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一直持续不断地开展“严打”斗争。“严打”已经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 ,正确认识“严打” ,正确理解“严打”与整顿治理市场秩序的关系、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综治 )的关系、以及与依法治国方略的关系都是坚持“严打”方针 ,形成“严打”合力 ,取得“严打”成效的重要问题。“严打”实际上是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方针的简称。依照这一方针的原意 ,“严打”这一概念至少含有四个要素 :一是决策依据明确———“依法” ;二是实体法上的要求明确———“从重” ;三是程序法上的要求明确——…  相似文献   

2.
对“严打”政策的理性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严打”持三种不同的态度 :不应当“严打” ;应当“严打” ;应当“严打”但要有节制。通过对“严打”决策过程、目的、成本、效益、效用及其与法治的关系等分析 ,我们发现 :“严打”自身理性存在问题 ,“严打”活动难以实现“严打”目的 ,“严打”的成本与效益比相当高昂 ,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 ,“严打”与法治处于尖锐的对立 ,而“严打”得以推行的根本原因却在于“严打”就是专政 ,它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维护党的政治权威上具有实质意义。因此 ,基于“严打”就是专政的认识 ,“严打”政策应当进行理性改造。  相似文献   

3.
关于“严打”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多年来我国开展“严打”斗争的经验和教训表明,要更好地实现“严打”斗争的预期目标,我们就必须明确“严打”主体,体现工作重心;细化“严打”对象,明确“严打”目标;研究“严打”斗争策略,体现“严打”特色;控制“严打”成本,提高“严打”效益;巩固“严打”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下旬,在全省统一开展的“严打”斗争中,梁平县打掉了由10多名到30多名成员纠合成的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解放之初被新政权铲除了的乡霸恶棍势力为何重新抬头?他们是怎样滋生发展起来的?为什么在“严打”这种斗争形式下才会瓦解?对此,我们于1993年11月下旬到梁平县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严打”以来,我国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总体上说犯罪率有所下降,但是在有些地方大案、要案却呈上升趋势。在“严打”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社会治安工作也是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只是搞好社会治安的一个方面,在“严打”的  相似文献   

6.
“严打”刑事政策与“罪刑法定”原则是根本对立还是和谐统一 ,是刑法学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严打”刑事政策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终极追求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 ,“严打”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的论述 ,提出“严打”刑事政策与“罪刑法定”原则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指出贯彻“严打”刑事政策中的偏差并不等于该政策本身违背刑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严打”作为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非常刑事策略”,自“83”年至今,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功不可没,十多年以来,“严打”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试从“严打”的基本性质和内涵,“严打”与“严典治乱”,“严打”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四个方面对“严打”进行阐述,旨在从理论上分析“严打”的实质,理性评价“严打”的功能,为以后顺利开展“严打”整治行动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8.
“严打”斗争是公安机关履行“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四化”的职能中“惩治犯罪”职能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手段。“严打”斗争离不开社区誓务工作,其社区警务功能有:群防群治功能、积极防范功能、打击犯罪功能。但是,在新形势下,“严打”斗争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区域性影响了“大刑侦”格局的形成,其指向性阻碍了公安派出所职能的转变,其时段性分散了打击犯罪的重点,其价值评估缺乏客观的依据等等。因此,应正确评价“严打”斗争在公安保卫工作中的地位;“严打”斗争应转化为政法综合行为;“严打”斗争要突出其时效性,增强震慑力;“严打”斗争在公安工作中应体现为以侦察破案职能部门为主体的专项斗争;“严打”斗争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9.
1983年以来,持续不断的“严打”斗争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严打”斗争以巨大的声势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刑事犯罪上升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群众的安全感有所增强,社会治安呈良性发展态势。实践证明,“严打”斗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看,都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不可缺少的途径。一、“严打”以来存在的问题(1)“严打”形式过于单一性。多年来,在“严打”形式上过于单一,往往是下级按照上级安排,轰轰烈烈搞一阵子,不结合当地的实际。在“严打”形式上,多是采取宣传发动、排查澄底、完善手续、统一抓捕、公捕公判等。由…  相似文献   

