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基于社会形态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延续了长期以来关于世界革命"寻找信号"和"两极相联"策略的思考,针对性地提出了俄国策略。俄国策略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之时并未实现。到列宁开创十月革命道路,主客观条件都发生了巨变。列宁努力在理论和实践弥合俄国策略与现实发展的冲突,同时将革命的成功实践不断理论化。对马克思恩格斯俄国策略与十月革命道路进行比较,有助于更好地阐释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宁 《理论视野》2008,(5):35-37
列宁晚年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俄国的具体实际,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关系,有助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创立了灌溉理论,但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均较早提出了"灌输"概念,对灌输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列宁灌输理论内容丰富,论证了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和革命理论的重要性,分析了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和革命理论的必要性,阐述了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可能性。灌输理论不仅对俄国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也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一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曾经一再强调指出,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必须采取“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列宁的这一思想,是对苏俄建国后数年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带有根本的指导意义。这是列宁晚年思想的精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苏俄建国初期曾经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从旧社会手中继承下来的遗产,是一个经济濒临破产边缘,技术文化十分落后的烂摊子。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面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外有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直接威胁,内有地主资产阶级的破坏和捣乱,在十分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革命》是列宁在生命最后阶段从总体上对俄国革命道路的回顾与总结。孟什维克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出发,强调落后的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条件,指责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们主张先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条件成熟后再搞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提出一种可以概括为“先夺权,后创造条件”的设想,即没有客观条件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但是可以先取得政权,然后利用无产阶级政权创造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列宁的思想是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发展,不仅对俄国革命做了科学论证,而且为一切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对一个多世纪来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相如 《学理论》2012,(2):9-10
1 91 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抽象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拉开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所积累的经验,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关于加强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观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917年11月,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列宁第一个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这个概念。他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短短七年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思想,并努力付诸实践。他的这些重要思想和实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无产阶级国家如何才能建成完全的牡会主义,这是20年代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崭新的历史课题。布哈林作为党的杰出理论家,从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晚年思想,在20年代前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落后的社会主义”理论,为解决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作出了至今仍有重大启发意义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苏联从事社会主义实践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苏联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的体制是否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向其他国家提供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历来对社会主义的某些理解是否正确、有益?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研究俄国社会主义的最早的设计师列宁的有关思想。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列宁本来只给自己规定了建设俄国式社会主义的任务,而从未想为后人确立一个至高无上、一成不变的模式。“唯一模式论”本来就不符合列宁主义,至于列宁逝世后逐渐形成的那套模式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更是未必符合列宁的最初构想的。今天,我们深入研究列宁当年关于俄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更加自觉、更加理直气壮地建  相似文献   

10.
徐凤莉 《学理论》2010,(7):40-41
列宁1921-1924新经济政策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想之策。其精髓和实质在于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统一,对于经济落后国家实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重大的当代影响力在于:探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理性精神;资本的逻辑的生成思想是经济落后国家发展的命脉;列宁关于农业合作制的思想对中国农村发展所具有的方向性引导。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从被统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列宁时代所出现的新情况。因此,如何提高执政党党员素质的问题,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和理论问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执掌了政权,建立了工农苏维埃,首先提出了工人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问题,提出了执政的共产党如何提高自己成员的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问题。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第一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明确地回答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而创造了执政党建设的丰富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之源,主要有两方面:从理论角度看,其发源于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的新发现,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理论依据,为无产阶级执政党揭示了执政包容性的主题、主旨、基本原则以及历史和现实条件;从实践角度看,可以追寻到列宁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实践,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的现实源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践,采取间接过渡的形式、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引入市场关系、利用资本主义等治国理政的方略,既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也促使无产阶级执政党执政的方略、理念、路径、视野更加体现出包容性。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4)
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何以可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在深入考察俄国公社的基础上,初步论证了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及其条件。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落后国家率先革命的合理性、迂回过渡策略及利用资本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师承马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实现了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何以可能"的最新回答。  相似文献   

14.
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十分重视工会的建设,在把马克思的工会思想与俄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会理论。现阶段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工会实践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列宁的工会理论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工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徐善广,居继清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他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复杂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无产阶级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实践、认识、反复探索。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俄国无产阶级也是如此。1923年1月,列宁在晚年的著作《论合作制》一文,总结了布尔什维克党关于工作重心转移,对商业、合作社性质看法的改变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再认识,明确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个根本改变就有力地说明了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短短几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有个不断认识,再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徐博涵研究员在经过16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份珍贵的理论遗产——列宁晚期思想研究》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7月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课题《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终研究成果,全书共31万字。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专著,是我国学者对列宁晚年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作者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新观点、新见解,对进一步深入挖掘列宁晚年思想这一珍贵理论遗产作出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反复阅读了这本著作,受到许多启发。我认为,此书有以下特点和长处…  相似文献   

18.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立即提出由“夺取俄国”转变为“管理俄国”,并且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努力探索和实行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管理,精心设计建设社会主义的蓝图.列宁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革命的现实,而且有了七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关于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时间比较短暂,它还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社会主义科学管理的体系,但它初步形成了这个体系的雏型。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创立了一种新社会主义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这种新社会主义观的萌芽。新经济政策体现了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但是列宁的天才思想没有进一步发挥。邓小平把新经济政策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新的实践,为新社会主义观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新社会主义观从萌芽到确立的飞跃。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成功,证明这种新社会主义现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和俄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对于十月革命后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意义,我们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理论意义:开创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现实意义:重视经济建设,注意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方法论意义: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