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云步入晚年后,每天坚持写大字,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陶冶性情.他经常写这样一个条幅:"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利益重如山."  相似文献   

2.
“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这是陈云同志生前书写的一个条幅。陈云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将毕生精力献给党的事业。这条幅不仅仅是陈云同志的自勉,也是对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人们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 古往今来,大凡学问家都是淡泊名利的。他们对个人的名利常常采取漠然冷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理想、事业的追求上。  相似文献   

4.
陈云把党内民主生活的状况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联系起来,这不但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党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而且对于党的建设和推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陈云一再强调要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重要性,认为如果不这样,"将来就可能出赫鲁晓夫",党的历史就有可能被否定;如果党的历史被否定,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有可能被颠覆。陈云不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对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云同志曾担任过7年中组部部长,作为一位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党和人民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这一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全局的大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有着系统全面的论述。他明确提出: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和选拔干部。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这一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和选拔干部,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原则和标准。陈云同志强调:提拔干部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德才兼备,才干固然要有,但德还是…  相似文献   

6.
正陈云极为重视党内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对此要坚持正确的立场。有的同志担心互相批评会伤害面子。对此,陈云在延安时期就尖锐指出,面子问题本质上是立场问题,是私心作祟,是将个人利益置于党的利益之上,对党的事业是不利的。他说,"论事不论脸,这里有个立场问题","如果强调讲面子,在讨论问题时,就会不客观,看问题就有个人的角度,有利于他,有利于他的面子,就赞成你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陈云是全党公认的实事求是、严于律己的楷模。学习陈云,对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践行"三严三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陈云,严以修身。他入党时就认识到,要终其一生为信仰的实现而奋斗到底。他高度重视加强党性修养问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他敢于坚持真理,仗义执言,勇往直前。践行"三严三实",就要学习陈云重视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学习陈云,严以用权。陈云说,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于我们党的身上,我们有这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朱德是陈云的老上级、老战友、老同事,他们都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付出了毕生的心血。1985年12月21日,陈云提笔挥毫,为朱德诞辰100周年(1986年12月1日是朱德诞辰100周年)题词:"雄风犹在,后人师表",表达他对朱德的缅怀和景仰。"雄风犹在"是赞扬朱德军威赫赫。他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十大元帅之首,被同志们尊称为"朱老总"。斯人已逝,陈云赞扬他的精神风范和铸造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对党要忠诚,关系着党组织和党员的纯洁性,这是延安时期陈云就系统论述过的党建问题。在党长期执政的环境下,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陈云当年强调党员对党忠实,是为了党能够在动荡严苛的历史环境下保持自身纯洁性。对那些对党不忠实的党员,陈云态度非常明确:一定要严格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要确保党员对党忠诚,需要正视各种复杂状况,态度要务实、坚决。这是陈云党建思想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87年6月陈云为<中国计划生育报>的题词"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集中体现了他的人口发展观.具体而言,陈云的人口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进行经济建设必须要认清人口的基本情况;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发展进行科学的长期规划;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陈云关于人口发展的观点既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也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4,(2):34-34
陈云生前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融入到了党的事业之中.他从不喜欢抛头露面,对各种公开活动、场面活动,只要可以不参加,他都不参加  相似文献   

12.
正1987年1月16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讲到就地取材用干部时说:"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平常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就地取材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他还结合自己选拔使用干部的经历,讲了一句经验之谈:"我新到一个地方工作,经常是不带什么干部的。"就地取材用干部,陈云倡导了一生,也坚持和实践了一生。仅举一例,体味陈云的这一用人原则。新中国成立前夕,大局始定,百废待兴,陈云奉调从东  相似文献   

13.
1937至1944年,陈云在延安担任中央组织部长长达7年之久.为取得人民群众对党的广泛拥护和支持,赢得战争的胜利,陈云提出许多关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思想,认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首先要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注重发展非工农先进分子入党,关键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些思想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新形势下扩大党的...  相似文献   

14.
博览之窗     
<正>陈云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在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问题上,陈云有许多宝贵的思想。陈云曾强调指出:总结历史经验首先要端正指导思想,指导思想错了,不可能总结出真正的经验。他认为,要重视别人的经验,更要重视自己的经验;要重视成功的经验,更要重视失败的经验。他说:"没有自  相似文献   

15.
1937年至1944年,陈云在延安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在这段时期里,陈云从当时革命形势和党内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多方面总结了我们党开展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思想理论观点。一、陈云科学地论述了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党的干部的本质特征。他说:“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二、陈云科学地论述了党的干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并把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陈云在延安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不仅在实践上为巩固党、发展党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理论上丰富了毛泽东建党思想,对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云对党的学习问题有非常独到和精辟的论述。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称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辉典范。在延安时期,陈云提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并始终如一地践行和倡导。他还反复强调,学习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概括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体会。陈云从不墨守成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他总是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重温陈云关于学习的思考和论述,对我们今天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陈云毕生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目光远大、智慧卓越的领导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解决过无数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他善于总结经验,进行哲学思考,用自己的独特而创新的哲学思想丰富并深化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陈云是党的高级干部队伍和领导人中,学习哲学、运用哲学、着力进行哲学创新的一个典范。学习陈云,对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要求的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唯实求是献身党的事业─—蒋南翔同志二三事刘文渊蒋南翔(1913.9一1988.5),新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和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人。1989年陈云同志题词赞曰:“蒋南翔同志一生唯实求是,献身党的事业”。在“一二·九”运动中“九·一八”事变后,日本...  相似文献   

19.
在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上.陈云同志发言说,对功劳要有正确的看法:第一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是个人的才智。他特别强调,这样的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陈云同志的“功劳观”在共产党人中很具有代表性。活着的志愿军战士李玉安、战斗英雄孙明芝等人都说过:不管立多少功,都归功于党和人民。他们在伤愈转业后的  相似文献   

20.
张谨 《党史博览》2021,(10):9-11
周恩来一生高度重视党性修养,其重要特征就是勤于作严格的自我批评.1942年9月16日,他为《新华日报》副刊徊结》撰写发刊词,开宗明义要"吾日三省吾身",强调这种"反省功夫"对个人和政党的益处. 新中国建立后,在不同场合,他又多次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自我批评","要经常反省","经常'洗澡"'.周恩来坚持知行合一,既积极倡导又身体力行.尽管投身革命的时间比较早,在党内长期处于领导核心层,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文过饰非,总能以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经常自我反省,以真诚而严肃的态度作深刻的自我批评,使自身的党性修养不断得到完善.在特殊的时期、关键的时刻,为了维护党的团结,推进上下同心,周恩来始终以大局为重,在困难面前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主动承担责任,以自我批评的方式化解了无数的矛盾和风险,使党和国家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彰显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