10.
“重点治理”是全国、全省正在进行的”严打整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正确把握“重点治理”与“严打”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的深入开展,做好今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夏季,针对严重刑事犯罪增多,人民群众没有安全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要采取依法从重从快的严打方针,至今已走过13个年头了。回顾13年贯彻执行严打方针的情况,总的感觉是我省执行严打方针基本是好的。但不够完整,有些地方对执行这一方针的自觉性不够高,而是“唯上多”,“唯实少”。多半是上边叫你搞集中统一行动,他就搞集中统一行动。上边叫你搞专项治理,他就组织专项斗争。年复一年地搞严打,这些年是季季连打,什么春季攻势,夏季斗争,秋季治理,冬季集中统一行动等等。结果,也没有把严重刑事…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全省检察机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的工作大局,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为维护海南社会稳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司法公正作出了积极贡献。亮点一: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键词:严打全省检察机关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严打”方针,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活动,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抢劫、杀人等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结合社会治安形势和刑事犯罪情况做出“严打”整治的决定是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进行“严打”整治斗争,要充分认识它的产生背景、对象、特点与核心。“严打”整治对象范围要严格依照规定,不能任意扩大;“严打”整治之从重从快,要受到刑事诉讼法立法精神和具体规则的约束。正确把握“两个基本”原则的内涵,并应用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严打”斗争在实现社会治安基本稳定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严打”也确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对“严打”的现状、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了改善、提高“严打”效果的途径,并且对此进行了严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严打”斗争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在实现社会治安基本稳定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是合潮流、得人心、顺民意之举。然而,“严打”作为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一种措施和手段,是针对某一时期突出治安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相对集中打击的斗争形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公安机关是一个综合执法部门,除肩负着严打重任外,还担负着一定的行政执法任务和日常管理事务,不可能月月揭、天天搞大兵团作战式的集中严打。加之,集中严打对社会治安问题只能遏制而…  相似文献   

16.
再论"严打"的属性定位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打”作为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非常刑事策略”,自1983年至今,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功不可没。“严打”首先体现的是一种“重典治乱”,同时也发挥了刑罚对犯罪的预防功能。“严打”的现实意义在于迅速遏制犯罪势头,其长远价值在于建立起一种严格的执法环境,树立起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价值理念。在现阶段,开展“严打”斗争仍具有现实意义,但要处理好效益与程序的正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严打”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简称,是在特定时期采取的整治社会治安的特殊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三次“严打”斗争中,全国公、捡、法机关本着“从重从快”的方针对严重刑事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三次“严打”客观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增强了公民的安全感、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但是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除了特定时期的“严打”.还要进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严打”郭毅然,朱秋生"严打",即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指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以从重从快、集中兵力,统一行动、全民参与等为特点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诸项行动。严打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刑事犯罪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严打的实施,使...  相似文献   

19.
严打,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缩略语,是“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活动”的简称。迄今,我国已进行三次严打:1983年开始的为期三年的严打;1996年的严打;2001年4月开始的为期两年的严打。从严打政策的事实根据和价值层面分析,严打政策既有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20.
曾一时,"严打"的赫赫战功举世瞩目,不法分子闻风丧胆。但是频繁'"严打",几近泛滥·已淡化了"严'"的特殊性。年年"严打",年年需一严打"。依笔者之浅见,"严打"要慎用,宁叮少些.也要好些。一、"严打"方针从根本上说属于政策范畴,是扼制犯罪的权宜之计.并非维护安定的长久之策。我国的"严打"方针是1983年党中央提出来的。当时正值改革之初,踩着石头过河,难免要出乱子。刑事犯罪特别是侵财犯罪、暴力犯罪活动猖极,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流氓邪恶势力蠢蠢欲动。社会不安稳.发展经济便是一句空话。'叫p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举,党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