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福斯塔夫爵士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出现在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三个剧本中。在历史剧中,他虽不是主要人物,但却是“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代表人物,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四百年来,对这一人物的评论很多。恩格斯说他是  相似文献   

2.
释“躈”     
“躈”,《辞海·语词分册》(修订本下册第2152页)释为:“马的肛门”,《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缩印本下册第2247页)释为“马口也”,引例皆为《史记·货殖列传》:“马蹄躈千”。同一“躈”字,在同一例句中,一说是马的肛门,一说是马口。口与肛门,不容混同,故孰是孰非,亦或二者皆非,大有辨清之必要。考之典籍,二说皆有所本。《史记·货殖列传》说:通邑大都,“马蹄躈,千,牛千足,  相似文献   

3.
皋陶与“法”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史前传说时代神话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刑神,就是大名鼎鼎的皋陶,又名咎陶、咎繇。《尚书·舜典》载:“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这“士”,即法官。《管子·法法》言:“舜之有天下也,……皋陶为李。原注:‘古治狱之官,此作李官。’”此“李”即“理”,也即法官。《说苑·君道》有:“当尧之时,皋陶为大理。”《竹书纪年》为:“皋陶作刑。”《世本》:“皋陶作五刑。”《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西汉史游《急就章》更言:“皋陶造律,法律存。”《广韵三烛》则说:“狱,皋陶所造。”  相似文献   

4.
王泗原先生说:“皇考不是父。”此说恐未必然。在钟鼎彝器中,一般都用皇考作为父的称呼。《礼记·曲礼》:“祭王父曰皇祖考,父曰皇考。”是有它的根据的。《礼记·祭法》的说法则不可靠。据《祭法》说:“诸侯五庙,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故陈直以皇考为曾祖。至泗原用此义。王闿运、闻一多均承《祭法》之说而  相似文献   

5.
关于《九歌·湘君》的结构,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说:“本篇是描写湘夫人(女神)等待湘君(男神)不至而感到怨慕悲伤的诗篇”。马茂元先生《楚辞选》说:“通篇到底都是湘夫人思念湘君的语气。”比起旧时的学者,甚至解放后出版的一些楚辞选本和白话译文,把诗看作是男女神双方对答之词,这两说似更切合诗意。但是,对于诗中“驾飞龙兮北征……横大江兮扬靈”六句,北大参考资料说是:“写男神将至而终于未至”;马先生则说:“这六句是湘夫人的想像之词,她幻想湘君也可能前来和她相会。”两家之说虽不尽相同,但显然  相似文献   

6.
《吕氏家塾读诗记》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诗》说的肯定、维护和发展有力地校正了宋代《诗经》学演变,激活了传统《诗》说的生命力;主张《诗》为雅乐的“主声说”是郑樵、王质“主声说”向朱熹、王柏诗乐理论嬗递的桥梁;对郑樵“淫诗”说的批驳是“淫诗”说从郑樵到朱熹再到王柏不断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游行示威的若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颁行以后,引起了一些非议,说“这项规定是违宪的”,“是给公安部门用来限制、禁止公民行使宪法保障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的”,甚至说:“这项规定是为虎作伥,压制民主,压制人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究竟应该怎样认识《暂行规定》?值得平心静气地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敬梓,“与余族祖绵庄(程廷祚)为至契,绵庄好治经,先生(吴敬梓)晚年亦治经”(《勉行堂文集》卷六),首先提出吴敬梓的“治经”问题。但对于吴敬梓“治经”的成绩,却未置一词,而在《怀人诗》“全椒吴敬梓”一首中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春帆集》)。这不仅表明了对吴敬梓仅以小说传世的悲惋,也透露了吴敬梓的“治经”并无足称  相似文献   

9.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说明韩非的形名学是与他的法术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也是为他的法术思想服务的。“刑”与“形”古通用,“刑名”即“形名”。《尹文子·大道上》说:“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  相似文献   

