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校正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航向。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
姚红 《重庆行政》2014,(3):23-25
正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及涵义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此政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未来中国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已经由一元社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 ,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科技竞争力将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 ,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新时期公安科技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80年代初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  相似文献   

4.
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提出要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今年1月9日—11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进一步强调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请您从当代科技发展的角度分析一下,我国作出这一战略选择的背景。徐冠华(以下简称徐):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党我国面向2020年乃至更远将来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既符合世界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也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和完善的巨大工程,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这决定了未来30多年中国农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乡村振兴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面向经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柯尔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颁发和全国科技大会的胜利召开,对于我国科技事业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将产生极其重大而...  相似文献   

7.
房宁 《时事报告》2012,(11):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即。这是一次万众瞩目的大会,是一次精英荟萃的大会,是一次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大会。这次盛会将在中国政治的最高层面决定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领导中国人民和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不断地学习、调适、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自身也要不断吐故纳新、新老交替。中共十八大首要的意义就在于完成新老交替,形成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国现代化事业前进的新领导集体。将在中共十八大上形成的新的领导集体,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这是未来一代领导人不同于前辈的最大特色。新的一代能否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将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他们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模式的最终形成,意味着人类历史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最终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演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治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心变化与目标调适。由此,组织建设水平成为影响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组织机构、组织队伍和组织制度三个方面发挥作用。未来需要继续从坚持党的领导、优化组织体系、推动队伍建设和开展制度创新等方面推进组织建设,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对施工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科技不仅影响着企业当今的生存发展和兴衰成败,更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走向和生命周期。科技和人才是企业腾飞的双翼,大力推进“科技强企、人才兴企”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举措;是迎接我国铁路高速时代,适应大规模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时事学习     
中国科技发展的新里程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26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举行。这是我国科技发展事业上的大事,对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因素。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到2000年的目标是: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全国人民要牢固树立起科教兴国的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0,(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历史、现实和未来都昭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会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发挥好党领导一切的制度优势并转化形成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传统国家还是现代国家,国体都是政治权力和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将人民民主专政发展成为我国的国家制度,并且以宪法这一最高权威形式确定下来,这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领域,政治民主乃是政治现代化的内容和目标,这一内容的展开和目标的实现依托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改草案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改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今后“中国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而且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新中国,同样,没有中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不断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学习中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点燃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科技赋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为更好地以法治方式推动科技事业进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2023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于今年6月至9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国新 《思想战线》2001,27(6):21-24
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在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发生了三次质的变革.科学技术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生产力诸要素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质的飞跃,极大地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它推动着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工业经济正在转变为信息经济.以此为基础,整个社会也正在转变为信息社会.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二重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就科技创新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尤其要指出的是江泽民把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 ,深刻指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把科学技术切实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构建我们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全新认识 ,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它对于我们迎接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 ,把握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 ,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解答新经济形势下的新问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与科技现代化协同发展;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持续不懈的努力下,我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低收入国家,逐渐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并且实现了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减贫,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成就在国际上被称誉为"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经验""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现代化作为国家发展的总目标,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支撑,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华文明为依托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五方面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全方位立体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