要解决医疗事故罪法定刑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罚金刑” ,2、增加“资格刑” ;3、提高法定刑幅度。并以此为中心修改完善刑法第 335条。  相似文献   

15.
从宽制度是我国刑法量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坦白、自首、立功组成的悔罪从宽制度是从宽制度体系的核心,可以将其称为狭义从宽制度。明确狭义从宽制度各组成部分的适用条件及宽缓程度是正确适用狭义从宽制度,实现刑罚预防犯罪目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刑罚目的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的核心,对刑罚目的的选择直接影响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目的所体现的法的价值理念应与国家所追求的法的价值理念相适应。预防论的刑罚目的理论因其固有缺陷并不符合我国国情,而报应论的刑罚目的理论体现了对正义、公平、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的追求,符合我国的法的价值追求,适合我国国情,应当作为我国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公安高校学校编排规范化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对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应遵循《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原则和精神,根据公安高校学报的自身实际情况,走具有公安高校学报特色的编排规范之路。同时,加强与其它学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编排规范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刑罚轻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然而在我国传统的重刑化思想积淀很深。因此,树立刑罚新观念,倡导刑罚轻缓化的理念应为当务之急。为此,就要对刑罚轻缓化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以使我国对刑罚轻缓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行刑权是一种刑罚权,因此行刑权具有与刑罚权相同的正当化根据,即正义与合目的性。在此基础上,行刑时效的正当化根据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行为人已经改善、一般预防的目的已不可能达到、社会秩序复归平稳和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刑罚执行监督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事司法活动中,刑罚执行作为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后续司法活动,在法学界和实务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刑罚执行监督在法律监督体系中也面临同样的尴尬。理论储备的不足和刑事司法的行政化,使刑罚执行监督制度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刑事司法体制的需要。一个完善、合理、可操作的刑罚执行监督制度是保障刑事裁判得以完整、科学、公正、规范执行的关键,也是维护罪犯合法权益的最有效的司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