10.
前沿话语     
正视亮点背后的难点《公务员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方家平在《新安晚报》发表文章认为:公务员对上级的错误决定可以说“不”当然是好事,它有助于民主监督,促进上级科学决策、公正决策。给予下级能说“不”的话语权后,下级会在说“不”与不说“不”两者之间博弈:如果说“不”,不管下级的理由在上级看来是否正确,都会给上级留下冒犯上级的印象;如果不说“不”,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只要不是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命令,下级公务员并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众多的公务员将会选择不说“不”,因为说“不”的风险大于  相似文献   

11.
近一时期,有关媒体的假新闻频频出现,让素对媒体深信不疑的受众摸不着头脑。一则曰:“《知音》计划在海外上市”,要“把《知音》做成全世界期刊界的默多克”;另一则曰:“中央电视台将在今年10月1日起陆续开办100个收费频道,改制工作正在积极有序的筹备之中”……然而报纸上的墨迹未干,《知音》和央视有关负责人均先后出来澄清事实。《知音》负责人说:“这是对采访对象极不尊重和极不负责的行为”;央视总编室负责人也说:“这纯粹是误导”,声言正准备与首发这则假消息的媒体打官司。  相似文献   

12.
郎威:“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破产法》实在是发财法、繁荣法。”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可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关于《水浒》政治倾向的评论,几乎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是,把《水浒》吹捧为“农民革命的英雄史诗”,说它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深厚的民主性”,是“名副其实”的“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教科书。”有的人不但把宋江受招安说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且还鼓吹“投降有功”论,说什么宋江受招安是  相似文献   

14.
一、赎刑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古人对赎刑的概念已有论及。《说文》日:“赎,贸也”。《玉篇》说:“赎,质也,以财拔罪也”。朱熹说:“赎刑,使之入金而免其罪。”(《朱子大全》卷67,《舜典象刑说》)这些说法,基本上揭示了赎刑的概念。赎刑是我国古代法律规定的犯人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的制度。在古代法律史料中,有时把赎刑单列一项,但赎刑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它一般不直接适用于某一罪名,只是在判定某种罪行应科的刑罚之后,  相似文献   

15.
(一)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马克思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第1卷,第8页)又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同上,第11页)因此应该说,《资本论》首先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著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研究的问题决不仅仅如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还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政治学著作、文学著作、历史学著作,以至我们可以这样地说,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16.
诗经助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助词,古称“词”。《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段注:“此谓摹绘物状及发声助语之文字也。”旧注常借用文辞之“辞”。如《诗·毛传》:“薄,辞也。”亦称“语助”,如郑玄《礼记·檀弓》注云:“居,读如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亦称“发声”,如郑众《周礼·秋官》注云:  相似文献   

17.
罗聪冉 《方圆》2020,(1):72-73
要说当下最火热的电视剧,不得不提的就是《庆余年》。京都之地、党派勾结、权谋之术……本以为这是一部画风严肃的古装剧,没想到追剧的时候竟然笑出了鹅叫声——没错,这种混搭着喜剧味的正剧范,让《庆余年》刚上映就露出了“爆款相”,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老少通吃”的戏骨阵容,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冲着年度压轴大戏去的。  相似文献   

18.
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具有他自己所说的“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客观态度”、“朴素和诚恳”、“生动活泼的紧凑”、“不要说透”的含蓄、“朴素精炼”的语言,以及深刻性、抒情性、和悲剧性喜剧性相结合等特征。而从短篇小说体裁的角度来看,从这体裁必须短小精悍、要能由小见大的特点来看,简炼,“加倍的简炼”,应该说是他  相似文献   

19.
早些时候读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读到《替中国人之一种矛盾现象作解释》一节时,多少有些吃惊。这个法国的老孟很不客气地说:“中国人生活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那么“礼”与“骗”之矛盾,孟德斯鸠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中国人贪利之心是无法想像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到两本《中国法律思想史》,一为法律出版社本(以下简称《法本》),一为黑龙江出版社本(以下简称《龙本》)。对该书有些问题的提法和理解,觉得有商榷的地方,现仅就“折民惟刑”和“君子怀刑”二题,略述管见如后。关于“折民惟刑”,《法本》说:“西周统治者一再宣称:‘折民惟刑’(《尚书·吕刑》),他们的刑法的矛头所向是十分清楚的。”又说:“奴隶主贵族根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一贯认为‘折民惟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